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民党在战场上的接连失利,蒋介石不得不考虑战败后的退路问题,为此,他计划了三条退路。
估计蒋介石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风光了半辈子,却终究未能重返大陆,有人将蒋介石败退台湾视为“天命”所归,是“神来之笔”。
实际上,蒋介石最终选择台湾作为自己的存身之地,并非出于偶然或天意,而是他在深思熟虑、权衡得失后做出的选择。
在此之前,蒋介石早已为自己铺平了道路,而这背后更是离不开这三位台湾管理者。
那么,这三个人究竟是谁?
关键人物之一:陈仪
甲午战败后,台湾被日本侵占了数十年,直到1945年日本投降后,台湾才终于挣脱了枷锁,重回祖国的怀抱。
早在《开罗宣言》发表之际,国民党政府便已着手准备收复台湾的相关工作了,蒋介石选定的人就是陈仪。
一来是陈仪曾在日本留学深造过,是个名副其实的“日本通”;二来是陈仪曾担任过福建省主席、行政院秘书等职。
更何况,陈仪在国民党内资历深厚,因此,不管从哪一方面来看,陈仪无疑是最佳人选。
蒋介石曾在1946年前往过台湾,看着道路两旁那“狂呼欢跃”的民众,这一刻,蒋介石的内心被深深地震撼了。
他甚至想在会上慷慨激昂地宣称:“中央爱护台湾,远胜于全国其他任何一个省。”
此次的台湾之行,蒋介石除了感受到台湾民众的热情之外,还深刻地意识到台湾是一片“净土”。
毕竟台湾长期被日本霸占,日本风习气很深,自成系统,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这里没有“中共细胞”。
此外,台湾作为中国沿海最大的岛屿,不仅物产丰富、气候宜人,还与大陆隔海相望,战略地位极为重要。他曾与宋美龄坦言:
“有了台湾,就有了一切!”
而陈仪刚一上任,便开始筹划收复工作,首先从各方罗致了人才来为台调会效力,随后便调来了有关台湾的案卷,来搜集编译资料,为接管台湾打下了基础;
其次,陈仪为培养接收台湾的人才,训练各类人才、干部,甚至亲自给学员们上课;
之后又拟定起草了接管台湾的计划,其中包括外交、军事、财政等各方面的工作,呈给蒋介石。
1945年10月,陈仪抵达了台湾,并告知台湾民众,自己此番前来,并未做官,而是服务于台湾民众而来。
他表示,自己一定会尽心尽力地建设新台湾,而陈仪也确实是这样做的,不过接收台湾不是一个小工程。
在陈仪的主持下,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行政方面约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接收完毕;军事方面经过两个多月的努力,也大致完成;
经济及教育方面时间较长,直到1946年3月,也完成了个大差不差。正当一切都在向着好的方向进行时,却出现了意外。
接收初期,一切都较为顺利,但由于陈仪对社会矛盾的激烈程度估计不足,导致各种矛盾日益激化。
而国民党当局的接收也渐渐变成了“劫收”,一些接收大员整日里不务正业,仗势欺人,台湾民众们深恶痛绝。
也就有了后来的“二二八事件”,而陈仪在此事件中处理不当,最终,不得不在治台一年半后,黯然离台。
虽然陈仪在治台上设计的制度有很大缺陷,但他对台湾所做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
关键人物之二:魏道明
台湾的“二二八事件”爆发后,陈仪被撤去了职务,改设台湾省政府,由魏道明出任台湾省主席。
魏道明是一位法学家,与孔宋家族关系密切,没有什么军事背景,文人出身的他显然是这一位置的最佳人选。
为了抚平“二二八事件”给台湾民众心灵留下的创伤,魏道明上任伊始便着手打破统治阶层的界限,积极吸纳台湾本土人才进入核心决策层。
据统计,当时省政府权力结构中,台籍官员的比例高达四分之一。
在魏道明看来,要解决台湾社会的深层次问题,就必须直面“二二八事件”所引发的省籍矛盾。
他对于事件中那些盲从附和、情节较轻的参与者,给予了改过自新的机会,实行了宽大的政策;
而对于已捕获的未决人犯,则严格按照法律程序进行审理,确保公正与公平。
在接收与重建的过程中,魏道明与陈仪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陈仪的强硬与果断,在魏道明这里被替换为了更为柔和与务实的策略。
他更注重倾听民众的声音,尽量满足他们的合理诉求,从而有效地缓解了民怨。
在魏道明的主持下,台湾的重建工作曲折而缓慢,但却在摸索中逐渐找到了方向,社会环境逐渐趋于稳定,民众的生活也逐步恢复了正常。
但时间一长,魏道明在台的声望逐步上升,蒋介石坐不住了,毕竟台湾也在他划分的退路之一,魏道明的存在,于他来说无疑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因此,魏道明在台湾省主席一职上坐了一年七个月后,便辞职奔赴美国了,蒋介石也就派出了自己的心腹——陈诚主持台湾。
关键人物之三:陈诚
本来蒋介石是计划了三条退路,一个是大西南,另一个是海南岛,那么,蒋介石为何会最终选择在台湾呢?
其实这一决定,与一个人脱不开关系——张其昀,张其昀与蒋介石是同乡,都是浙江人。
蒋介石提出的第一种选择是以蜀地为中心大西南,这个地方被蒋介石称为“福地”,在他看来,这里地形凶险、易守难攻。
而第二种选择的海南岛虽然相比于大西南来说,相对次一些,但隔着琼州海峡,优势也是不少的,但这些被张其昀全盘否定。
张其昀更倾向于台湾,在他看来,台湾相比于其他地区来说,有着极大的优势:
其一,这里气候宜人、物产丰富,基本可以满足撤退而来的军民所需;其二,台湾海峡海阔浪高,解放军在海、空军是没有优势的;
其三,大陆与台湾中间有一道海峡,易于防守,假设真打起来了,美国从战略地位上考虑(位于太平洋西缘),也会出兵增援的;
其四,这里中共党组织较少,这里正是一片难得的“净土”。
张其昀的考虑也不无道理,综合考虑之下,蒋介石采纳了张其昀的意见,开始逐步将退路的视线转移到了台湾。
尤其是在进入到了1948年,战局急转直下,台湾成为了蒋介石的最佳退路,因此,陈诚便成为了台湾省主席。
实际上,陈诚算得上是临危受命了,当年东北战士紧急,可陈诚胃病复发,那时一边忍痛一边指挥作战。
蒋介石只好将其免去了职务,可这去哪养病是个问题,毕竟国内时局动荡,不便于养病;
陈诚倒不是没有想过去海外养病这条路,但他本人一向廉洁,海外并无恒产,一时间竟也想不出个好去处。
蒋介石便将其安排到了台湾养病,这可不是蒋介石的随意安排,算是蒋介石布下的一招棋,这不,这步棋很快就起了作用。
随着国民党在战场上的接连失利,台湾成为了蒋介石的最后退路,陈诚作为蒋介石信任的部下,自然挑起了台湾省主席的大梁。
陈诚刚一上任,便采取了多项措施,例如实施币制改革,抑制膨胀;成立“生管会”,任命尹仲容为副主任委员,管理贸易、技术、物资分配等各项措施。
而这之中,最成功的莫过于搞土改,在他看来,如果想要确保台湾,那必然是给民众一个安定的社会;而要想安定,那必然是得先解决民生。
“土改”,乍一听是不是很熟悉?其实,陈诚的这一举措,灵感正是来源于中共苏区的土地改革。
在他看来,共产党之所以能节节胜利,土地问题是一个大问题,之前他在湖北任职时就曾试过水。
而这一次在台湾推行的土改,陈诚就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实行三步走,即“三七五减租”、公地放领、“耕者有其田”。
其中设置的每项条例都十分详细,且现在的台湾土改与之前的大陆时期不同,阻力较小,没有一味地打压,因此较为和平。
有趣的是,陈诚在这次土地改革中,还获得了三个外号:其中“阿公”、“陈诚伯”这两个是农民所起;而“贼仔诚”则是地主所起。
陈诚在台推行的一系列举动,农民都看在眼里,当时陈诚去世后,民众们还自发地为其送行,烧香祭拜。
正是由于陈仪、魏道明、陈诚等人的“铺路”,蒋介石才能在败退台湾后,如此顺利地掌权。
随着时间的推移,陈诚与蒋家父子也渐渐生出了嫌隙,蒋介石当然是更看重自己的儿子蒋经国,在接连布局逼走陈立夫、吴国桢后,还剩下了个陈诚。
陈诚对蒋介石是忠心不二的,这点是可以保证的,不过陈诚却与蒋经国极为不合。
一边是忠心于自己的部下,一边是自己的亲儿子,蒋介石当然希望来年个人能不再明争暗斗。
尽管陈诚对蒋介石忠心耿耿,但与蒋经国之间却难以调和,两人的矛盾日益加深。
最终,在“行政院”改组的风波中,蒋介石对陈诚的信任出现了裂痕,这份猜忌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放大。
直到1963年,改组“行政院”后,陈诚才得以辞去职务,这无疑是为自己的儿子蒋经国继位铺平了道路。
结语
在陈仪、魏道明、陈诚等人的“铺路”下,蒋介石在败退至台湾后,成功稳固了政权。这三位人物在其中的“铺路”作用不容忽视。
陈仪、魏道明、陈诚,他们在台任职期间,不断地进行改革,在蒋介石抵达台湾之前,为台湾政权的稳固与人民生活的改善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也为蒋介石在台湾的掌权之路扫清了障碍。
尽管他们的努力并非毫无瑕疵,但他们的贡献却不容忽视。
参考资料
谁提议蒋介石1949年逃往台湾 ? 一个大学地理学教授. 陈冠任-岳阳网
陈诚:主政台湾的“小委员长”. 同舟共进
陈仪与国民政府接收台湾. 中国档案
蒋介石退守台湾是谁出的主意?老蒋去之前又是谁在管理台湾?. 世界历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