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科协联合新华网举办“走进‘科技中轴’ 遇见古代科技”主题活动,邀请北京市东城区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走进北京科学中心,参观“科技中轴”主题展览,深入了解北京中轴线上的古代科技,感受工匠精神。

本次活动作为北京市科协科学传播共同体建设项目的主题活动,旨在提升首都地区青少年科学素质,将科技和文化深度融合,营造崇尚科学、追求创新的社会氛围,服务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此次展览从北京中轴线15个遗产点中选取25个与科学相关的概念点,呈现了17件展品,并与课标中的概念进行融合,希望观众边玩边学,寓教于乐,深入理解学科知识,读懂“北京中轴线”上的科技奥秘。进入展览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科技中轴”的形象墙,“科技中轴”的画卷由此展开,同学们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漫步”于北京中轴线上。一声悠扬的钟声把大家带到展览第一站——钟鼓楼:“钟楼传声”。通过聆听讲解,大家了解到钟楼声音传播背后的科学原理,感受到“传音十里”的科技魅力。穿过万宁桥和景山,同学们来到了“故宫:御苑梳流”展项。强降雨时故宫如何排解积水?“千龙吐水”的壮丽景观又是如何形成的?在专家的讲解下,紫禁城排水系统的秘密浮出水面。


“这是正阳门箭楼千斤闸的模型。千斤闸具有强大的稳定系统和高超的科学设计,贯柱系统、滑车和贯绳系统不仅使千斤闸坚固灵动,而且在细节上体现出稳定安全运行、稳定传输动力的特征。它凝聚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走进“正阳门:箭楼千斤”展项,讲解专家为大家揭开了千斤闸结构件的科学设计原理。在“先农坛:斗拱之力”展项,斗拱结构的拼搭体验吸引大家驻足参与。

此次活动旨在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提供近距离接触科技和文化的体验机会,感悟千百年传承的工匠精神,播种对科学、文化、教育热爱的种子,深入感受北京中轴线的科技之美。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雷嘉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