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七届上海国际肿瘤内科学论坛(7th SIMOS)于2024年11月21-24日在上海召开。本届SIMOS邀请国内院士及国内外知名专家,围绕肿瘤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当今热点议题展开全方位、多角度精彩专题报告及研讨。值此大会之际,医脉通特邀大会主席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红霞教授分享大会亮点,探讨肿瘤营养支持的重要意义及肿瘤干细胞的前沿进展。
医脉通:第七届上海国际肿瘤内科学论坛(SIMOS)盛大召开,作为肿瘤领域重要学术盛会,本次论坛将汇聚众多肿瘤学专家,探讨肿瘤治疗的最新进展和前沿技术。作为大会主席,能否请您介绍大会召开的初衷,本届大会的日程设置有哪些亮点和特色?
王红霞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学是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众所周知,在慢性疾病患者中,肿瘤患者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在过去的几十年间,肿瘤内科的诊疗水平取得了显著进步,新技术、新药物和新疗法层出不穷,为患者带来了更多希望和选择。在这一背景下,随着现代医学的快速发展,肿瘤内科学领域的从业者面临着持续更新知识体系的迫切需求。这种更新不仅依赖于个人学习,更需要业内专家学者之间的广泛交流与深度合作,以共同推动学科的进步。
正是基于这一需求,SIMOS大会应运而生。自2018年首届大会成功举办以来,我们始终致力于打造一个集合作、交流与共享于一体的高水平平台。大会广泛邀请国内外具有深远影响力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襄盛举,分享最新的学术成果和临床实践经验。通过这种互动与交流,我们期望进一步推动肿瘤内科学临床研究等领域的合作与创新,为行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今年的SIMOS大会在延续以往优良传统的基础上,进行了多方面的创新与升级。本次大会的亮点之一是,我们特别邀请了多位国际顶尖的医学临床专家和科学家参与。他们不仅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担任重要研究项目的主要负责人,还在肿瘤内科的临床研究和新药研发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专家的加入,为大会注入了更高的学术深度和前沿视角。我们期待通过这一平台,进一步促进全球范围内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肿瘤内科学的发展与进步。
医脉通:在肿瘤治疗中,营养支持也至关重要。能否请您谈谈,营养支持在肿瘤治疗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它对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有哪些积极影响?
王红霞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肿瘤患者的营养支持是其全程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恶性肿瘤患者而言,随着病程的进展,其不同阶段的代谢状态和能量消耗会发生显著变化。尤其是在疾病进入晚期阶段时,患者常常会出现显著的消耗、体重减轻,甚至发展到终末期的恶病质状态。这种情况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如何通过科学的营养支持,保障患者的能量供应,同时满足治疗需求,是临床管理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其次,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营养摄入,尤其是某些特定营养物质的补充,与肿瘤患者的治疗反应性密切相关。例如,在免疫治疗等新兴疗法中,合理的营养支持可能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需要通过科学的营养干预,一方面为患者提供充足的能量和体力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合理的营养配比,协同全身综合治疗的实施。这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代谢状态,还可能增强其对治疗的耐受性和疗效。
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多学科团队的紧密协作,包括临床医生、营养师等专业人员的通力配合。同时,随着我们对肿瘤生物学机制的深入了解,营养支持方案也需要不断优化和调整,以更好地满足患者的个体化需求。总之,科学合理的营养支持在肿瘤患者的全程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是提升治疗效果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
医脉通:在本次大会上,您进行了题为“Targeting cancer stem cell: from bench to bedside”(靶向肿瘤干细胞的临床诊疗——从基础到临床)的大会报告。能否请您简单分享肿瘤干细胞基础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最新进展?
王红霞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临床上,为什么患者会“谈癌色变”?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对于早期肿瘤患者,通过局部治疗(如手术)联合全身系统性治疗(如术后辅助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通常有望实现根治。然而,对于晚期复发或转移的患者,他们往往需要面对长流程的治疗和管理过程,包括一线、二线甚至多线治疗,对患者身体的耐受力、心理和经济状况带来巨大挑战。这种不确定性和长期抗争的压力,正是让癌症成为许多人心中“不可承受之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在后线治疗中,随着病情的进一步进展,如何克服肿瘤的耐药性和难治性,开发新的治疗模式,始终是临床医生关注和思考的核心问题。目前的细胞毒药物和靶向药物主要作用于已分化的肿瘤细胞,但对于多线治疗后仍进展的难治性患者,我们需要从肿瘤的生物学和临床特性中寻找新的突破口。
肿瘤干细胞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切入点。随着对肿瘤复发、转移、治疗抵抗和难治性机制的深入解析,过去20年的研究让我们对肿瘤干细胞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尤其是在近几年,令人振奋的是,针对肿瘤干性信号传导通路的药物研发取得了显著进展。目前,已有多种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部分药物已获批应用于临床,尽管这些药物目前的适应证多集中于一些相对少见的肿瘤类型。对于大多数实体肿瘤患者而言,针对肿瘤干细胞的靶向药物仍有巨大的研发空间。我们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多此类靶向药物问世,为肿瘤治疗带来新的突破,同时可能与现有的化疗药物、靶向药物或免疫治疗药物联合使用,从而提升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最终预后。
专家简介
王红霞 教授
主任医师 博导
复旦大学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大内科主任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异质性与个体化治疗专委会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
上海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上海医师协会肿瘤学分会副会长
国家杰青获得者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
获国家杰青、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中国肿瘤青年科学家奖、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医树奖、上海医务工匠等
在Cell Res、Nat Cell Biol、Cancer Discov、Sci Transl Med、Nat Commun、Sci Adv、PNAS等发表论著50多篇
申请国家专利20项,PCT专利1项
带领团队入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乳腺肿瘤综合诊疗示范中心、高水平地方高校临床研究创新团队与战略核心团队等
编辑:KIKI
审校:王红霞教授
排版:KIKI
执行:Aurora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