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说了,2025年退休养老金或迎来第21连涨。这件事儿确实是大概率事件。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与养老金上涨相关的那些事儿吧。
一、养老金从何时开始上涨?
这件事情要从养老保险建立开始说起。1991年,国家开始全面推动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1992年,各省份陆续建立起养老保险制度。1993年,北京市其实就发布了养老金调整通知,对退休养老金进行调整。但是,全国方面并没有。
后来,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也有多次公布养老金调整的通知,比如说贵州省是从1995年7月1日建立起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
不过2005年以前的养老金调整,并没有完全的制度化。等到了2005年,国家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明确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是由国家适时调整。2011年,国家将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纳入到了社会保险法。
我们现在所说的养老金21连涨,主要是从2005年开始为起点的,至今为止都是每年养老金调整一次。
二、养老金近20年来的涨幅是怎样的?
养老金的涨幅经历了一次转折。2005~2007年,养老金的涨幅是以各省份社平工资增长的一定比例为基础,而且是通过一个通知颁布实施的,挂钩比例分别是60%、100%和70%。由于当时机关事业单位还没有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所以只是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
等到了2008年,养老金调整的水平明确为10%。而且以后年年都是10%,一直到2016年。2016年,由于机关事业单位实施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国家实施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统一调整,明确当年的养老金上涨总体水平是6.5%。
随后由于我国经济转为高质量发展阶段,养老金每年的增长水平确实在呈下降趋势。近三年的增长幅度分别是4%、3.8%和3.0%。
三、与养老金涨幅有关的因素有哪些?
根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与养老金上涨有关的两大因素是社会平均工资和物价增长情况。社平工资是计算养老金的一项根本因素,直接体现在基础养老金和过渡性养老金计算中的。物价增长是保障退休老人养老金水平的一项根本因素,毕竟养老金要保障好退休老人的生活。
根据目前我国经济数据表现来看,2024年前三季度我国居民工资性收入增长5.7%,物价增长是0.3%。
除了上面两个因素以外,还有一项隐藏因素就是养老保险基金的负担能力。根据2023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为63639亿元,仅可支付一年的养老保险基金支出。
未来为了减轻养老保险基金的压力,2025年开始我们将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2030年开始将提高领取养老金的最低缴费年限。相信养老保险基金,还是能够负担得起养老金的继续增长的。
四、养老金上涨的三大固定方式。
从2016年开始,养老金上涨就固定为三种方式:定额调整、挂钩调整、适当倾斜。定额调整是人人增加相同的养老金,挂钩调整是跟缴费年限和养老金水平挂钩,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激励。倾斜调整主要是针对高龄老人和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的额外增加养老金。下面是2024年养老金调整的31省份方案简要汇总,大家可以了解一下。
根据这样的调整方式,像一些缴费年限和养老金水平较低的人群,增加的养老金比例还是会更高一些的,能够有效保障养老金水平的购买力。
总体来说,退休养老金在2025年实现“第21连涨”是大概率事件,但是涨幅反弹的可能性较低。不过,养老金较低的人群涨幅更高一些还是很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