泱泱华夏,从不缺少民族英雄。有平定匈奴决战漠北的霍去病,有北上抗金怒发冲冠的岳飞,还有抬棺出征收复新疆的左宗棠……晚清时期,有这样一位民族英雄,在国之将倾之际,凭借自己的爱国情怀,兴边固防、开边通海、舌战列强、誓死保卫边疆,他就是吴大澂。
清代吉林东部包括珲春、宁古塔、三姓等地区,满清入关后,视这一带为“龙兴之地”而长期禁垦、限居。19世纪上半叶,清王朝走向衰落,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封闭的大门,清政府被迫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当时吉林东部沃野荒无人烟,有疆无界、有边无防,为沙俄入侵洞开方便之门。沙俄越界伤人、偷移界牌,珲春边境事端不断,还使中国丧失了沿日本海所有领土。
为抵御沙俄侵略,光绪六年(1880年),清廷着赏河南河北道吴大澂三品卿衔,前赴吉林随同将军铭安办理防务。同年十二月初二,吴大澂第一次来到珲春,查阅副将郭云长所练卫字军马队一营、步队二营。在途经凉水泉子(今图们市凉水镇,原珲春副都统辖境)时,他看到珲春人烟稀少、经济凋敝、交通闭塞的景象,心中感慨万分:“我初度地凉水泉,六十里中无人烟。膏腴一片空捐弃,临江四顾心茫然。”
为此,他冒着侵犯清王朝200多年来“边外皇祖龙兴之地不得开垦”的祖制之风险,上书光绪帝请求大开边禁,招民实边,从关内移民到珲春等地开荒耕种。由于他屡次上书,情辞恳切,陈说利害,终于感动光绪帝和慈禧太后,准许他的奏请,命他招移民到吉林东陲耕种土地。
光绪七年(1881),吴大澂委派能吏李金镛任珲春招垦总局总办(东北第一个招垦局负责人),在五道沟、延吉南岗、黑顶子等地设立招垦分局,负责珲春解禁后招垦实边及边界交涉事宜。接着派员去山东招收移民垦边,允许私自越图们江到珲春境内开荒种地的朝鲜农民入籍落户。
新落户的移民开荒种地,每棚(10户)给车3辆;每2户分1头牛,牛按半价给垦民,牛价款3年还清;所开垦土地,3年内免交税赋,从而极大地提高了移民们开发珲春的热情。他还亲自手书匾额,以示对劝农垦田的重视。珲春地区人口明显增多,土地得到开发利用,出现了“朝出耦耕荷锄便”“鸡犬农家相毗连”的新气象。
原珲春副都统管辖的延吉、和龙、春化、敬信等地和原宁古塔副都统管辖的宁安、东宁、穆棱、密山等,均因招垦设局而逐渐发展成今天的边疆重镇。吴大澂冒着生命危险破除“封禁”,招募关内贫民“移民垦荒”,开创了近代东北开发的先河。
吴大澂刚刚担任吉林边务督办后,就不断实地勘察和比照条约协议,发现沙俄私自移动多处界碑,恶意侵占我国领土黑顶子地区。他气愤不已,决定与沙俄交涉,誓要讨回失去的领土。面对吴大澂的交涉,沙俄态度强硬,气焰嚣张,甚至进行武力威胁。吴大澂深知,兴军固防是重事,有足够的实力才能震慑住沙俄,从而进行平等谈判。
于是,吴大澂会同吉林将军铭安,奏请朝廷改制八旗兵,废除世袭制改为招募制,编练新式防军。从各地招募青壮年驻守边疆,次年防军增至9000人,后统称靖边军。加强训练,修筑炮台,创建水师,戍边垦荒,经过一系列改革后,该军已具备较强作战能力,成为一支边疆劲旅。
光绪七年(1881),吴大澂还奏请朝廷创办了吉林机器局,这是东北地区最早的近代兵工业,成为洋务运动中较有成效的军工厂局之一。该机器局生产出了以枪弹、炮弹和火药为主的军需物资,满足了吉黑两省防务需要。吉林机器局还自行研制新式枪炮、试造轮船,并在全国最先采用机器制造银元,为抵御外币、维护经济安全发挥了作用。
由于吴大澂在督办吉林防务期间,采取了一系列巩固边防重要举措,使得沙俄政府不敢小视吉林,“俄人始稍稍敛迹矣”。
光绪十二年(1886)三月初二,吴大澂奉命与俄方代表会商勘界。四月二十二,双方开始商谈东部边界问题,史称岩杵河勘界会议。谈判桌上,双方针锋相对,言辞激烈。
争论激烈的莫过于土字牌重立问题。当时,土字牌已无迹可寻。俄方代表巴拉诺夫说,土字牌原来立的地方,离海口44里。吴大澂当即提出,应该按照咸丰十年(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订立的条文,由海口量准中国里20里,在江边补立土字牌。巴拉诺夫诡辩称,海水涨潮灌入的地方才是海口,土字牌应在离海口44里的地方补立。吴大澂当即反驳说,“海口即江口”,“若论海水所灌,潮来时海水进口不止二十里,潮退时江水出口亦不止二十里。所谓江口应该是海滩尽头,必须按照条约规定,由海口量准二十里立牌。”最终双方达成协议,在沙草峰以南岭下江岸地方竖立土字牌。沿江测量,立牌位置照比以前扩展18里,直线量约14里。距图们江口沿江测量为30里,陆路取直测量为27里。此立牌位置就是防川哨所土字牌所在位置。
除重立土字牌外,还在珲春中俄边界添设了“啦”“萨”2块界牌和16个边界记号,扼止俄国向西扩张。所有界牌都换成石碑,并绘成边界图,画押钤印。
黑顶子是吴大澂列入岩杵河勘界会议的另一个主要议程。黑顶子又名乌尔浑山,为珲春南部中心之地。在岩杵河第二次堪界会议上,吴大澂用自己亲自查勘来的确凿证据,据实辩驳,意志坚决,终于迫使沙俄同意将黑顶子归还中国。会议决定:“中国界内黑顶子地方旧有俄国卡伦、民房,议明于1886年6月,即光绪十二年五月,迁回俄境。两国勘界大臣各派委员前往该处交接明白。”
黑顶子收复当年,清政府就派遣靖边军进驻此地。光绪十三年,开始在黑顶子试办屯垦;光绪十六年,在黑顶子设招垦分局,移民实边。
争取图们江出海口权是岩杵河勘界会议的又一重要成果。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丧失了图们江出海口。为了改变这一局面,吴大澂提出,图们江出海口应作为中俄两国公共海口,“由土字牌至图们江口三十里与朝鲜连界之江面海口,中国有船只出入,不得拦阻。”俄国谈判代表说,出海口权一事需要报送俄国总理衙门。此后,吴大澂又数次就图们江出海口权与俄方交涉,最终于1886年9月18日,俄国外交部回复,同意图们江为中俄公共海口,今后中国船只可以自由出入图们江口,俄国“不得拦阻”。至此,这项内容作为附件,纳入《中俄珲春东界约》体系之中。
经过数月谈判,双方签订了《中俄珲春东界约》。从1840年到1912年清朝灭亡的72年间,清政府与各国列强签订数十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只有吴大澂与俄国签订的《珲春东界约》是维护国家主权的条约。
在珲春市防川边防文化展览馆,有一尊吴大澂铜像和一个仿铜柱。这一仿制铜柱,上面刻字的内容就是当年吴大澂在珲春勘界与俄国谈判时所立铜柱刻写的内容:“光绪十二年四月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吴大澂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奉命会勘中俄边界,既竣事,立此铜柱。铭曰:疆域有表国有维,此柱可立不可移”。
半坡日落马蹄轻,树杪云归雪乍晴。
猎户追狍迷草路,牧童引犊卧松棚。
岸凌水阔知晴暖,野山风多入夜明。
地僻屯稀投宿早,得闲行处且闲行。
这首《闲行》是吴大澂所作,诗中充分体现了其当年在东北边陲废除封禁、兴边固防、开边通海、抵御强敌,给当地人民带来富足和安逸的生活景象。
如今,珲春市区的吴大澂广场,郊区的东西炮台遗址、吴大澂花岗岩雕像,以其手书“龙虎”二字命名的龙虎阁、阁内的吴大澂铜像……人们以各种方式、通过各种场所向吴大澂表达敬意。吴大澂为寸土尽寸心的英雄壮举和稳边固防的大胆改革,不仅仅是一段历史故事,更是一个民族的骄傲和自豪;他的爱国情怀和坚韧不屈的精神,永远激励着吉林儿女奋勇拼搏。吴大澂这个名字,响彻吉林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