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数字艺术产业创新论坛在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校区举办。该论坛由广州美术学院主办,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湾区创新学院承办。
论坛共分两个部分,邀请了十余位国内前沿专家参与,围绕数字艺术产业的前沿热点分享真知灼见。
“数字艺术的创新场景”圆桌讨论
用艺术开启下一个超人工智能时代
第一部分的论题是“数字艺术的创新实践”,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费俊主持。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馆长靳军以《数字艺术生产方式与传播创新》为题,分享了“科技支撑下的数字艺术新型态”以及“经典文化的数字艺术创作思考”方面的成果,并梳理出数字化、模块化的创作与展示,虚实融合的表现方式,数字艺术展厅的呈现,以及孪生数字化体验空间等发展方向中,数字艺术创新实践的新思路、新观点、新成果。
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副院长盛瑨在其演讲《唤醒、重塑、共生——人工智能艺术教学与实践思考》中表达了AI工具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探索与实践,他通过唤醒艺术思维意识、重塑艺术教学体系、共生数字艺术产业三个方向阐述了在人工智能时代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未来的艺术教育和产业发展将因AI的助理而更加多彩和具无限可能。
广州美术学院湾区创新学院院长伍端在演讲《城市多维度空间数字化创新实践》里着重分享了空间数字化评价体系,他通过空间的定性定量的分析、智能代理人在空间中的模拟等科学的分析手段对集群城市、城市街区、建筑物、室内空间这四个维度进行理性、客观的评价,从而助力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美术学院创新设计学院副院长于朕在演讲《以幻制幻》中提出了艺术智性的概念,他深入探讨了关于幻觉的制造问题,在身体现场、虚拟场域、感知交互三大要素基础上结合运用空间计算、裸眼3D、模拟全息、沉浸声等技术达到混合现实幻境幻觉,形成感官干预,最后他希望以艺术智性牵动人工智能,用艺术开启下一个超人工智能时代。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郑达以《算法、机器与非人类》为题,通过论述关于“非人类的自主性如何成为艺术创作的焦点”形成智能体评估模型,聚焦于低科技实验如何看待智能体和艺术家之间的关系,并以一系列算法和人工智能之间的关系作品为例回应智能技术与自主性艺术创作,为我们带来一种新的认知智能时代的视角。
随后,白名昼、洪荣满、靳军、李勇、欧智文、盛瑨、于朕、郑达围绕AI智能时代的应对以及数字艺术的创新场景思考进行圆桌讨论。
数字光影赋能文旅创新
第二部分的论题是“数字艺术的创新应用”,由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洪荣满主持。
爱普生光影研究院数字艺术专家白名昼的演讲题目是《数字光影赋能文旅创新》,他提出艺术、科技和商业应有机结合才能创造出更好的项目。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费俊以《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演绎》为题,通过数字艺术、数字文博、数字文旅、数字文创、数字演艺五个领域的案例分享了基于不同文化遗产属性和特殊应用场景所形成的不同演绎方式,他认为并没有一个标准的演绎的模式,有效运用科技来进行演绎,找到转译文化遗产的有效方式,才能真正产生可持续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
西安美术学院教授史纲的演讲题目是《文化遗产数字化创新应用与探索实践》,他坦言自己的工作历程随着数字艺术创作的探索路径发展而不断转变,美术学院的学科设置也不断演变。
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学院特聘教授王泊乔以《数字艺术产业与中国式元宇宙》为题,从数字艺术在中国、数字艺术化、用户体验与策展思维以及多觉艺术这四个方面分享了他的思考。从数字艺术化的虚实共生、多觉唤起、具身交互原则到沉浸式数字艺术体验中的情感交互设计,他通过多个案例的分享,展现了数字艺术的新发展,并认为传统视觉艺术正在向多感知的方向、多觉的方向突破和发展。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主任王之纲的题目是《未来考古视野下的生成式人工智能艺术创作》,他深入并细致地分享了其作品《图恩格尔》背后的理论框架、逻辑、创作方法和过程,提出未来考古视野下的艺术创作是对时间的反思、身份的探索、生态与技术的批判、使文化陌生化,以未来考古视野创作的数字艺术作品是对社会进步和文化传承的批判和探索。
“数字艺术的创新生态”圆桌讨论
随后,费俊、林日新、史纲、王之纲、王泊乔、伍端、谢赞围绕数字专业学科的建设发展以及数字艺术的创新生态进行圆桌讨论。采写:南都记者 许晓蕾 实习生 裴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