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念念远山》共读的最后,我们向大家提了一个问题:
你现在如何理解那些不顾生活乃至性命,也要奔赴山巅的人们?你更认同怎样的生活方式、生命价值观呢?
之所以提起这个,是因为从一开始我们就能读到,即便人们清楚地认识到了,自己对山的想象和在攀登中所经历的现实,二者之间的鸿沟大到可以杀人,却总有人前仆后继地奔赴一座又一座高山——
在大山里,有很多种死法:冻死,摔死,被雪崩掩埋,饿死,累死,被落石砸死,被冰崩砸死,以及死于会引起脑水肿或肺水肿的无形的高原疾病。坠落当然是始终在场的选项,重力从不走神,也永远恪尽职守。(追逐恐惧)
相较于那些横尸山野的人们,其他人正经历的生活,可以称得上是个“按部就班”。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在一步步完成早就定好的目标,它们每一项都有着所谓“符合世俗”的意义。
这世俗就像是走的人多了,才有了它。可它的两边,也就成了荒野。
越来越多的人走在既定的道路上,像一股洪流裹挟着你我前进。如果这时,某个人踏了出去,远到什么也不顾了,班不上了、命不要了,一心要爬上珠穆朗玛峰;近到今天在路边买了一把大扫帚,也没想清楚买回去的用处,可能总会有人来这么一句——
“你这么做有什么意义?”
我还真买了把扫帚~
所以作者麦克法伦,一位也曾游离于生死间的登山爱好者,当他放弃了这项危险的嗜好,开始从一切的源头,试图弄清楚山为何如此迷人。
他写了科学是如何改变西方对于山与自然的认知,写了能够冻结时间的冰川是如何在人们耳边轰鸣地吞噬一切,写了阳光是如何在人们眼前点石成金,写了人们于山峰之上俯瞰世间的视角是多么接近神明......
他几乎写尽了人们是如何在探索、攀登过程中,是怎样被接连不断的陌生、新奇的事物所震撼。
而人们攀附于山壁之上的意义,也在这震撼之中诞生、演变:
攀登的过程可以磨练出坚毅的品格、登上某座山峰是为国争光、让地图上的国界线更加绵长、有闲有钱阶级的小众爱好、逃离传统与世俗的借口……其中也有最为纯粹的,譬如乔治·马洛里那句惊世名言:因为山就在那里。
如果说不被世俗所裹挟的答案,就是这般不光有着自讨苦吃的嫌疑,放在当下有些过时,还多少带着些逃避意味的选择?不够,不够。
就像我们在最开始的提问收到的回复,绝大多数朋友都是继续自己的生活,更愿意继续作为观众看着这一个个传奇故事接连上演;哪怕真去冒险几次,也最终是要回到日常之中。
诚然,这个世界是因为有先行者才变得如此庞大。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教会了我们螃蟹是可以吃的,第一个登上珠峰的人证明了那里人类是可以涉足的,是因为有人放弃了家庭又或者为了更多的家庭,投入了革命投入了事业,让今天得以是今天。
那些拓展了世界边界的人们,最终都不被世道所裹挟,成为了一个个不可复制、难以追随的丰碑,但对于生活在世俗间的大多数,是什么能免于我们能不被洪流所裹挟,每日活在“走偏”的焦虑紧张之中?
这也是为什么我最最最喜欢的一篇,是最后的《雪兔》。
光看看前面这些章节名:冰川与冰、顶峰与风景、走下地图、崭新的天空、珠穆朗玛峰……相比之下,“雪兔”在其中简直是个微不足道的家伙。
整本书读到最后一章之前,我们见证了西方三百年间人与山的感情变迁,无数人在这期间勇攀高峰、失手殒命,最后在珠峰之上,伴随着传奇的落幕迎来了高潮。
但就像一个霍比特人走完了《魔戒》三部曲回归了夏尔,孙悟空回到了心心念的花果山,我们再一次走进山野,此时目光不再是远处雄伟壮阔的山峰,而是注意到了一只灵动的雪兔。
为什么是兔子?这一章不论是麦克法伦的文字,还是文字中所体现出的他自己,都与前几篇截然不同。
不再有人类对于山的想象,不再有想象所强加的意义,他描绘的景色,是不同文化、不同思想的人在同一时刻同一地点,都能用眼睛见到的景色。山在这一章中,成为了山本身,而麦克法伦成为了一个闯入者,一个自然被接纳的人。
也是这一章中,他给出了最后的答案——大山真正的恩赐,是还我们以惊奇的能力。
这种能力它并非是见到陌生、新奇的事物所发出的惊叹,而是当我们从“人造”的社会中脱离出来,日渐麻木的感官在山间重新找回敏锐之后,开始对身边所有微小日常之物,也能感受到惊奇的能力——
一片重量仅为百万分之一盎司的雪花轻轻落到摊开的掌中;
流水耐着性子,在花岗岩面上刻出沟壑;
石头不动声色地在岩屑遍布的溪谷中挪移。
伸出手去,感受岩石上的隆脊刻痕,这是冰川行过之处;
阵雨过后,听听流水如何令山坡生意盎然;
夏末时分,看看阳光遍洒辽阔风光,仿佛无穷无尽的洪流——
所有这些都绝非无足轻重的体验。大山还我们以惊奇的能力,这无价的能力往往被现代生活滤尽;大山更激励我们,在寻常生活里也可以启用这一能力。(雪兔)
而你真的可以试试,从这本书里找到一些如何不被世道所裹挟的答案,因为麦克法伦从一个特殊甚至是远离我们多数人的主题中,发掘出了一个关于如何理解世界的能力。
《念念远山》实实在在地讲述了西方过去三百年对山以及自然,在认知和情感上的变迁。这一切自麦克法伦儿时,就在深刻影响着他,而山之于麦克法伦,亦如书之于我。
我并不认为自己哪怕在读过这本书后,再度走进山野,就能获得与麦克法伦自己步入其中同样的感受思考。但我却能清晰地从他笔下的文字,感受到了山所带给他的顿悟与引领。
同样,不论是爬山还是读书,起初一方只为登高的快感,一方只为了读毕的成就,我们过多地关注于数量而非质量,关注于速度而非体验。
但我相信,每个人真正爱上读书的那一刻,尤其是文学,是因为自己进入了作者的叙述之中,有了借他人之笔,探察内心、感自己平日所不能的体验,是因为这一切让我们开始对生活敏锐,让我们的世界由此拓宽,让我们明晰了生活的万般可能。
也正是这种感受,让我此刻回到了正走在山路的麦克法伦身上,我们不再觉得被飞雪围裹,而是感到被它容纳,被它延展,一段诗意的文字,记录下了那声感叹——
我想着大雪落在无数看不见的崇山峻岭之上,也想着,此时此刻,我只愿待在此地,哪儿都不要去。(雪兔)
周三19:30,
拉编辑聊聊我们心中的那座“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