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给中国传媒大学全体师生回信精神,积极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发挥国内外青年学人的思想活力和研究潜力,打通国际学术对话和互鉴的通道,由中国传媒大学科学研究处指导、教育部国际传播联合研究院主办的“传播与智能城市”国际博士生工作坊暨第四届传播政治经济学青年学者工作坊,于2024年11月23日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
来自澳门大学、复旦大学、墨尔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扬州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的10名优秀博士生进行论文宣读,来自北京大学、重庆大学、东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墨尔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智能社会研究》、《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等高校和期刊的10余位优秀青年学者和资深编辑进行现场点评。
复旦大学陆晔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姬德强教授、香港中文大学Nishant Shah教授在开幕式分别致辞,表达了对智能时代传播与平台研究创新的期待,尤其是智能城市所承载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并对国内外各位青年学者和资深专家表示欢迎。随后,Platforms & Society(《平台与社会》)创始主编之一陈玉洁围绕“理念、实践与多样化的平台研究”进行新刊推介。
工作坊由“博士生论文宣讲”与“圆桌论坛”两部分构成。论文宣讲上下半场分别由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徐婧、重庆大学副教授黄贺铂主持。扬州大学博士生谢景飞、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蒋效妹、武汉大学博士生李孟名、复旦大学博士生康正煜、澳门大学博士生郭旼灵、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生青芳宇、墨尔本大学博士生Iván Kirschbaum、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杨新雨、四川大学博士生王石磊和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武靖宇围绕作为媒介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平台城市主义的演进与迷思、平台城市“前话”、小红书对安福路的场所营造、数码照片在城市漫步中的重要性、中国智慧社区如何进行技术转译、阿根廷非正式住所的数字化建设、美食团购平台用户外出就餐、火锅嬢嬢的附加劳动和城市养老服务创新10个关键议题展开生动有趣的汇报。
墨尔本大学教授Scott McQuire、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教授Haiqing Yu、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黄典林、姬德强、北京大学长聘副教授王洪喆、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徐婧、中南民族大学副教授黄骏、重庆大学副教授黄贺铂、东南大学副教授钱霖亮、西交利物浦大学助理教授Leif Johnson、中国人民大学讲师束开荣、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讲师曹钺、《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审杨中启对上述研究进行深度并犀利的点评。专家们首先肯定了博士生敏锐的学术嗅觉和扎实的文献功底,特别是展开了平台-城市-社会研究的丰富面向,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共性的问题,包括文献梳理多于自身观点表达,问题意识、核心概念、研究结论相对模糊,对经验材料的分析不足,研究方法比较薄弱,以及容易掉入媒介中心主义和平台中心主义的窠臼。
圆桌部分由《智能社会研究》编辑部副主任李天朗主持。墨尔本大学教授Scott McQuire以《概念反思:媒体、平台和基础设施》为题、西交利物浦大学助理教授Leif Johnson以《扩展数字基础设施堆栈:追踪上海迁移基础设施与光纤网络的交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讲师曹钺以《智慧城市3.0:可玩城市与公共交往的未来》进行分享,参会者激烈讨论、观点交锋,围绕“平台-城市”研究提出了富有启发性和前瞻性的观点,为今后的研究与实践开辟了新的路径。
本次工作坊由中国传媒大学科学研究处指导,教育部国际传播联合研究院主办,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重庆大学智能传播与城市国际推广市级重点实验室、中国传媒大学网络强国研究中心、数字伦理研究所共同协办。
撰稿:李冰洁、吕婧菡、蒋效妹
摄影:周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