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那震撼人心的场景,至今仍深深烙印在许多人的记忆中。但你是否知道,为了打造那个标志性的“鸟巢”,我们投入了超过30亿的资金?

如今,这座象征性的建筑每年还需要花费8000万来进行维护。面对如此高昂的维护费用,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不在奥运会结束后拆除它呢?保留它真的有意义吗?



鸟巢

信息来源:山东商报-《奢侈成风难经营 鸟巢年维护费高达8000万》



鸟巢的兴建

鸟巢的建设始于2002年,当时北京成功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建设国家体育场的任务迫在眉睫。

为了打造这个“门面”,我们向全球征集设计方案,吸引了众多世界顶尖的建筑团队。最终,瑞士赫尔佐格和德梅隆公司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设计的“鸟巢”方案脱颖而出。

这个设计就是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巨大鸟巢,虽然外观引人注目,但建造过程却充满了挑战。



鸟巢的建造

信息来源:新华社-《浅灰色的钢结构编织而成的“鸟巢”28日宣告竣工》



从2003年开始施工,工程团队就面临着技术和资金的双重压力。

鸟巢的钢结构用量高达11万吨,其中仅外部钢材就占到了4.8万吨,而且每一根钢梁的形状都不同,需要极高的加工和安装精度。

面对这些难题,工程师们引入了航空工业广泛使用的CATIA三维设计软件,通过精准定位,确保每一处接缝都严丝合缝。



鸟巢修建

尽管如此,施工仍然困难重重,光焊接总长度就超过了300公里,这种超强度、超难度的施工任务,让参与的500多名工人几乎全年无休。

而预算问题也一直困扰着鸟巢的建设。

最初的造价概算是31亿,但随着设计的深化和材料价格的上涨,最终的投资达到了30多亿。



信息来源:科技导报-《2008 年中国重大科学、技术与工程进展》



然而,2008年的中国经济还远未达到今天的水平,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显然更直接影响民生。

因此,政府当时的选择是相当艰难的,这相当于拿出了一笔“拼尽全力”的钱,建造一座象征中国迈向现代化的地标性建筑。

尽管如此,鸟巢的建设也是在“万众一心”中完成的,见证了一轮又一轮的历史……



鸟巢

见证历史

自建成以来,鸟巢的舞台上发生了许多不可复制的历史瞬间,承载了无数的荣耀与争议。

最早的记忆就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鸟巢首次向全世界亮相,贡献了一场视觉盛宴。

张艺谋执导的开幕式,凭借浩大的场面、创新的表现手法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演绎了一场“史上最佳奥运开幕式”。



08年开幕式

信息来源:央视新闻-《16年前的今天北京奥运会开幕 再看现场依然热血沸腾!》



从29个倒计时脚印的烟火表演,到2008名演员击鼓的整齐画面,这些震撼的瞬间至今仍让人难以忘怀。

不仅仅是开幕式,鸟巢也是赛事的绝佳舞台,在奥运会期间,这里举办了包括田径、足球等项目在内的多项顶级赛事。

从博尔特打破世界纪录,到刘翔因伤退赛,鸟巢承载了无数令人振奋和感叹的瞬间,在那个夏天,这里创造的辉煌令所有质疑声暂时沉寂。

但奥运会的成功只是鸟巢故事的开端,真正的考验是在赛后。

奥运会之后,鸟巢并没有因使命完成而被遗忘,反而在后续的活动中保持了极高的活跃度。



鸟巢

2015年,国际田联世界田径锦标赛在这里举办,两年后的2017年,意大利超级杯足球赛首次在鸟巢落地,随后南美超级德比杯等国际顶级足球赛事也相继在这里举行。

尽管活动繁多,鸟巢的利用率问题仍存在,这样一个容量达到9.1万人的体育场馆,很难填满所有观众席位。

再加上高达8000万的维修费用,其中灯光的维护费用就达到了7000万元,这样的高支出,让很多人都为鸟巢的未来感到担忧。

而且因为高昂的使用费,一些规模较小的活动难以选择鸟巢作为举办地。这种情况下,鸟巢的实际运营情况到底怎样呢?鸟巢不拆又是因为什么呢?



相关数据

信息来源: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深圳市城市照明专项规划(2021-2035)》



为什么不拆

从营收角度来看,鸟巢并非一笔“赔钱”的投资,尽管它每年的维护成本确实高达8000万,但它带来的收益也绝不容小觑。

仅凭门票收入,鸟巢就已经在赛后逐渐走向自负盈亏,从2008年10月对外开放至今,鸟巢的年接待游客量稳定在280万人次左右。

这些游客的购票参观不仅填补了鸟巢的运营成本,还为周边的餐饮、住宿、交通等行业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鸟巢

信息来源:中国日报网-《北京奥运会十周年 鸟巢的绿色账单》



而且鸟巢的租赁费用也是一项重要收入来源,无论是国际田联田径锦标赛这样的体育赛事,还是周杰伦、五月天等明星的演唱会,主办方都需要支付不菲的租金。

加上场馆内销售的文创产品、饮品和纪念品,鸟巢的收入来源多样且稳定。

但经济层面仅仅是问题的一部分,真正支撑鸟巢矗立至今的理由,更多来自它的文化意义。



鸟巢

鸟巢不仅是一个体育场,它更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树立的一座“里程碑”,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承载了这历史性的意义。

对于国人来说,鸟巢是一段难以忘怀的集体记忆,每一次提起鸟巢,人们总会想起盛大的开幕式、世界纪录的诞生这些瞬间,而这早已超越了一座建筑本身,成为中国人共同的记忆纽带。

正因如此,鸟巢不仅仅是一个“场地”,它更是一种文化符号,拆掉它,就像是抹去了这一段记忆。



鸟巢

再加上拆除的成本也不算低,鸟巢的钢结构用量高达11万吨,其中外部钢材就占4.8万吨。

拆除这样一座庞然大物,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机械,拆除后处理这些钢材也需要一笔不小的费用。

就算真的拆了,拆除后形成的大片空地会给城市规划带来新的难题,这并不是一项“省钱省事”的方案。



鸟巢维修

拆除下来的物料的处理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这么看来,还是想办法获得更多的营收才是更好的选择。

而且这几年鸟巢的功能已经从单一的体育用途扩展到了文化、商业和娱乐领域。

这样的鸟巢其实根本不需要我们担心,因为即使是现在它依旧是很“火热”。



鸟巢

现在的它

在过去的十几年里,鸟巢用实际行动证明,它不是一个被遗忘的奥运遗产,而是北京乃至中国的一张活名片。

从赛事来看,鸟巢仍然是国际化的重要场馆,虽然它的体量过于庞大,难以承接小型比赛,但对于一些重磅级赛事来说,它的优势无可替代。

就在前年北京还成功举办了冬奥会,鸟巢成为全球唯一一个举办过两次奥运会开闭幕式的场馆。



冬奥会

而在2027年,世界田径锦标赛将会在这里举行,这项赛事是田径界的“顶级盛会”,与奥运会田径比赛并驾齐驱。

还不止,从马术比赛到足球国际赛,鸟巢都在积极探索,确保其顶级赛事场馆的地位不会被动摇。

除了体育,演艺活动已经成为鸟巢运营的另一块重要“版图”,从五月天、周杰伦、TFBOYS等华语天王天团,到一些国际巨星,许多艺人都选择鸟巢作为他们演唱会的舞台。



鸟巢大型活动 来源:国家体育场·乌巢

其实就算是不参加演唱会,对于游客来说,鸟巢也是一座文化地标,很多人会选择购买一张参观票,走进鸟巢内部,了解它的建造过程和背后的故事。

在这种多元化经营模式下,鸟巢的档期早已排得满满当当,2024年的全年活动已经全部预订完毕,甚至部分项目已经排到了2026年。

这样的鸟巢正在用自己的新方式回答这新时代的答卷,这种创新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



信息来源:新华社-《做好细节、迎接大秀——国家体育场“鸟巢”为奥运遗产打样》



对于我们来说,也应该不断地革新自己,然后让自己跟上时代的潮流,这样我们才不会落后,反而能一直充满活力。

最后,你对这件事怎么看?欢迎评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