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口市中山路的琼台师范学院内,藏着一座清代建筑奎星楼。这里曾是清代海南的最高学府——琼台书院,是当时海南士人登科入仕的必经阶梯。著名的粤剧、琼剧《搜书院》的故事就发生于此。



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分巡雷琼兵备道焦映汉奉命创建琼台书院。院名得自海口别称。初创时期的琼台书院规模很小:院舍坐南面北,前面设课厅,中间是讲堂,后面筑一座奎星亭。课厅与讲堂两翼修建长廊,每边各五楹。院门外竖立一石坊,上镌“琼台书院”。



至乾隆十七年(1752),道台德明抵琼,筹资扩建琼台书院。在这次扩建中,原有的奎星亭被改建成了二层的奎星楼,并在楼房两旁增建廊庑各三间。并立碑记载经过。

魁星楼为砖木结构,绿色琉璃瓦顶,面阔三间。二楼中梁正中悬挂一匾,上书“进士”二字。楼内雕梁画栋,非常别致。



到了嘉庆二十三年(1818),再次扩建琼台书院。并将书院改成坐北朝南布局,形成了大门、前楼、礼堂、中楼奎星楼的三进三庭建筑群。当时的琼台书院内有三座二层楼阁,四行廊庑斋舍。



此后百年间,琼台书院又经过几次修缮扩建。至光绪二十八年(1902)后,琼台书院先后更名为琼州府中学堂、琼崖中学堂、琼崖中学校、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广东省立琼山师范学校、广东琼台师范学校、海南琼台师范学校等。(琼82,第一批海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4年7月8日)

本页图片、文字、视频为“乌何有之乡大树上”原创,未经授权不得搬运或他用。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