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3月向警予写给熊希龄的信

1921年初,留法勤工俭学的学生们面临无书读、无工做、无饭吃的威胁。2月7-8日,向警予参加了勤工俭学学生争取“求学权”“生存权”的请愿斗争,并进驻里昂大学,在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0月18日,被法国当局以“强占校舍,扰乱治安”的罪名将蔡和森、陈毅、向警予等104人驱逐回国。

1922年春带着留法女生重托,回国募捐。“警予甫抵国门,即受病磨,兼为贫困,奄卧沪上,半筹莫展。每念在法诸友危迫情形,异常焦灼。”困绝之中,她能向谁求助?

女中豪杰向警予原名向俊贤,1895年生于湖南溆浦。中国共产党唯一的女创始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妇女解放运动领袖。

1912年,秋向警予考入湖南省第一女子师范,1914年转学女子中学。

1916年,从周南女校毕业,怀着“妇女解放”和“教育救国”的抱负,回到家乡,在溆浦县城西街文昌阁创办了男女合校的溆浦小学堂,并担任校长,聘请进步青年任教员,传授新知识,提倡新风尚,宣传新思想。

时桃源中学毕业的芷江女生王一知,曾在那里任教半年。

1919年下半年,向警予参加了毛泽东、蔡和森等创办的以“革新学识,砥砺品行”为宗旨革命团体——新民学会。

7月,向警予应蔡畅之邀,离开溆浦,到长沙参加发起组织“周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

10月,向警予和蔡畅等组织湖南女子留法勤工俭学会,成为湖南女界勤工俭学运动的首创者。



1919年的向警予

12月25日,第九批留法生50人从上海启航奔赴法国,这其中就有湖南的蔡和森、向警予、葛建豪(蔡和森的母亲)、蔡畅、李志新、熊季光、肖淑良等7人。

1920年初,向警予一行人来到巴黎,进入蒙达尼女子公学。在这里,她以顽强的毅力致力于学业,刻苦学习法文,阅读马克思主义著作。广泛接触法国工人,坚定了共产主义信念。

1920年5月,与志同道合的蔡和森结为革命伴侣。在留学期间,向警予始终站在斗争的前列,密切注视着世界形势和国内斗争,表现出非凡的组织和领导才能。



向警予和蔡和森

1920年5月26日,她为李大钊主办的《少年中国》杂志撰文《女子解放与改造的商榷》,批驳改良主义的错误主张,明确指出“财产私有制”是“万恶之源”,把妇女解放与社会改造联系起来,表明她对中国革命有了高度的认识。

1920~1921年,向警予不但与蔡和森共同提出“中国共产党”的名称与计划,同时向各路宣传,陈诉建党之急。之后向警予与周恩来、李立三在法国成立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改组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旅欧之部。

然天有不测风云,1921年法国经济陷入潇条,就业形势急转直下,勤工俭学的工作岗位难以寻觅。1月16日,蔡元培通告华法教育会对于勤工俭学学生脱卸一切经济责任,留法学生的“生存权”和“求学权”受到严重威胁。

9月15日,向警予、蔡和森等“新民学会”和“工学世界社”学生领袖组织125名先锋队员冲进里昂华法大学,占据一层楼房,遭法国军警拘捕104人,不久被遣送回国。11月上旬向警予随第三批23人资遣留法生回国。

1922年的寒春迟迟包裹着黄浦江,有孕的向警予挽着略显疲惫的蔡和森,走向上海一个很不起眼的巷子,刚到家,嗷嗷待哺的留法学友求救信就接踵而来。



上海黄浦江外滩

向谁求助?每一个能够募捐的人像银幕一一闪过,想到了湖南同乡的前辈熊希龄夫妇。第二天一大早,稍整衣装,匆匆出门找到时在上海爱棠路的熊希龄寓邸,熊希龄夫妇非常热情地接待了她。

向警予坦言“勤工俭学女生号称四十,然其境地特苦,四面绝援者,厥维湖南之十二人。倘能藉资鼎力以成全,则此盘根错节之问题,业已解大半矣”。近乎恸人的请求,感动了时任中法协会执事的熊希龄,满口答应上北京为湖南女生求援:“到时一切由我作主,你跟着我说说情形就行。”

回到家里,挺着大肚子的她,气喘呼呼,非常不便,想着从上海到北京坐火车要两天三夜,一路颠簸,身体虚弱的她,又临预产期,万一车上发作,如何是好?



熊希龄

想来思去,还得跟熊老前辈解释清楚。第二次去熊家,因熊希龄外出而没有碰面,第三次又登熊门,则熊已赴北京。于是向警予只好奋笔疾书:“警予日前以接在法女同学急报,仓卒请见,吁恳设法,幸蒙慨诺,并主张警予晋京陈述于中法协会,一切进行则全由长者主持指导……”

熊希龄在北京等了半个月,以为是向警予没有路费钱,又托蒋华卿带给向警予25元路费。等了个把星期还不见来,却等来向警予的一封书信。

他看信后说:“你这闺女,有身孕早说呀,又耽搁二十多天。”熊希龄按向警予说的情况直接与北洋政府斡旋,答应了每年给予10万元的援助,解决了留法女生的断米之炊。

同时向蔡元培、李石曾两位正副会长求情,答应了留法女生转入里昂中法大学就读,彻底解决留法生无书可读问题。



双清别墅

1949年3月中共中央进驻北平,毛主席选择住在熊希龄的香山“双陵别墅”。有一次他动情地对周恩来说:“恩来,你对熊希龄——我这个湖南老乡怎么看?”毛自言自语:“熊希龄是做过不少好事的。一个人为人民做好事,人民是不会忘记的。”

周恩来点头说:“熊希龄是袁世凯时代的第一流人才,是内阁总理,熊希龄的事,我记得很清楚。”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