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不易。如果您对本人的作品感兴趣,欢迎点击关注按钮,您的鼓励和支持是我创作最大的动力。

现在的国际形势瞬息万变,但紧张的氛围却一直没变。无论美国哪个总统上台,对我国的贸易战政策都是坚持不变。和平年代尚且如此,在战争年代各国贸易竞争的激烈程度更是有增无减。而在传奇的三国时期,也存在着一场没有硝烟的贸易战。而它对全国的影响丝毫不亚于那些真刀真枪的硬仗。



无中生有的巨资

公元214年,刘备成功攻克成都,赶走了原来的益州牧刘璋,正式掌控了这片天府之国。

大家都知道,刘备向来是一个非常讲义气的领袖。他在攻打益州时为了鼓舞士气,就向将士们许诺在事成之后会将成都府库内的钱财粮食都分给众将,而最后他也分毫不差地兑现了诺言。然而,这也导致了一个新的问题:益州日后政治运作的资金从哪里来呢?

按绝大多数当时的军阀官僚的作风,每打下来一个地方,肯定少不了在民间到处抢钱抢粮。毕竟打仗的核心就是武力征服,耗费那么多资源不用武力掠夺一番岂不是回不了本?



然而,刘备不一样。毕竟是靠着仁义的大旗起家,直接搜刮民脂民膏显然与他的理想不符。更重要的是,前任州牧刘璋虽然比较软弱无能,但总体而言也可以称得上是乱世中少有的仁主。在他离开时益州百姓有不少为之哭泣,足以见其在益州的人望。刘备要是直接从民间抢钱的话自然就与刘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到时候即使表面上控制了益州,他也没法完全在这里扎根。

就在刘备为他日后北伐的军需物资一筹莫展时,刚从刘璋那边跳槽过来的刘巴建议道:“这事可太简单了,多造点铜钱,面值统一一百。这样不仅能使咱们府库充盈,还能够统一益州的物价,方便管理。”



刘巴给的这个方法可以说是相当的简单易行,用今天的话来总结一下就是“印钞”。既然钱不够,就让每个铜钱的面值高一点,重量轻一点,这样不就够了吗?

刘备大半辈子没有实际控制过什么地盘,现在也是头一次知道权力还可以这么用,顿时恍然大悟,采纳了刘巴的建议。

这个政策的效果很好,这些新铸的铜钱被统称为“直百”。利用这些直百钱,刘备轻而易举地从民间收购了足够的物资,空空如也的府库很快就充盈起来。



更加出乎刘备意料的是,这种直百钱使他在与曹孙两方的贸易中占尽了便宜。购买力强大的直百线很快在全国“劣币驱逐良币”,使得蜀地的商人在与外地的贸易中大发横财。

“刘尚书真是奇才啊!只恨当初没早点看出来。”刘备想到自己早年跟刘巴闹的那些不愉快,感到非常遗憾,同时又庆幸自己终于还是没有错失了他。

然而,在短期内卓有成效的经济政策,往往容易留下极大的隐患。直百钱解决了刘备军需物资的燃眉之急,却同样为蜀汉政权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三国时的硬通货

了解经济学的朋友都知道,现代的货币本身并没有价值,其价值来源于发行货币的政府的信用,没有信用的钞票不过是一堆废纸。这也意味着政府不能发行过多的货币,因为一旦发行货币的价值太超过国内产出的总价值,就容易导致货币贬值,进而引发通货膨胀,届时无论是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是政府的信用都会遭到很大的冲击。



与现代货币不同的是,古代绝大多数流通的货币都是有实际价值的。无论是铜钱还是元宝,其重量往往是衡量其价值的唯一标准。在汉朝,从汉武帝开始,市面上流通的标准货币就是“五铢”钱。这种做工统一的铜钱成为了大汉市场循环的血液。

在汉史上,刘备并不是第一个搞高面值铜钱的。王莽和董卓都曾经强行减轻过铜钱的质量,但毫不意外地都造成了大规模的通货膨胀,搞得民怨四起,最后这种贪婪的敛财行为也随着他们的灭亡被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



尽管有这样的“前车之鉴”,刘备还是毫不犹豫地推行了刘巴的货币政策。而刘巴的才学确实也不是假的,直百钱在蜀地推行的十分顺利,也并没有造成王莽董卓那样的严重后果。

究其原因,我们不妨从如今唯一一个可以靠印钞来解决经济危机的国家——美国身上找。如今的美元可以称得上是世界货币的霸主,拥有着相当稳定的价值地位。其中的主要原因便是美国在二战后的一系列操作弄出来了个“布雷顿森林体系”,让美元与价值昂贵稳定的黄金直接挂钩,其他国家的货币按这个标准与美元挂钩,从此美元就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官方货币”。

后来,因为越南战争等原因,尽管布雷顿森林体系最终崩溃,但其中的核心思路已经被美国完全掌握。既然黄金行不通了,美国很快又盯上了另一件更硬的硬通货——石油。这种强大高效的化石能源成了美国新的“尚方宝剑”,通过让美元与石油挂钩,美元的地位得以屹立不倒,美国的庞大帝国主义贸易体系也能够继续笼罩在世界市场之上。



回到三国时期,尽管那时没有石油,益州也有着其他地方没有的一种硬通货——蜀锦。

四川有着“天府之国”之称,与其盆地地形营造出的独特气候脱不开干系。在这种温暖潮湿的气候下,蚕桑行业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蜀锦以其精细的做工和上乘的质量闻名于天下,成了当时和各种金银财宝一样珍贵的高档产品。

刘焉和刘璋父子俩靠着垄断蜀锦发了不少财,但根本没想到蜀锦还有着这种改变国内经济体系的力量。汉末有一段时间,全国各地都迎来了一阵寒潮,这使得很多地方的生产生活都遭到了巨大的打击,只有温暖的益州和交州没有受到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刘备控制下的益州的蜀锦制造业开足马力,让这种精致的御寒物迅速占领了全国市场。无论是曹魏还是孙吴,都有着大量阔绰的客户争相购买。

这正是一个将直百钱推向全国的好机会,在诸葛亮和刘巴的规定下,蜀锦只有用蜀地特产的直百钱才能购买,正式将蜀锦和直百挂了钩。

必须得说,刘巴真的是一个身在封建社会却拥有着现代经贸思维的奇才。从此蜀汉虽然在总体实力上一直是三国中最弱的一个,却拥有着另外两方没有的统治性货币。这些做工廉价的货币大量涌入魏吴市场,使得不少的富商为了不亏本不得不将自己原本的标准五铢钱毁掉,铸成了蜀汉的直百钱。这样一来,劣币驱逐良币,全国的经济秩序因为直百的通行而大受破坏,刘备也在客观上达到了削弱敌人实力的目的。



走向崩溃的剥削体系

然而,正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刘备通过直百钱在全国范围内敛财,本质上也是对全国老百姓的一种间接剥削。尽管这种剥削不会像直接抢钱那样遭到极大的反弹,但最终还是逃不过客观的市场规律,蜀汉政权最终也遭到了这种吸血手段的反噬。

为了应对直百钱在市场上的流通,曹魏采用过不少的反制手段,对标准的五铢钱进行过多次改革,但每一次都败在了与蜀锦挂钩的直百强大的购买力之下。最终,魏明帝曹叡决定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强制规定国内按统一标准进行物物交换,并且加强了市场监管,确保商品的质量,通过这种原始的手段从根源上切断了直百在国内的流通。



直百在蜀汉外的吸血途径被切断后,所有的剥削自然就逐渐落在了蜀汉国内老百姓的头上。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益州从富饶的天府之国很快就沦为了出师表中的“疲敝”之态,人民开始变得穷困潦倒,各种叛乱也逐渐多了起来。在这种经济下行的背景下,蜀汉为了维持自身正统性而进行的一次次北伐也开始逐渐吃力,直到最终国力几乎被耗尽,被曹魏一举灭亡之时,广大益州百姓也没几个怀念这一“大汉正统”了。



结语

三国时期的这一场“贸易战”,其中蕴含的很多政治智慧可以说是相当超前。但可惜的是,在“独尊儒术”的封建社会,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不少的经验教训并没有充分为后人所吸纳。到了今天,我们在读史时除了了解王侯将相的传奇故事外,更应该去关注当时的经济形势、政治环境等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因素。这样以史为鉴,才能真正地掌握得失兴衰。



本文系作者自己收集、整理创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