塔克拉玛干沙漠"锁边"工程即将"合龙"。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因地制宜、科学治沙,这些年,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新疆各地探索实施了多种防沙治沙模式,了解一下↓
总台记者 刘飞飞:面对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一个个流动性沙丘,长期与沙漠作斗争的人们经过不断摸索发现,可以在水源相对充足并且沙丘没那么高的地方,将沙丘推平,然后再种上绿色植被,这就是生物治沙。
这些就是刚刚种下的红柳树苗,看上去弱不禁风,但其实生命力非常顽强。同样被广泛种植的还有梭梭、四翅滨藜这些耐旱、耐盐碱的沙生植物,它们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根系非常发达,种下去之后,通过滴灌的方式,很快就能在沙土里扎根。
从红柳苗长成几米高的红柳树,通常需要五年以上的时间,此时的红柳树已经形成一个个植物矩阵,牢牢地将身边的沙土固定住。红柳树下还可以接种一种名为肉苁蓉的药材,产生经济效益。在整个沙漠"锁边"中,最广泛运用的就是生物治沙。
有地下水的地方可以种树,没有地下水、沙丘又特别高的地方怎么办呢?工程固沙应运而生。
总台记者 刘飞飞:这是在沙漠边缘的绿洲地带常见的芦苇,很多地方就地取材,把它们处理成芦苇秆,小小的芦苇秆就成为工程固沙的利器。它们可以用来被扎成草方格,防风固沙;也可以被制作成高立式沙障,与风沙正面对抗,保家护路。
"锁边"过程中,各个地方都在不断探索,在和田地区民丰县,当地经过使用不同原材料试验对比,最终找到了最适合的方式。
和田地区民丰县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 贾磊:原来总感觉用树枝成本比较低,但是通过我们的试验来看,树枝人工加工费的成本还是比较高的。再者比如用石头进行治沙,我们本地戈壁滩比较多,石头也比较多,但出现人工费用是特别高的情况,还是那个芦苇草的脚踩式的,更适合我们大面积的推广。
在和田地区于田县,还探索出一种"沙漠梯田"的方法,综合了生物治沙和工程固沙。
总台记者 刘飞飞:这些连绵起伏的大沙丘高度都在几十米,如果全部推平成本非常高,当地人就想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将沙丘分割成梯田形状,在我左手边的坡面铺设草方格,在我右手边已经被推平的沙土上就种上红柳、梭梭还有果树,在固定住沙丘的同时也能兼顾经济效益。
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 蒋东辉:梯田治沙主要是保留原来沙丘的原貌,节约成本,降低平整土地的各种费用。在"锁边"中,我们采用梯田式治沙的面积接近3万亩,高效率完成了沙漠"锁边"。
新疆的光热资源非常丰富,在具备电网接入条件的区域,光伏治沙也成为"锁边"的一个重要方法。
和田地区和田市林业和草原局工作人员 努尔妮萨:项目按照地面两米高度,多年平均6米/秒风速计算,可以降低1.7米/秒风速。光伏板的遮阳效果还可以降低地面温度,调节热力平衡(降水和热量分布),从而起到减少风沙活动的作用。
光伏板下的土地还可以通过种植耐旱植物或经济作物,实现发电、农业增收、治沙三合一。在"锁边"任务完成后,多地的巩固加宽工作中,也会更多地使用光伏治沙的方式。
塔克拉玛干沙漠的24小时
第六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新疆实现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双缩减",结束了全国唯一沙化土地扩张省区的历史,为构筑国家西北生态安全屏障作出积极贡献。看塔克拉玛干沙漠的24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