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在通向美西战争的一系列事件中,美海军“缅因”号的爆炸无疑最引人注目。这一事件与1898年1月12日哈瓦那的骚乱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在骚乱期间,美国驻古巴领事菲茨休·李认为事态紧急,于是向国内发电报建议海军做好准备,以便及时为在古巴的美国人提供保护。

结果海军部的反应过于积极了一些,不仅仅是“做好准备”,而且直接派遣“缅因”号海岸主力舰2前往哈瓦那进行“友好访问”。得知这一命令后,菲茨休·李认为时机不妥,建议暂缓派舰,而海军部则告之命令已经下达,不好更改。西班牙方面也曾提出推迟访问的建议,但因美方坚持而作罢。实际上,西班牙政府对“缅因”号访问哈瓦那港的真实目的心知肚明,同时也明白该舰的“友好访问”只会进一步鼓舞古巴起义者的斗志,使形势更加复杂。

也许是出于某种预感,西班牙外交大臣在信函中忧心忡忡地写道,此刻前往古巴的“缅因”号军舰“可能会由于一些不幸事件而引发一场冲突”。但是,为了冲淡和掩饰这种紧张,更为了“改善”与美国的关系,西班牙还是强装笑颜表示欢迎,并决定也向美国的港口派出几艘军舰以“展示友谊”。

1、“缅因”号事件之谜

就像某种宿命的安排,“缅因”号于1月25日到达哈瓦那港。而在2月9日,美西关系又受到了一次意想不到的冲击。西班牙驻美公使的一封私信被偷出并登报,其中说了麦金莱总统不少坏话,而且建议西班牙政府在古巴自治问题上采取拖延战术。

此信在美国社会引起轩然大波,虽然西班牙政府马上撤换了该公使,但影响已经造成,美国政府也更有理由对西班牙表示“不信任”了。就在这种山雨欲来的氛围中,停泊在哈瓦那港的“缅因”号军舰于2月15日晚突然爆炸沉没,舰上354名军官和水手仅88人生还。

面对这一悲剧性事件,美国国内的激动情绪一下子达到顶点,各家报纸,特别是那些专注于刺激性新闻的“黄色报纸”马上指责西班牙是谋杀美国“缅因号”水兵的“刽子手”,大量的漫画则将西班牙人描绘为沾满美国人鲜血的食人生番。



西班牙虽然声明与此事无关,甚至还提出可能是古巴起义者为将美国拖入战争而策划的“阴谋”,但这种声音立即淹没在铺天盖地的谴责中,几乎没有美国人加以理会。很快,“牢记‘缅因'号”成为一句有效的动员口号,在美国形成了一股全国性的求战浪潮。

到3月下旬,美国调查小组的报告出台,称“缅因”号是因外部水雷的爆炸而沉没,具体的肇事者不能确定。

但对大多数美国公众和好战派来说,悲剧的真相早已经不言自明,任何与西班牙开战相矛盾的结论都不可能被接受。

一些政府要员,如海军部长约翰·朗虽然对此有所怀疑,但在当时的氛围下也只能用日记来表露其态度:

“关于‘缅因’号爆炸的原因,各方面的观点相差甚大。就和其他所有事情一样,人们对这件事的判断是由他原来的偏见所决定的。”

若干年后他又模棱两可地承认道:

“西班牙政府…可能在此事上并无责任,尽管可能有一些西班牙人或是古巴起义者预见到了这一结果,他们也许应该负责。”

事实上,“缅因”号爆炸的原因至今也没有完全定论。在1898年的调查以后,1911年美国又将“缅因”号打捞起来进行调查,结论还是认为爆炸来自外部,但调查委员会中至少有一个成员认为内部爆炸也会产生同样的后果。



到1976年,由美国海军少将海曼·利克欧弗(Hyman G.Rickover)牵头的一个专家小组再度对“缅因”号事件进行调查,其结论是“缅因”号的爆炸不可能来自外部,其沉没是由于军舰内部发生爆炸,而爆炸最可能的原因是前舱锅炉的火焰喷出(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比较常见),引燃了附近6英寸(约15.2厘米)舰炮的弹药。

不过在1898年3月,事件的真实原因并不重要。美国的一些好战派政要已经下了断语,而绝大多数民众也愿意相信,这对任何一个政府来说都已经足够了。

一些历史书倾向于把“缅因”号事件作为美西战争的导火索,这也许有些夸大。“缅因”号确实煽动起了美国社会的复仇情绪和好战情绪,普通民众和国会议员都向政府施加了很大的压力。但值得注意的是,麦金莱政府在这一过程中一直有效地控制着局势,政府没有迫于社会压力而采取任何仓促的行动,很多外交和军事步骤都在按原先的轨道稳步推进。

2、“缅因”号事件的影响

“缅因”号事件对美西战争爆发真正的影响在于三个方面。

第一,这一意外事件替美国政府完成了战前社会动员。除普通民众的情绪被调动起来外,一直反对战争的宗教界和商界在“缅因号”事件后也发生了显著的转变。一些工商业巨头和金融巨头原先担心战争会打断美国经济复苏,此时也开始抱有“长痛不如短痛”的心态。

在3月份,麦金莱总统的一位政治密友就从纽约给他发电报称,纽约的“大公司”和“伦敦证券交易所”都认为“战争是久拖不决的古巴冲突的解决办法”。

第二,事件以后的各方反应表明,对西班牙的战争将使美国政府在国际和国内政治中“双赢”。

“缅因”号事件后,欧洲列强在美西关系问题上表现得更加谨慎,而共和党的政要又纷纷向麦金莱报告,称对西班牙开战已经成为共和党赢得下届选举的最有效途径,其中以参议员享利·卡伯特·洛奇在其家乡波士顿的调查报告最具说服力。这就进一步增强了美国发动战争的动力。

第三,事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西班牙政府的立场。



在美国的压力面前,西班牙政府一直是委曲求全。但“缅因”号事件爆发后,面对美国国内汹涌的求战浪潮,西班牙对避免战争也没有信心了。

女王玛丽亚·克里斯蒂娜就写道:

“美国人希望挑衅我们并和我们开战,我会不惜一切代价来防止这种结果…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一个限度,国家不能在我的领导下被美国羞辱。”

3、战争的爆发

所以,在“缅因”号调查报告出台之前,整个局势就开始以一种加速度向战争方向发展。

美国政府内部的一些主战派一直在推动开战,其主要领军人物、助理海军部长西奥多·罗斯福在这方面尤为积极,甚至甘愿为此冒险。1898年2月25日,他居然利用海军部长约翰·朗不在海军部的机会,以海军部名义向有关部门和各分舰队拍发了一系列电报和命令,要求做好临战准备。



其中最关键的一封发给在日本长崎的美国亚洲分舰队司令乔治·杜威(George Dewey):

“命令除·莫诺克西'号以外全部分舰队开赴香港,备足燃煤。一旦向西班牙宣战,你的任务就是防止西班牙分舰队离开亚洲海岸,并随后向菲律宾群岛发动攻击。”

当杜威接到这份电报后,就在笔记上写下了一行字:“与西班牙的战争将马上开始。”

当然,这里过于夸大罗斯福的作用似乎也不恰当。西奥多·罗斯福个性非常张扬,做事冲劲十足,是广大媒体心目中最理想的“美国英雄”。

麦金莱总统本人在1897年底就已经总体同意了对西班牙的作战计划,但将对古巴的攻击放到作战行动的最后一步,在战争初期则仅限于实行海上封锁。这样就增加了作战计划的弹性,给外交行动留下了更多空间。

可以说,这一步也是美国和西班牙走向战争最关键的一步,标志着临战准备的正式开始。

4、军事准备的完成

3月12日,在美国西海岸的主力舰“俄勒冈”号起航,绕过合恩角长途跋涉前往加勒比海集结,航程近16000英里(约25000公里)。差不多与此同时,西班牙也派出一支舰队驶向加勒比海。该舰队从表面上看不算弱,包括4艘装甲巡洋舰、3艘驱逐舰和3艘鱼雷舰。



但是实际舰队状况很差,其中2艘鱼雷舰的锅炉不能生火,只能由其他舰艇拖拽而行。性能最好的一艘巡洋舰连10英寸(约25.4厘米)主炮的炮弹都没有准备,而其他3艘巡洋舰上的火炮系统又不同程度地存在机械问题。

另外,所有军舰的装煤量都不足一半。而美国海军则在加勒比海和东海岸地区集中了“印第安纳”号、“马萨诸塞”号和“依阿华”号3艘主力舰,这3艘和正从西海岸赶来的“俄勒冈”号是美国90年代海军扩建的核心成果,也是当时美国海军的全部精锐。

此外,美国集结的海军舰艇还包括海岸主力舰“得克萨斯”号、装甲巡洋舰“布鲁克林”号与“纽约”号,加固型巡洋舰(即在舰身一些部位专门加固的巡洋舰,吨位比一般巡洋舰大)11艘、轻型巡洋舰和炮舰21艘。

面对如此兵力对比,西班牙舰队的指挥官更是斗志全无:

“除了舰队全部被摧毁或者匆忙地、丢人地撤回以外…不能指望有任何其他结果。”

在另一个重要作战区域一菲律宾,乔治·杜威指挥下的美国亚洲分舰队在3月底也基本完成了集结,共拥有4艘巡洋舰、2艘炮舰和其他一些辅助舰只。

而在菲律宾马尼拉湾的西班牙舰队名义上拥有7艘巡洋舰,但实际状况要差得多。其中唯一一艘比较现代的巡洋舰因舰壳开裂而无法出海,另外5艘老式巡洋舰的吨位仅1100吨(美国巡洋舰均为3000吨以上,其中旗舰“奥林匹亚”号为5870吨),还有一艘木质巡洋舰。



从火力来看,无论是6英寸(约15.2厘米)主炮的数量还是一次舰炮齐射的弹药量,西班牙在马尼拉的舰队都只有杜威舰队的1/3。所以杜威对战斗前景很有信心,他在给海军部的报告中预计“一天之内摧毁西班牙舰队和马尼拉的防御”。

5、最后通牒的发出

随着军事准备的基本完成,美国的外交也在紧锣密鼓地行动。

在3月20日、26日和27日,助理国务卿威廉·戴(他此时已经完全总揽国务院)向美国驻西班牙公使伍德福德接连发了三封电报,对西班牙提出了类似最后通牒的要求,但内容却有点语焉不详。

比如20日的电报要求西班牙在4月15日前必须实现和平并对“缅因”号事件“全面赔偿”,26日又要求取消“再集中”政策,给予古巴完全自治并进行“合理的赦免”,27日又提出三点要求:

立即实现停火直到10月1日,其间西班牙和古巴起义者将在美国调停下谈判;立即取消“再集中”政策;如果10月1日双方谈判没有结果,美国总统将成为最后的仲裁人。但从行文来看,这些要求又像是建议,比如有“看看以下内容可否实现”“如果可能,那么…”等模棱两可的话。所以,连公使伍德福德本人都没法理解这些电报的确切意图,为此还向国务院拍电报追问。

从外交的角度来看,这种情况只能反映两种可能性:要么威廉·戴是一个完全不合格的外交主管,要么美国就是想尽快开战。

对于这些要求,绝望的西班牙政府答应了大多数,但认为立即停火和由美国总统进行最后仲裁有困难。

到4月9日,西班牙又在罗马教皇和欧洲列强的劝说下作出进一步让步,但此时这些都不重要了。就在西班牙同意让步的前5天,美国驻西公使伍德福德和驻古巴领事菲茨休·李已经分别接到准备撤离的通知,而从这一时刻开始,美国外交实际上成为一种技巧性动作,以便为在古巴的美国人争取撤离时间。



4月19日,美国国会通过决议要求总统使用武力,而麦金莱总统则于次日在决议上签字。就在4月20日当天,美国政府向西班牙发出了最后通牒,要求西班牙最迟在4月23日中午之前放弃在古巴的一切权力。此时,西班牙政府已经退无可退,宣布拒绝通牒并断绝与美国的外交关系。两国由此进入战争状态。

6、“一场绝妙的小战争”

从纯军事的角度来看,美国和西班牙的战争可以说是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大国战争中最乏善可陈的一次。美国的军事实力尽管占有决定性优势,但其现代化的军事机器毕竟刚刚建立,战争的组织和指挥暴露出不少问题。

所幸西班牙方面的问题更加严重,战争准备松懈,指挥官完全没有斗志,对一些可能重创美军的机会也视而不见。双方宣战不久,美国亚洲分舰队就在乔治·杜威的指挥下轻易摧毁了在马尼拉湾的西班牙小舰队,取得“马尼拉湾大捷”,从而极大地振奋了国内士气。

在加勒比海,美国海军主力等到7月3日才有机会与西班牙另一支小舰队交战并将其摧毁。7月15日,美国陆军1师赶到菲律宾并开始围攻马尼拉。7月19日,西班牙请求法国帮助斡旋停火,此后就开始打打谈谈,直到8月12日正式停火。

在这短短不到4个月的战争行动中,所有战斗的规模都不大,美国军队的损失更是微乎其微。

在两场最大规模的海战——马尼拉湾海战和古巴沿海的海战中,西班牙海军的阵亡人数分别是400余人和160余人,美国海军则只有几人伤亡。在古巴的陆上作战中,美军也只有500余人阵亡,而且多数是死于热带疾病。

更重要的是,由于战争基本上是一边倒,所以整个过程对很多美国人来说有点过于轻松而显得不太真实。

一位随军记者在报道中写道,当美国战舰在炮击一座西班牙要塞时,水手们“在小声说笑…同时从甲板底下传来军官们的弦乐队演奏的声音…像这样在本世纪末进行的战争是文明的”。

时任美国驻英大使的海约翰对这场战争的称谓——“一场绝妙的小战争”一下子成为美国人对这场战争最恰当的描述。



对美国来说,这场胜利最重要的影响也许是在社会心理层面。

之前,很多美国人已经意识到自身的实力优势,但和西班牙的战争却将实力优势明确无误地转化为了战场上的胜势,这种对优势地位的证明极大地提振了美国的民族自信心。

对精英人土来说,这场胜利不仅仅是战胜一个西班牙的问题,而且是美国在世界范围内的生存竞争中胜出的问题。

美国原驻暹罗公使在《北美评论》上就发表文章称:

“为争夺太平洋主宰地位的竞争已经开始,现在是美国绷紧每根神经,使出所有能量以在这场斗争中领先的关键时刻…适者生存的法则不仅适用于动物王国也适用于国家。”

同样重要的是,战争发生的时间正值美国经济走出危机,在胜利欢呼和经济复苏带来的期望中,由19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社会动荡和霍夫施塔得所说的“社会心理危机”突然得到了决定性的缓解。美国似乎一下子摆脱了“中年危机”,重新回到了“青年时代”。

胜利也使思想家们一直努力诠释的“美国精神”实现了人格化。

“马尼拉湾大捷”和“圣胡安山战斗”是美国国内最倾力宣扬的两场战斗,而战斗中的主人公——乔治·杜威和西奥多·罗斯福自然成为典型的美国英雄。其中西奥多·罗斯福的经历尤其富于传奇色彩。战争期间他除了作为助理海军部长积极筹划和组织战争,还自告奋勇参加了陆军,并作为一名陆军中校率领由志愿兵组成的“莽骑兵”(Rough Riders)参加了在古巴的战斗。



其中的各种精彩细节(或是神话)更是在美国社会广为传颂。在西奥多·罗斯福身上体现出来的特点——勇武、好战、不断扩张,正好反映了美国精英阶层的需求,也符合了美国民众特别是中西部和西部民众的偏好,成为当时“美国精神”最理想的代表。

在“美国英雄”“美国精神”和胜利狂喜的共同影响下,美国国内社会对海外扩张的热情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问题在于,这种海外扩张并不是1890年以后一直强调的贸易扩张,而是领土扩张。

7、占领菲律宾

古巴是美西战争的主要起因,但美国1898一1899年的扩张并不包括古巴。出于经济、种族、政治体制和价值观等各种原因,美国国内有一批人坚决反对兼并古巴。

就在授权麦金莱总统动用武力干涉古巴之前,国会通过了由参议员亨利·泰勒(Henry M.Teller)提出的“泰勒修正案”,其中明确否认将对古巴谋求“任何主权、司法权和控制权”,并宣布将由古巴人来统治古巴。这一修正案的通过当然不可能保证古巴人民享有自治,也不妨碍美国对古巴的控制。但是作为一个法律程序,它有效地阻止了任何直接兼并古巴的企图。

所以,在美西战争爆发以后,美国扩张的主要方向集中在太平洋首当其冲的是夏威夷群岛。

麦金莱政府上台后,曾于1898年初再度向国会递交兼并夏威夷的条约,结果未能通过。但美西战争的爆发使形势发生很大变化。杜威取得“马尼拉湾大捷”的消息传到华盛顿后,美国国内一片欢腾。在这种群情高涨的情况下,共和党众议员弗朗西斯·纽兰德斯(Francis G. Newlands)马上提出要求兼并夏威夷的决议草案。

在国会的辩论中,主张兼并的议员集中强调夏威夷对美国在亚洲军事行动的重要性,还特别提到夏威夷政府的“中立”使美国难以对杜威的分舰队进行有效补充。这些新的有力“证据”为兼并主义者占上风起了很大的作用,但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总统麦金莱。

战争爆发后,他在扩张问题上的态度突然发生重大转变,开始明确主张兼并海外领土,甚至宣称“我们需要夏威夷甚于需要加利福尼亚,这就是天定命运”。



按当时美国政治的权力结构,一旦总统麦金莱把政治力量全部投向兼并主义者,国会通过决议就是一个时间问题。

扩张主义的主将、参议员亨利·卡伯特·洛奇对此看得清楚:

“我不认为参议院(中的反对派)能坚持多久。因为总统在这事上非常坚决,无论如何要吞并这一群岛。”

最终,兼并夏威夷的“纽兰德斯决议”于6月15日和7月6日分别在众议院和参议院获得通过。1898年8月12日,美国正式吞并了夏威夷。

美国在1898一1899年扩张的真正要点,同时也是国内争论的焦点却是菲律宾。

在目前的历史材料中,没有任何证据表明美国在美西战争之前就已经打算攫取整个菲律宾群岛。

当时不少扩张主义者是在“马尼拉湾大捷”的刺激下想到吞并菲律宾的:

“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让菲律宾从我们手中溜走…我们抓住了太平洋的另一端这样的价值对这个国家来说是超乎想象的。”

麦金莱的想法很可能也差不多。不过,美国最初只想在菲律宾占有一个海军基地,体现的还是原先“要点式扩张”的思路。但在7月26日的备忘录中,麦金莱总统就已经改变想法,称“西班牙必须放弃古巴和波多黎各以及它所管辖下的附近岛屿。这一要求不容许谈判…至于菲律宾问题可以作为谈判的一个主题”。

9月,美方又进一步提出占有菲律宾的吕宋岛,到10月底更是要求吞并整个菲律宾群岛。

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至少包括两点:

(1)胜利刺激。无论在政府层面还是在民众层面,原先对兼并海外领土的谨慎态度被轻易到手的胜利所冲淡,而且吞并的胃口也大大增加。
(2)与列强竞争的现实考虑。就在杜威取得马尼拉湾的胜利后,德国军舰首先驶入马尼拉湾进行“观察”,英、法、日的军舰也接踵而至。

这些国家纷纷向美国提出,如果美国只想吞并菲律宾群岛的一部分,那么它们希望占有剩余的部分。这样一来,美国的胜利将加强其竞争对手的地位,美国政府当然不会接受。



面对美国不断追加的要求,西班牙只能答应,最后签署的《巴黎和约》规定美国占有整个菲律宾群岛。

8、太平洋帝国的形成

但是,这种做法远远超出了“要点式扩张”的范畴,已经开始向欧洲“殖民帝国模式”迈进。这就不可避免地触及美国政治文化中的某种反殖民传统。在很多倾向自由主义的美国人看来,大陆扩张是“天定命运”,美国人和政治制度可以迅速地扩展到新的领土上,所以是一种同质的扩张。

而将一些遥远的地区兼并进来则会带来问题,特别是大量其他种族的当地人“不可能真正接受美国的政治制度”,“无法成为真正的美国公民”。

这些过多的“异质成分”将对美国的联邦制度和民主制度带来巨大压力。另外,统治这些遥远的地区也会带来巨大的军事和财政成本,造成军队规模膨胀、国家权力集中、种族纯洁性被破坏,最后美国会像罗马共和国一样因扩张而毁了共和制度。

在吞并菲律宾的问题上,不少美国人就出于这一原因而持反对态度。另一部分的反对者则是从现实角度出发的,认为“要点式扩张”和海外贸易扩张是最有利的扩张方式。美国不需要承担统治大片殖民地的政治和财政负担就可以获得巨大利益。像阿尔弗雷德·塞耶·马汉就属于这一类反对者,他坚持认为美国没有必要吞并整个菲律宾,只需要获得一个海军基地以保证美国海军在西太平洋地区的有效存在。

无论出于何种考虑,吞并菲律宾的议题在美国国内形成了一股比较强大的反对浪潮。1898年10月,“反帝国主义联盟”(Anti-Imperialist League)在波士顿成立并向各地扩散,1899年又成立了全国性的“反帝国主义联盟”。

这一运动规模较大,仅波士顿分会就拥有3万多成员,而且还包括了前总统克利夫兰、哈里森和钢铁大亨安德鲁·卡内基等知名人士。

但在当时举国为胜利所陶醉的情况下,这种反对声音显然不足以使美国放弃轻易到手的战利品。

已经形成了包括兼并整个菲律宾群岛、波多黎各和关岛在内的一个“大政策”(the Large Policy)。

麦金莱总统对此志在必得,并为此动用了几乎全部的政治资源。2月6日,美国参议院最终以2/3的多数通过了兼并菲律宾的条约,并于几天后否决了一项要求在菲律宾人有能力建立稳定政府时就准予其自治的修正案。



这就显示出,美国决心将到手的战利品无限期地保留下去。到1899年,美国已经兼并了夏威夷、菲律宾、关岛、威克岛等地,形成了一条从美国本土直达东亚的一连串“跳板”。一个“太平洋帝国”由此建立。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