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清朝档案:乾隆年间的一份商号伙计的“辞职书”
作者/孙树恒
一
从内蒙古将军衙署晓东老师处,他从台湾故宫博物院找到了许多清朝的文书档案。在大量的涉及归化城档案里,有一份三义号伙计的“辞约”特别引起了我的注意。它是乾隆四十一年(1776 年)三义号伙计张銮的辞约。
我沉浸在这份辞约里, 我细细品味着辞约的每一个字,它们仿佛都有了生命,跳跃在我的眼前。从辞约的文笔、用词、语气和中保人等方面入手,去感受当时各方人事的心境和真实的意图。都似乎在诉说着那个时代人们的法律意识,更是一个大商号的名誉地位,能进入清朝档案的“辞约”文书可见一斑。
二
三义号是什么样的一个商号
归化城(今呼和浩特)作为清代蒙古草原最重要的商业城市之一,是万里茶道中原贸易与蒙古高原以及俄罗斯的重要转运枢纽,其腹地范围包括漠南蒙古西部各旗及漠北的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和新疆。
在归化城,清朝早期就有大盛魁、元盛德和天义德三大商号,都是跨国贸易商号。而三义号呢,是乾隆年间由山西右玉县的贾有库一手创办。 这三义号,做的生意也不小,茶叶、绸缎、杂货,啥都卖,简直就是商业界的“百货大楼”。而且,他们不仅仅满足于归化城,还把分店开到了乌鲁木齐的新旧二城、阿克苏,甚至在伊犁都设了个“发货寓所”,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特别是阿克苏的那个分店,货物价值一万多两本银。这三义号,通过茶叶、布匹这些商品的贸易,不仅赚得盆满钵满,还极大地促进了归化城的经济发展。 所以,清朝归化城的三义号,那可是个了不起的存在。
三
乾隆年间的一份“辞约” :
立约人,張銮,
立辞身文约人张銮,今因在三义号所做身力买卖,因自己家事羁身,情愿辞身不做,所有铺中历年获利若干,今同人一应分清,并无短欠。日后三义号买卖有利有害,与张銮并不相干。即张銮日后再作生,理有利有害并与三义号并不相干,恐口无凭,立此辞约为照。
乾隆四十一年九月十七日
立辞约人张銮
在中人,(一方)姚秀升,温春廷;(另一方)李圣思
四
这份“辞约”,把张銮与三义号之间的合作关系的变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一是立约人张銮,那可是在三义号里卖过力、流过汗的。但人生总是充满变数,这不,张銮因为家里有点私事,实在是分身乏术,就决定从三义号辞职,不干了。
二是这可不是一拍脑袋就做的决定,人家可是把所有的账目都算得清清楚楚,历年获利,那是一应分清,绝不拖欠一分一毫。这份爽快和担当,简直让人竖大拇指! 而且,张銮还特意写了这份“辞约”,就是为了跟三义号划清界限。他说了,以后三义号的买卖,不管是赚得盆满钵满,还是赔得底朝天,都跟他张銮没关系了。
三是同样的,他张銮以后要是再做什么买卖,是赚是赔,也跟三义号没半毛钱关系。这就是一份“分手声明”。
四是当然了,这么大的事情,怎么能没有见证人呢?你看,中人姚秀升、温春廷和李圣思,那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他们可是亲眼见证了这份“辞约”的签订。有了他们的存在,这份“辞约”那就更加具有法律效力了。
所啊,这份“辞约”就说明了一件事:张銮因为家里有事,决定跟三义号分手,而且他还把所有的账目都算清楚了,以后两边就各走各的路了。这份决断和爽快,真是让人佩服,到哪里都立得住脚!
(作者档案:孙树恒,笔名恒心永在,内蒙古奈曼旗人。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内蒙古茶叶之路研究会副会长,内蒙古诗书画研究会高级研究员兼副秘书长,内蒙古大盛魁公司文化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