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 earth 的中文翻译通常是“地球”,因此更容易让我们想到的是这颗湛蓝的星球。但 earth 还有另一层含意,也就是陆地、地面。因此综观来看,这个词最早的表现应该是我们所栖息生长的环境周边的“地”域, 随着人类认识到地球是个球体以及全球范围的绘制,才拓展出了更广阔的意涵,囊括这整个行星。从这个角度来看, “地”才是人类认识这个星球的本质,然而“地”究竟是什么?以及“地”在跳脱人类视野的框架下,从更广义的角度上 (假设你是外星人或者地球上其他正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智慧生命体) ,真的值得作为这个星球的代表吗?

撰文|

廖俊棋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

《大地5亿年:土壤和生命的跃迁史》,作者: [日]藤井一至,译者: 廖俊棋,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时间: 2024年10月。

说到“地”,自然指的是“陆地”。而在我们生活的陆地上, 最常见且基本的构成就是“土”,因此常会有“土地”的称呼,过去更是将天地神明称为“皇天后土”,可见其对“土”和“地”的连结与重视。至于“土”究竟又是什么,这边就稍微借用一下本书序章的段落。

“土壤不仅是由岩石风化形成的,其中还有植物和动物的相互作用,这一事实揭示了土壤的本质——它只存在于地球上。地球是目前唯一被确认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因此土壤就是地球的独有的特产。”

由此可见,由土壤所覆盖的大地,确实是地球和太阳系其他行星显著的不同,足以作为地球最有特色的代表之一。然而,也许就是因为太过亲近,在日常生活中, “土”却时常作为略带贬义的形容词,像是“土”味情话、“土”里“土”气、“土”着、“土”法炼钢……因此,说到一本介绍“土壤”的书籍时,大概也很难引起读者的共鸣或是浪漫的想象。但只要愿意给这本书几分钟的时间,一定会被作者富含诗意及深邃的世界观所震撼。而随着作者的带领,进一步认识到土壤及其所影响的包罗万象,其中所带来的感动与震撼,也会令过去的世界观为之颠倒。因为, “土”虽然深植于我们的生活,但鲜少有人会注意到这其中居然还蕴含如此多的奥妙。


日本宫城县稻田的土壤。30—40 厘米深的白色层是平安时代的海啸沉积物(菅野仁供图)

最初我拿到这本书并决定开始翻译,并不是因为我是土壤学的专家,而是因为书本标题的 5 亿年,以及书中时不时出现“恐龙” 这个关键词。我是一名以恐龙研究为主的古生物学博士,加上本科是日文专业,因此看起来专业非常对口。5亿多年前,正好是复杂 的多细胞生物大量显现并多样化出现的时期,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寒武纪大爆发”,我们现在所认识的动物门类,大多起源于此。之后斗转星移,沧海桑田,从三叶虫、奇虾到海蝎等节肢动物占领的海洋,交换主导权到恐鱼等鱼类身上。当海中这些动物们的腥风血雨、权力斗争正如火如荼展开时,植物正在向陆地扩展自己的领域,而目前最古老的植物化石大约来自 4.7 亿年前。随着植物的登陆、对岩石的改造,陆地才从一片平坦的荒凉之中,出现了连绵的山峦、绵延的河流。率先享受这丰硕果实的是昆虫等节肢动物,并把石炭纪的森林变成它们的天地。其后,原本住在海洋“边陲”地带的一些鱼类,靠着用肉鳍扒拉水草、缺水时改用肺呼吸的优势, 也开始朝陆地前进,并从还离不开潮湿环境的两栖类动物演化出可以前往内陆的早期爬行类和哺乳类。

接下来的故事相信大家都比较熟悉,在将近 2.5 亿年前, 一群小而活泼的爬行类动物伺机而动, 并在三叠纪晚期的一次灾难性偶然中取得霸主地位,变成侏罗纪、白垩纪大家所熟知的恐龙。6600 万年前的小行星撞击,令这个王朝戛然而止,结束了长达 1.6 亿年的统治,仅剩鸟类这个后裔存活至今。在这次灾变中崛起的就是我们哺乳类,并演化出人类、发展出文明,然后到这本书印刷出来并到你的手上。

上述的这些,是我的专业内所熟知的生命史,也是市面上多数科普书经常涉及的内容。然而,在讨论远古生命的同时,我们通常都在关注这些生物有什么特别的构造,会怎么生活、战斗以及演化和灭绝,但对于它们所生活的环境,尤其是脚下的土壤,却鲜少给予应有的关注及地位。即便放到今日,关于土壤的环境问题时常进 入我们的视野, 如土壤盐碱化、土质劣化、土地荒漠化等, 但对于 这些问题的起因以及解决办法也都所知甚少。这些问题,在这本书中都可以找到相应的讨论或解答。可以说,这是一片非常大的拼图, 帮我们拼凑出有关过去及现在的许多未解之谜,也是我们要通往与 环境共生共存的未来大门上,不可或缺的关键钥匙。


岩石上的地衣(加拿大,耶洛奈夫镇)。

然而,回到前面的问题,一本介绍“土”的书,除了对环境、科研、 地球史等相关领域有兴趣的读者外,内容是否会过于小众或生硬, 是我在开始翻译前最大的担忧。但随着一个个段落、章节的阅读和翻译后,我发现是我多虑了。字里行间不只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土壤 深入的观察与热爱,也不得不佩服作者的博学和解释能力。

在翻译过程中,除了一些术语的汉化会让我需要查阅相关领域的论文或是请教专业人士外,几乎所有专业内容都非常浅显易懂, 深入浅出。而令我最为意外的,其实是这次的翻译运用到非常多我本科主修日文时的文学名著及历史知识,从日本战国时期的土地战略、诗词歌赋到近代文学的大家,可以说这也是一部非常富有人文情怀的作品。因此,比起专业知识的传达,我有时候反而更担心对日本文化不熟悉的读者是否会难以得到共鸣。为了减少这种文化隔阂,我也尽可能在不影响阅读体验的状况下补充相关背景的注解,

期望可以更好地增加读者的阅读体验。不过反过来说,这本书面向 的读者本就不限于喜欢地球科学、环境问题的理科生,对于文化、 历史有兴趣的读者,也一定能在这本书中找到饶富趣味的知识与观点。同时,日本作为中国由来已久的邻居,从汉字到许多文化也与中华文化有诸多渊源,例如从“土”的汉字由来、兵马俑和五行色彩与土壤的对应关系等,也都在书中有所涉略,就留给读者慢慢在书中挖掘了。

最后,我想引用《周易 · 系辞》的一句话来作结。

“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在渊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中,我们的老祖宗们凭借生活的智慧,深知若要知道命运与未来(即占卜) ,首先是要了解自然运行的规则及万物之中的道理。这其中,“天”虽然摆在首位,但“地”却出现了两次,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同样,在五行之中,“土”的代表方位是中央,其代表色的“黄色”象征皇权,因此紫禁城的屋瓦清一色也都是黄色。由此可看出, “土地”是中华文明精神中的重要象征,而本书就是“观法于地”的入门。此外,这段旅程中除了对风尘仆仆的土壤特性有进一步了解外,也有“观鸟兽之文”,从耕耘土壤的蚯蚓、吃土的红毛猩猩到田埂中的泥鳅无所不包;也有“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从饮食的牛奶、面包、米饭、薯片、茶水, 到生活中的煤矿、芳香精油、电影娱乐, 都能看到其“与地之宜”的重要连结, 而“与地之宜”的失衡也正在造成土壤退化、酸雨、全球变暖以及抢夺资源的战争甚至文明消亡等问题。


当恐龙在 6600 万年前灭绝时,黑色煤炭层沉积在 KT 界线①层的顶部。冰川侵蚀了大地,形成了山谷(加拿大,阿尔艾伯塔省)

这些知识,都在揭示我们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途径与尝试,如同 《道德经》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若想要理解宇宙间万事万物(自然) 的运行法则(道) ,第一步就是效法 大地。在这一趟 5 亿年的土壤旅程中,我们一起由下而上,扎根于土壤之中,了解这片大地的过去、现在, 并一起探寻通往更和谐、 美好未来的土地之道。

本文系独家原创内容。作者:廖俊棋;编辑:王铭博;校对:柳宝庆。欢迎转发至朋友圈。文末含《写童书的人》本广告。


最近微信公众号又改版啦

大家记得将「新京报书评周刊」设置为星标

不错过每一篇精彩文章~



即刻购买《写童书的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