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就是一个言而无信的人,与他合作,就要时刻提防他出尔反尔、出卖盟友。
1927年,蒋介石违背国共合作协定,翻脸不认人,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进步人士。
1946年,蒋介石再次言而无信,撕毁《双十协定》,于1946年6月,对解放区实施大规模武装袭击,挑起全面内战。
1948年,经过两个多月的激战,东北野战军在辽沈大地上逮住蒋介石55万国军狠狠地痛揍了一顿,一举歼灭了国民党47万多人。辽沈战役的胜利,几乎打掉了国民党半条命,使得国共双方兵力对比发生了翻转,从此国民党再无战胜我军的可能。
正是这场战役的胜利,可以让教员自信地做出判断:“现在看来,只要再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就可能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倒了。”
当年英国的《泰晤士报》对此事的评论也很直白:“中国的统一,似乎将从东北出发了。”
一
蒋介石也知道自己的优势已经不在了,开始为自己寻找后路。
当时国民党的后撤方案有三种:
1、退守大西南的西康省(现川藏区域)。
那里地处偏远、地势险要,更为关键的是当地由国民党留守的45万部队。据守此处国民党可以依靠易守难攻的地形,阻挡解放军的进攻,从而养精蓄锐,以图东山再起。
2、退守海南岛。
该地四面环海,无陆地、桥梁可通,解放军想要进攻,只能乘船渡海。即便解放军有强大的陆军,但是海军却还没有正式建立。而国民党却有先进的舰艇和一定规模的海军。
3、退守台湾岛。
选择台湾岛的原因和海南岛相似。
当时很多国民党军政要员都认同第一种方案,认为西康地区有利于日后的“反攻”行动。
随着解放战场上的节节败退,蒋介石为自己何去何从忧虑不已,彻夜难眠。
蒋介石的幕僚张其昀,利用自己深厚的地理和历史学知识,仔细向蒋分析了三种方案的利弊,坚定了蒋介石退守台湾的决心。
张其昀是浙江大学的教授,还是地理学、气象学大师竺可桢的弟子。陈布雷自杀后,张其昀受到蒋介石的青睐,到蒋介石身边填补陈布雷的空白,深受蒋的信任和倚重。
他对蒋介石说:“委员长 ,西康和海南岛的土地贫瘠,日后大军的粮食供应将面临很大问题,若共军切断外界粮食供给,党国部队将会有被围困致死的危险。所以,西康和海南都不是上上之选”
蒋介石频频点头。
蒋介石和张其昀
张其昀继续说道:
“台湾土地肥沃适宜耕种,附近海域还是天然的渔场,可以为党国军队提供充足的资源供给。
琼州海峡最宽才40公里,而台湾海峡平均宽度250公里,海阔浪高,可以有效阻挡海军、空军不占优势的共军,是一道天然的屏障。
台湾岛上现有交通便利,有一定的工业基础,海运方便,有利于发展经济。”
蒋介石被张其昀的分析深深打动,他紧紧盯着地图上台湾的方向,陷入沉思。
主意已定,蒋介石开始着手经营台湾,作为日后的退身之所。
蒋介石逃离前拜别祖坟
二
1948年12月29日,蒋介石瞒着当时的副总统副总统的李宗仁和台湾省主席魏道明,任命亲信陈诚为台湾省政府主席。
接到任命后,陈诚随即于1949年1月5日赶赴台湾上任。
在之后的两个月内,蒋介石先后任命陈诚为台湾省警备区总司令、国民党台湾省党部主委。
如此一来,陈诚总揽了台湾的党、政、军大权,开始替蒋介石经营台湾。
1948年底,蒋介石密令俞鸿钧:一周内,将国库中一半的黄金运到台湾。
不久之后,满载260万两黄金以及4000万枚银元的舰艇悄无声息地开往台湾。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蒋介石偷运黄金的事被英国觉察到了,并将此事刊登在报纸上“国民政府偷运黄金到台湾”。
消息一经发出,立刻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原本就一文不值的金圆券再次遭遇雪崩式的贬值,国统区民不聊生。
人们疯狂地涌入各大银行,想要将手中的金圆券兑成黄金。
可是国民政府却对民众的诉求视而不见,最终导致群众情绪失控,发生了严重的踩踏事故,最终造成7死50伤。
这一惨剧,仍不能阻止蒋介石偷运黄金的决心。足见他虽满口民主和仁义道德,却从未真正将民众疾苦放在心上。
1949年初,又有几百万两黄金、3000万枚银元以及7000万美元被运往台湾。
蒋介石到底偷运了多少黄金,研究人员众说纷纭。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国库中的黄金基本上都被搬空了,这些钱大部分都是国民党搜刮的民脂民膏,就像蒋经国曾经说过的那样:“这里面的每一个铜钱,敲开来都是血”。
更为残忍的是,在撤离前夕,蒋介石下令将监狱中关押的罪犯全部就地解决,尤其是政治犯,以免留下后患。
最终,300多名爱国志士就这样被蒋介石残忍杀害,永远地倒在了黎明之前。
其中就包括被囚禁十余年的爱国将领杨虎城和家人。
一文不值的金圆券
三
1949年10月1日,教员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
随着全国陆续解放,大陆已无蒋介石的立足之地,12月10日,蒋介石在惊恐中从成都凤凰山机场起飞,仓惶逃往台湾。
接管广州的洪学智很快便收到了蒋介石询问广州天气的情报,他立即断定蒋介石想通过广州上空逃窜。
他火速找有关人员商讨对策,大家的意见有两种:要么用战斗机逼停蒋介石专机,要么干脆直接打下来,总之不能放跑这位头号战犯。
最后在在一名原国民党空军王牌飞行员的建议下,洪学智决定先用战机拦截,如果拦截不下,就用高射炮打下来。
事关重大,定好方案后,洪学智迅速向到叶帅汇报。
叶听完,沉思片刻道:“是应该把它弄下来看看了,可是要先请示中央。这样,你将此事报告给中央,说明我们的意见。”
洪学智思考片刻也认为有道理,毕竟蒋介石不是普通的人员,断然不能草率处置。
叶帅
下午2点,蒋介石的飞机起飞了,向广州上空飞来。
洪学智紧紧盯着飞机的动向,广州机场的战斗机和高射炮也处于战斗状态,只等一声令下,就将这个民族罪人打下来。
当地下的叶、洪二人万分焦灼的时候,天上的蒋介石也同样焦虑不安。
虽然他表面上显得从容、镇定,一副不成功、便成仁的大义凛然的模样,但内心却非常紧张,尤其是越临近广州上空,飞机内的气氛就越让人窒息。
蒋介石心想,自己杀了那么多对方的人,立下血海深仇,自己一朝虎落平阳,他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不会让自己轻易离开的......
“父亲,我们已经安全飞离广州上空了。”
耳边传来蒋经国的轻声提醒,蒋介石猛然惊醒,他惊异地问道:“没有被拦截?”
“没有。”
闻言,蒋介石紧绷的神情才稍有放松,才发现紧握拐杖的手心全是汗。
洪学智
四
对于蒋介石广州上空 的经历,作者说一些自己的看法。
一、这件事情,在一定程度上和当年的西安事变有点相似。
国民党和蒋介石虽然战败,但毕竟是经营了几十年的政党,仍残留有一定的实力的势力,不容小视。这些错综复杂的势力,只有蒋介石有能力管得住。
如果蒋介石身亡,凭蒋经国,很难控制住国民党各方面势力。到时候群龙无首,各派势力四分五裂,山头林立,对于国内和平稳定非常不利。
二、不怀好意的美国。
美国对台湾一直垂涎三尺,虎视眈眈。
蒋介石虽然依仗美国,但仍然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所以当美国提出“两中”概念时,蒋介石断然拒绝。
如果蒋介石死掉,美国势必会扶持另一个更加亲美的人上台,到时候就很难保证这个新上台的国民党领导人是否会同意美国的无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