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在线学习”

获取更多资讯!


文/《在线学习》主笔 刘增辉

《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非学历教育管理规定(试行)》发布三年来,高校非学历教育的办学行为得到了全面规范,发展中的非学历教育正在走向更大的舞台。

知常明变者赢,守正创新者进。规范管理是守正,勇于探索是创新。于多数高校而言,非学历教育都是一个较新的领域,与社会日益增长的全民终身学习需求相比,高校非学历教育的潜能和活力还未得到充分激发。本期专题,我们以专家对话、院校实践和痛点分析的三重视角,梳理非学历教育的探索与收获,透视其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期为从业者提供新的启示和思考。

观察

非学历教育:高校继教发展的更广阔空间

2021年11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普通高等学校举办非学历教育管理规定(试行)》。这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时代非学历教育文件,其发布标志着高校非学历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是在建设教育强国背景下的规范与发展。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非学历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社会服务的重要窗口,是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学习需求的重要渠道,是推动全民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支撑。要实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奋斗目标,高校继续教育必须发生格局性的变化。其中,非学历教育的规范管理和良性、高质量发展是重要内容。

从2021年到2024年,是高校非学历教育不懈探索的3年。3年中,涌现出很多的典型。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开放大学纷纷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以不同的改革理念和不同的路径,在培训市场中彰显学校特色,初步实现了《规定》的规范发展目的。

一个最大的变化是,非学历教育已从高校继续教育的边缘走向舞台中央。很多高校更加重视非学历教育,将非学历教育置于学校战略发展层面,开始将继续教育的重心从学历继续教育向以非学历教育转移。专家指出,这是各学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审时度势后做出的自主选择。

归口管理、管办分离的体制机制建立起来。很多高校单独设置管理部门,或者在现有部门下增设非学历教育管理职能部门,解决了“谁来办学、谁不能办学、怎样办学”的问题。以苏州大学为例,学校创造性地提出了“三服务”+“三办”+“三不办”原则,从而汇聚起校内外资源,为非学历教育的开拓提供了动力之源。

特色品牌开始树立起来。高校根据学校发展定位、学科专业特点和优势、办学能力,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树立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培训品牌。威海职业学院启动以“社会化、市场化、全员化”为指向的创新实践,以“基地+”树立威职培训样板;宁波开放大学以特色学院带动非学历教育大拓展,使社会培训成为开放教育新品牌;苏州大学密切关注市民新的学习需求,开办的“苏大夜校”频频“出圈”。

非学历教育不同于以往的学历继续教育,不仅要有覆盖全员的市场意识,还需要寻找项目、规划课程,开展学习服务。从高校实践中可以看出,众多高校不仅较快适应了买方市场,而且逐渐摆脱了传统的政府委托模式,进入了社会培训领域,在全民终身学习的浪潮中找到了契合点。虽然只是初露端倪,但这是非学历教育迎来蓬勃发展的关键一步。

这也意味着,大学校园正在一步步向社会公众开放,正在更好地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当众多高校点亮终身教育的“智慧灯塔”,学习型社会建设将获得更有力的教育支撑,教育强国的目标也必将如期实现。

特别关注目录

观察

非学历教育:高校继教发展的更广阔空间

专家观点

华南师范大学研究员武丽志:以高质量非学历教育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非学历教育的难点与对策

以创新破难题 以优解促提升——持续推动非学历教育高质量发展

院校特色实践

苏州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苏大夜校是如何“出圈”的?

宁波开放大学:让社会培训成为开放教育新品牌

威海职业学院:创新体制机制 树立威职培训样板

来源丨《在线学习》杂志2024年10月刊(总第107期)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