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升级后的中广食集。
孙志伟没想到,自己经营多年的中广菜市场,会与曾在意大利学习历史建筑修复的青年设计师谭若霜结缘。
中广菜市场,这处"窝"在老旧居民区的平价菜场,其载体是一座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厂房,结构保留完整,且在闲置后自然完成了功能转变,在设计师眼中,自然而然述说着人间烟火。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民营菜场改造,需要个体经营者"从自己口袋里摸钞票"。要让人"为审美、为情怀埋单",当然不能只讲道理。
于是,菜场所属的虹口区广中路街道党工委书记杨静成了双方"牵线人","只要大方向是为老百姓好,商户也得益,小细节总有商量余地"。
最近,经由"爆改"脱胎而来的中广食集投入运营。在这里买菜卖菜十多年的人们,第一次清楚地看到了菜场的建筑原始架构,内部动线也更为合理,堂吃环境大幅提升。
改变的不只是物理空间,顾客和商户注意维护环境了,商户也愿意配合管理方形成治理"共同体",还有一些小而美的生活服务项目也在接洽期待入场……
方方面面用心,让"触动"落地
"人间烟火",谭若霜把心里的触动化作改造主题。
强化建筑原本属性的同时,他希望把这里打造成人们可停留的街市,把菜场从目的性场所变成社交性场域。
中广食集位于西江湾路同心路路口,主体是沪江水龙带厂房。此后,周边居民区日益密集,这处闲置厂房被改造成综合市场。2009年,孙志伟通过拍卖购得该处,取名"中广菜市场"。十多年前,市场进行了一次改造,在临街通道处开出小吃街。渐渐的,这个好吃不贵的菜场在社交媒体上走红,被称为"碳水天堂"。菜场火了,孙志伟有了升级的念头。
而谭若霜眼中,比人气更值得研究的是建筑肌理。
他发现,这栋老建筑最具特色的原始木屋架形态优美,保留完好,但没被突出处理。他前往市档案馆调取当年的设计图纸,发现厂房屋面起伏的山墙和桁架是最重要的空间特征。根据原样进行修复后,现在人们一抬头就能看到房顶结构,仿佛连绵的"老虎天窗",让人想起上海独有的石库门建筑。
顺着房顶横梁往下,同样的结构撑出一间间商铺,形制上更为统一,还突出了这一建筑语言。原本作为建筑主要光源的屋顶侧向窗也被保留,并改成了整面电动窗,透光性更强。市集外立面上,还将勾勒出原有建筑的屋架轮廓,突出场地历史特征和时代印迹。
菜场改造的另一个亮点,是体现"食物的艺术"——铺面各通道处,横梁垂幔印有周邦彦、汪曾祺等有关食物的生活致趣;铺面顶棚的各色彩绘,绘有韩滉的《五牛图》、齐白石的《虾》等。
当然,菜必须是主角。为此,灯光、尺幅,甚至画的摆放方式都大有讲究。譬如,灯只安装在菜摊上,艺术品则通过自然采光呈现;垂幔底面与菜摊顶棚持平,不遮挡菜品;商铺卖什么货就配什么主题的画,要让人感到舒适。
"现在环境上了不止一个台阶,在这摆摊心情都不一样了。"在这开了20多年肉铺的摊主徐瑞说。重新开业后,妻子破天荒地买了装饰品和花草来布置店铺。他最满意的设计是铺面后方加装的杆子。原来,谭若霜和市场管理方沟通时,了解到许多肉摊、鱼摊有自制咸肉、鳗鲞等习惯,便在这次改造时给每家做好了尺寸合适的晾晒杆。
鱼摊摊主王法则对铺子里的下水口和铺面门口的挡水条赞不绝口。挡水条避免腥气的污水流入市场,和邻近商铺的关系也更和睦,"改造方方面面都很用心"。
"现在来买菜,我都要穿得山青水绿的。"家住附近的卢阿姨说,前两天和小姐妹聚会,她把中广食集作为打卡点,"很扎台型"。她说,以前菜场里抽烟的人不少,也不听劝。现在多数人会主动灭了烟头,"环境好了,大家对自我要求也高了"。
不为打卡服务,最终落脚民生
在衡复历史文化风貌区完成多个"小而美"改造项目的谭若霜,去年完成了横浜居委会办公室的改造,打造了广受好评的"横浜荟客厅"。
于是,想着更上一层楼的中广菜市场找到了他。谭若霜说,自己很喜欢参与民生项目,"可以实现空间对人行为的矫正和需求的满足"。他说,城市更新的意义并不是单纯把"旧"变成"新",而是把不够合理的公共空间变得健康、有活力。
从设计角度说,一味强调视觉吸引、"为打卡服务"是不妥的,要把设计与城市环境、历史相融合,最终落脚于民生。
中广菜市场改造的挑战,比想象中更大——不同于他之前参与的小微更新项目,硬件上,中广菜市场面积达1800余平方米,由厂房、住宅建筑等多类型建筑组成,改造点位多;软件上,菜场是民营属性,无论是业主还是摊主,有些观念一时间难以转换。
杨静说,最焦灼的时候,她常常挂了谭若霜的吐槽电话,就接到孙志伟的抱怨电话。但各自想着"让项目更好一些",还是最终走到了一起。
原本,因为小吃街及部分商户的堂吃业务,建筑间采用玻璃顶棚粘合,存在室温高、空气流通差、安全隐患等问题。谭若霜在厘清建筑关系后,用工业屋架形成建筑间的连接,且这类材质便于加工,安装用时短,可让菜场尽快恢复营业。在菜场和小吃街之间,特别设计了中岛区域,摆上桌椅笃笃定定用餐。配合设计,孙志伟在中岛区域调整业态,引入了铺面相对大的熟食店、小火锅、炒菜等。
菜场摊位四周的下水口由一组弯弯曲曲的流水形线条组成。设计初衷是避免菜叶、鱼鳞等像以前一样,从老式的直线形入口落入下水道,堵塞管道。但菜场管理方很快发现,顾客习惯凑近菜摊挑菜,容易踩烂落水口的菜叶,也会粘在鞋底污染其他区域。于是,菜场提高了保洁频次,及时打扫。
共同体——"爆改"后更深层的意义
中广食集试营业时,周边居民严老伯发现:菜不涨价还多了品种,"干净、美观、现代化,特别有上海菜场的腔调"。
孙志伟说,菜场改造花了一笔钱,但为了保障品质,又主动削减了四分之一不适合的铺位。他说,近年来各类菜场更新改造不在少数,也有些热门效应堪比昙花一现,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改造费用摊到了商铺租金上,最终由消费者埋单。"赚快钱"容易适得其反,他做了个大胆决定:"只要商铺有自我提升,我就不涨租金。"
经营熟食店的洪本杰,拿到了中岛C位的黄金位置,新买了空调,还增加了近20%的菜品,成了大家"走过路过都会带两个菜"的热门店铺;经营面摊的王姝力从早晨7点就开始炒浇头,考虑到外卖员、快递员是主要客群,面摊一直开到深夜11点,一份面才卖十几元,短短10多天营业额就增加了10%;经营超市的滕幼山进货时增加了年轻人喜爱的零食品类,也保留下日历、挂历等老年人的"刚需",还增加了被子、床垫、电水壶等日用品,以备周边居民不时之需……
"不涨价"也是为了回馈,孙志伟坦言,菜场改造的半年时间里,广中路街道协调出周围百米内一处闲置空间,供菜场开设临时摊位,解决摊主过渡期难题,也方便居民;一些今年签订合同的新商户,明知要启动改造,宁可等半年,也果断签下协议;周围居民、商户时常关心菜场改造进度,不时给他们出点子。开业后,小吃街的摊主、外部餐饮店的经营者,成了菜场里的新客群,在这里进菜、买肉,支持"自家人"生意。
顾客满意,生意红火,中广食集的良性循环,让杨静很是感慨,她看到了这场"爆改"后更深层的意义——留存城市中的美好,升级"15分钟生活圈",让菜场经营者、摊主、顾客等逐步形成难能可贵的共同体,才是真正的"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
作者:单颖文
文:本报记者 单颖文 图: 邢千里 编辑:施薇
转载此文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