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总有一些各种各样的专家,横跨自己的领域、以及自己的专业,说出一些令人大跌眼镜的建议。
有专家建议,应该消灭农民,他认为粮食长在地里,肥料是科学家发明的,粮食是自己成长的,跟农民没有太多的关系,因此吃粮食不用感谢农民。
也有专家建议,应该将诸葛亮的《出师表》移出教科书,理由是愚忠不利于现代的孩子成长;更有甚者,建议取消岳飞的民族英雄称号,给出的理由竟然是岳飞当年抵抗的敌人,到了现代大家都是一家人,继续宣扬不利于民族团结。
种种言论建议令人瞠目结舌,而本文要讲的这位专家,直言不要让孩子们学习《愚公移山》,并且表示《愚公移山》这一寓言故事太可怕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建议把《愚公移山》移出教科书的专家名叫席慕蓉,原籍内蒙古察哈尔部,当代画家、诗人、散文家。她曾在一次公开讲话中,严厉批判了《愚公移山》这一寓言故事,并声称这则故事不利于现代儿童的身心健康。
这位专家批判《愚公移山》的话语,主要有以下几点!
愚公移山,是汉语的一则成语,出自战国·列御寇《列子·汤问》。
故事是这样的,古时候在冀州以南、河阳以北矗立着两座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一座是太行山,一座是王屋山。
山脚下住了一位老人,人称愚公,九十多岁的年纪,由于两座大山挡住了愚公一家的去路,每一次出行都要绕开很远的距离,于是愚公下定决心要将两座大山给移开。
另一个名叫智叟的老人听闻后前来查看,一边劝说愚公停止,一边嘲笑挖苦。他认为愚公想要移开两座大山,无异于痴人说梦。
愚公却很坚持,他觉得自己这一代不能移开,还有子子孙孙可以努力,只要一直将这份坚持给挺到底,早晚有一天会移开两座大山。
故事毕竟是故事,最终的结局是愚公感动了天帝,于是命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把两座山背走了。
这则寓言故事向人们讲述了愚公坚韧不拔的精神,告诫人们做事情要有持之以恒的耐心,最终才有可能成功。
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雄伟气魄,表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信心和顽强毅力,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坚持不懈的道理。这则故事还张扬了劳心者未必智、劳力者未必愚的人类平等思想。
数千年来,《愚公移山》这则小故事作为无数儿童的启蒙教育,教育了一代代青少年坚韧不拔的优良品格,然而大诗人席慕蓉却认为,《愚公移山》会教坏孩子们,主要原因是她不赞同愚公的做法。
席慕蓉觉得愚公的做法是在破坏大自然环境,她认为我们作为依赖大自然健康成长的人,应该懂得保护自然环境,而不是遇到困难了选择破坏自然环境,从而达成人类的私欲。
这一言论,引发了广大网友的讨论。席慕蓉的质疑,主要基于她对《愚公移山》这一故事的解读。故事里两座大山挡住了愚公一家人的去路,愚公不应该逆天而为去想着破坏环境,要顺应自然才是真理。
故事的结局,也有可能让孩子们误以为可以随便改变自然环境,从而忽视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都不赞同席慕蓉的观点,大都认为《愚公移山》故事是告诫人们学习愚公的精神,而不是吹毛求疵的去呵责那个年代愚公的行为。
就像孔子所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不管是故事还是人,多多少少总归都会带有不好的一面,我们要做的是选择别人好的学习,看到别人缺点,反省自身有没有同样的缺点,如果有,加以改正。
你赞同这位大诗人的建议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