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第二届“良渚论坛”平行论坛——“文明之光”考古学家对话在杭州良渚成功举办。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文化和旅游部国际交流与合作局、国家文物局考古司、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浙江省文物局、杭州市人民政府承办。
本次论坛以“文明的再现:全球视野下的考古学与文明形态多样性”为主题,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党组成员、浙江省文物局局长朱海闵主持,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乔云飞,杭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姚高员,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一级巡视员、省电影局局长范庆瑜,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刘颖出席。
美国国家科学院资深院士、世界考古论坛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白简恩,“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席专家、北京大学一级教授赵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陈星灿等50余位国内外知名考古学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考古学与世界文明形态的多样性。
乔云飞在致辞中指出,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文物考古工作,积极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乔云飞表示,要深入落实全球文明倡议,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拓展开放合作格局,携手推进世界文明考古研究;要加强“走出去”“请进来”,增进国际学术交流互鉴,为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做出中国贡献;要勇担守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共同时代使命,积极履行国际责任,为保护人类共有遗产贡献中国力量、中国方案。
姚高员在致辞中指出,杭州是历史文化名城,杭州将扛起人类文明传承的使命担当,始终在考古工作和文化交流中当好“三个角色”。面向历史,杭州将争当考古学科发展的积极推动者,期待与更多国际考古机构、考古专家开展更多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合作;立足当下,杭州将争当考古文保数字化的先行探索者,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先行优势赋能文物保护与考古工作;迎向未来,杭州将争当文明交流对话的踊跃参与者,通过对话交流,不断加深对人类文明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的广泛认同,共同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
为更好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良渚考古研究工作,不断扩大良渚文化国际影响,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共同发起成立良渚国际考古中心,乔云飞、姚高员为中心揭牌。中心成立后,将有计划地组织开展良渚遗址调查、发掘、研究和保护等方面的国际合作,与海内外各学术机构增进交流,共同探索大遗址考古合作新模式。同时,也将联合国外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东西方文明比较研究平台,建立起常态合作交流机制。
论坛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日本金泽大学课题组、浙江大学出版社进行了中日联合考古系列研究成果的出版签约。浙江的中日联合考古工作已有30年历史,在田野考古和科技考古等领域取得了重要成果。此次签约的《中国江南的考古学》《中国新石器时代文明的探求》《从动物、植物、矿物中探寻古代中国》三本书籍,收录了中日双方关于河姆渡文化、良渚文化多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是新石器考古领域极为宝贵的资料,计划将于2025年底前出版,从而进一步扩大良渚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促进合作研究成果的推广、交流。
主旨发言分为两个阶段开展。第一阶段由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教授徐天进主持,东京大学教授米田穰、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傅稻镰Dorian Fuller、南非比勒陀利亚大学教授因诺森·皮吉拉伊Innocent Pikirayi、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宁远分别围绕“良渚古城物品的流动性:同位素视角”“植物考古与早期稻作农业”“基础设施、水管理和古代文明的发展”“基于水管理角度的良渚古城规划与演变”主题进行发言。第二阶段由中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建华主持,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雷丁大学教授史蒂文·米森Steven Mithen,南京大学副教授赵晓豹,智利科学院院士、塔拉帕卡大学教授卡洛杰罗·M·桑托罗Calogero M. Santoro,中国丝绸博物馆副馆长、研究员郑嘉利分别围绕“石器时代的农业基础”“中外早期水利设施的比较”“阿塔卡马沙漠的技术、水管理与文明”“保境安民:城墙、捍海塘与杭州城”主题进行发言。
其中,王宁远在主旨发言中提到,在“考古中国”“中华文明探源”等重大项目支持下,良渚遗址考古研究工作近年来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他认为5000年前良渚先民的治水行为与早期国家的构建密切相关,良渚先民建造了中国迄今发现最早的大型水利枢纽,这也是全球最早的拦洪大坝工程。在前期确认良渚外围水利系统11条水坝基础上,近年来考古人员采用遥感、地理信息、人工智能等技术又新发现了20余条水坝,基本揭示出良渚水利系统的完整结构,同时进一步摸清了良渚遗址核心区现存遗址点的家底。在历代考古人的接续奋斗下,经过逐年全覆盖式深度勘探,已探明良渚遗址群遗址点350多处(含水坝),还进一步揭开了良渚都邑产生、变迁与发展的生动历程。在良渚文化早期,聚落产生了明显的等级分化,各小型聚落都利用山前地貌进行改造,但遗址群不存在统一规划,表现出分散的多中心模式。到良渚中期,在遗址群的中心位置,开始统一营建莫角山、反山等大型礼仪空间,显示了居中而建的规划理念。到良渚晚期,又持续营建城墙、外郭,形成结构完备的良渚古城体系。这些研究成果,证实了良渚遗址群结构在不同时期一步步迈出的革命性变迁,体现了早期国家社会组织产生和演变的清晰过程。
在本次论坛召开之前,国家文物局在杭州举行“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工作会,发布了上述良渚考古的新进展,介绍长江下游区域在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发现和最新科研成果,为探索“何为良渚”提供更为清晰的答案。“考古中国”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模式研究项目组通过对凌家滩、寺墩、福泉山、玉架山、良渚等中心聚落和中初鸣、磨盘墩、柘林、大榭等遗址的系统发掘和多学科综合研究,对长江下游区域文明整体进程的认识得到显著提升。对从崧泽到良渚的演进发展的动因、过程有了较深认识,对各中心聚落的结构和演变有了进一步了解,丰富了对良渚晚期社会多元性的认识,形成区域文明模式的基本框架。总体而言,稻作农业发展,促进了江南地区的深度开发,促进了私有制的产生,形成了明显贫富差异。
主题对话环节中,20余位国内外考古学家围绕环境适应性与文明(生态)、经济模式与文明(农业)、资源、观念与文明(制度与信仰)、技术、水管理与文明(水利)等关键性议题展开深度讨论。
陈星灿作学术总结。他说,论坛上31位发言专家学者来自10个国家,研究地区广泛、领域多元、角度涵盖全面。学者们围绕气候与环境、资源、生业和水管理等主题,对文明起源、文明演进进行了深入探讨,发言内容非常切合论坛主题,有关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也有了比过去更深入的进展。这次论坛是一次名副其实的国际化论坛。
最后,陈星灿和白简恩共同发布《第二届“良渚论坛”中外考古学家共识》,表示将以考古为桥梁,齐心协力加强文明互鉴,深化国际交流,守护文化遗产,合理利用资源,为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不懈努力!
同时,全国首家国家重点地区考古标本库房(浙江)也在浙江省考古与文物保护基地正式揭牌。该库房集出土文物标本的集中整理、周转、保管、保护修复、科学研究和展示利用等功能于一体,正式投入使用后将很好地解决之前考古标本库房规模小、布局分散、功能单一、设施设备简陋等问题,显著提升我省考古与文化遗产保护能力和水平,为“中华文明探源”“考古中国”“浙江考古‘启明星’计划”等重大项目和研究课题提供重要支撑,为进一步探源中华文明贡献浙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