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了2025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项目立项名单,花都区有四项省级科研项目获得重大项目立项。
其中,由花都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高中地理教研员张传玉主持的“高中地理教师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能力培养机制研究”项目,结合花都的特色风貌,打造可视、可听、可触摸的生动地理课堂,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为花都的地理教育带来了新的活力。
地铁启思,点亮地理之光
张传玉虽不是花都本地人,但在花都工作的这些年,他见证了花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回忆起初到花都的日子,张传玉感慨万千。那时的花都还没有地铁,出行多有不便。直到2017年年底,地铁九号线顺利开通,这给花都人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张传玉对九号线的施工进度和建设难度格外关注。
地铁九号线的施工现场
他了解到,地铁九号线的施工难度主要源于花都复杂的地质条件。这是国内首条全线在石灰岩地质中铺设的地铁线路,全线平均见洞率高达43.4%,意味着每100个钻孔中就有40个岩洞。同时,它还是全国第一条下穿时速350km高铁路基的地铁线,整条线路穿过3条河流、2条高速公路、7条断裂带。
地铁九号线的施工现场
地铁九号线花都广场站出入口
历经重重困难,九号线最终成功与市民见面。张传玉在激动之余,脑海中闪过一个念头:花都独特的地质条件,不正是最好的地理教材吗?!
花都区炭步镇石灰岩地貌考察
花县地质图
华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于明杰教授讲解“炭步石灰岩”
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酝酿,张传玉确定了课题“高中地理教师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能力培养机制研究”。这个课题有两个主要研究目标,一方面,探索适合花都区高中地理教师地方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能力培养机制及教学路径;另一方面,创建系统化、基于地方地理课程资源的教学资源库,最终养成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提升高中生地理实践力。
理念革新,开拓教学之路
在张传玉看来,当前高中地理教育最迫切需要转变的,是依据课程目标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行为。首先,探索适合本土化的高中地理教师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能力培养机制,有助于提升本区高中地理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教师们通过深入挖掘花都本土地理资源,将其巧妙地融入课堂教学中,如实地考察、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地理课堂的魅力。 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还能增强他们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其次,有效提升高中地理教师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能力,最终也能形成高中地理教师本身的核心素养,这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
第一期花都区地理地方课程资源开发线路图
考察花都华洛场村“华侨村”
芙蓉嶂生态环境与碳排放测量实践
考察花都区赤坭镇瑞岭村盆景产业
那么,如何把地方性资源引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呢?张传玉表示,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主要是倡导把学生视野从书本场景引向生活场景,把“科学世界”和“生活世界”贯通起来,使课程更贴近生活,走进生活。地方课程资源注重学生的经验,把学生的生活带入课程领域,使课程扎根于学生的生活世界,立足于经验世界,再现真实的生活世界。通过这种方式,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关心并了解社会、理解并参与社会生产生活,为今后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改造社会奠定扎实的基础。
实践赋能,绘就教育新图
地理实践力作为地理学科四大核心素养之一,主要指学生在考察、调查和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培养的意志品质和行动能力。如果能将地方课程资源引入学生课堂,那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工作。
目前,张传玉已陆续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学》等专业杂志发表相关实践及研究成果,包括 《地理教学走向校外综合实践活动的研究 ——以“经纬度测量”活动为例》 《地貌过程类高考地理试题素材选择与考察分析》 《高中地理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高中地理与历史跨学科主题教学研究》 《人地关系视角下的地理教学实践探索》等。
花都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高中地理教研员张传玉
张传玉介绍说,地理地方课程资源开发需借助研学实践,而研学实践是地理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的具体体现。通过地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让学生能够在室内、户外等真实环境下,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地理工具,获取地理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感悟人地关系、展示实践成果等。
花都区高中地理地方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路径
该项目入选“2025 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重大项目立项名单”,对此,张传玉深感荣幸。他表示,作为区高中地理教研员,应肩负起使命,接下来他和他的团队将从更高的视角思考花都地理教育教学发展,创新规划出教研的施工图,并通过努力把施工图变成实景图。
来源:花都区融媒体中心
图文:黄柱
编辑:花不花
“花都融媒视频号”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