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宋开始,官方与私人编修书法丛帖的行为越来越多,宋太宗动用官方力量,命王著编纂的《淳化阁帖》,然而,这部巨著也存在一个致命缺憾,那就是所收法帖真少假多,没有经过仔细甄别。
苏轼、米芾就批评道:“我太宗购古今书,而使王著辨精确,定为《法帖》,此十卷是也。其间一手伪帖太半……使人慨叹!”米芾深谙鉴定之道,一生精研晋唐笔法,如果能从他的作品入手,要比学《淳化阁帖》更真实可信,这不仅是我们追唐入晋的“捷径”,也是“取法乎上”的上佳之选。
岳飞后人岳珂曾收集几百件米芾真迹,精心编修成一部“史诗级”巨作,名为《英光堂米帖》。由于此作所收录各帖的墨迹母本均已散失,所以它更显珍贵,被国家列入“珍贵古籍名录”。全帖内容包罗万象,涵盖楷、行、草多种字体,包括大中小不同字径,横跨米芾各个时期,不仅是学米字的“百科全书”,也是鉴定米芾书迹真伪的绝佳参考。
《英光堂米帖》南宋原刻初拓本为诸版本之最佳,尤其是第三卷,更为存世孤本,也是唯一保持原石面貌者,收藏家张伯英称赞它:“摹勒之妙,不减墨迹……宋本仅存也!”此本递藏有序,先后归于吴云、杨守敬、徐渭仁,如今藏于香港中文大学,是该校“北山十宝”之一。
徐渭仁在跋文中写道:“英光堂帖世尠传本,范大澈碑帖纪证云,豊存叔得于袁柳庄家今止一册……因倩海盐胡衣谷细心抚刻,务使与原本丝毫不失。余朝夕对勘,两年而成。第倦翁当日不出善工,致行笔有不顺处,兹亦仍之不改。道光二十四年甲辰四月上海徐渭仁记。”
经过徐渭仁两年多的校勘、批注,《英光堂米帖》更为清晰细致,这也为我们临摹米字提供了方便。相比于市面可见的台博本和其他版本,徐渭仁本笔画细节、笔路书写上更为细腻精到,更加纤毫毕现。
米芾起笔时逆锋而入,与纸面形成的摩擦、衄挫、调锋痕迹,在此本中可以直观看到,行笔时的中锋、提按、换面,转折时的“折钗股”以及“蟹爪勾”、破锋出笔,也清晰可辨。米芾笔法中最独特个性的细节,常因刻工不精,导致模糊,而徐渭仁本则克服了这些弊病。
《英光堂米帖》包罗万象,将晋唐笔法展现得淋漓尽致,字数多、篇幅长,非常适合作为“日课”临摹,将其中笔法学习通透,也就真正入古人门庭,水平会有质的飞跃。
经过多方努力,我们将这部“宋刻英光堂米帖”原作进行了超高清1:1等大复刻,不论是封面装裱、正文还是题签、题跋,都进行了纤毫毕现的还原,每个字与原拓一模一样,堪称市面上最清晰细腻的版本,并添加逐行释文对应,非常便于您临摹和欣赏。如果您感兴趣,请点击下方链接一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