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前,我曾经被日本人欺负过。

那时我刚大学毕业,赴东京入职了一家日本出版社。并不是所有日本人对中国人都友好的。当时由于日语一般,所以经常词不达意,像一个傻子一样。

于是一些日本人便在工作中有意无意的为难我、排挤我。遭受过无数白眼,听到过无数次“八嘎呀路”。

那段时间压力很大,最严重一次连续失眠72小时,后来不得不去医院开了安眠药。那是我迄今为止的人生中唯一一次吃安眠药。

转机出现在一次公司聚餐上。

那次来了好几个头发花白的公司股东,他们平时并不怎么露面。机缘巧合,我跟他们坐到了一桌。

吃饭间隙,几位股东突然聊起了中国文化。有一个股东喜欢《三国演义》,有一个喜欢《西游记》,还有一个喜欢王阳明。

那时我虽然读书不多,但对中国人来说,这些耳熟能详的东西多少能扯两句。

也许是信息差优势吧,我东拉西扯的两句竟给他们提供了全新的角度。于是整个聚餐,几个股东一直饶有兴趣地跟我讨论中国文化,期间不时大笑。引得坐在旁桌的日本同事们纷纷侧目。

后来,就再也没有日本同事欺负过我。

就像一个从小学习就差从没被表扬过的学生,遇到一个老师,在他有一次进步时就特意买了一颗棒棒糖奖励他,从此这个学生就再也没有忘记过这个老师一样。

在那个晚上,在东京的那家人声嘈杂的居酒屋里,我从中国文化的手里获得了一颗棒棒糖,从此再也无法忘记它。

在后来的日子里,虽然工作繁忙,生活奔波,但我却一直关注一个话题——中国文化“走出去”。

无关大局,无关爱国,只是从一个很私人的经历出发,无比感性的希望,更多的外国人可以了解中国文化,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认识一个更立体的、客观的、真实的中国——这也许能给在海外生活的无数中国人带去一些尊严和好运。

开心的是,这十几年间,一切都在慢慢变好。

十几年前你问外国人,什么是中国,他可能告诉你,成龙、中餐,还有熊猫。

但把这些元素融合在一起,不过就是一部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

现在你问外国人,什么是中国,他可能告诉你,三体、华为、比亚迪、大疆、TikTok,还有李子柒。

今天,我更是有一种感觉,中国文化“走出去”迎来了重要的时间窗口。

光是今年,中国就产出了《庆余年2》这种上线迪士尼的Disney+在海外市场同样拥有强劲号召力的电视剧,还有《黑神话:悟空》这个发售后立刻登顶全球销售榜榜首的顶流IP,而在意大利举行的美食最高盛典《2025年度意大利米其林指南》发布庆典上,各国美食家祝酒的时候,举起的是五粮液……

当这些以前觉得不可思议的事情密集发生的时候,已经不能用偶然来定性了。

大的基础当然是中国这些年经济的飞速发展。一个简单的逻辑是,经济发展了,就有钱了,有钱了,就可以买更好的设备、招更顶尖的人才、投入更多的营销、获取更大的市场。

但更重要的是,国际舆论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才有了我所说的重要窗口。

我当国际新闻记者时,曾跟日本右翼媒体、喜欢报道中国负面新闻的产经新闻一个记者有过一次争论。

他当时优越地跟我表示,日本媒体永远只报道fact,你们中国媒体似乎常常做不到这一点。

我说:“我承认这一点。但不得不说,以贵公司产经新闻为例,你们报道fact的方式似乎也无法让我尊重。你们报道的确实是fact,但是都是符合你们预设立场的、戴着你们有色眼镜的fact。你们是报道了fact,但并没有报道truth。”

产经新闻只是当年国际舆论的一个缩影。他们当然有优秀的一面,但由于各种错综复杂的资本、权力的影响,加上天生的傲慢以及讨好受众的考量,整体对中国的报道是不友好的。

这也是在欧美的民意调查中,对中国的印象常年负面的重要原因。因为当地民众获取的中国相关信息都是来自于他们。

但就像社交媒体深刻改变了中国民众的信息来源一样,TikTok、油管等社交媒体也深刻改变了外国民众获取信息的来源,于是他们得以看到一个更立体、更真实的中国。

于是就有了李子柒在外网的爆火,有了成都春熙路的潮男潮女们在外网的爆火,有了立体重庆的爆火,有了各种民间功夫爱好者的爆火……

上层显然也意识到了这个重要的时间窗口,于是才有了144小时免签政策。无数的外国网红奔着流量而来,迫不及待的向世界展示这个神秘东方大国的方方面面。

为什么国际舆论渠道打破垄断、变得去中心化之后,对中国的国际形象改变、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利好呢?

虽然有点害羞、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对于外国那些网红自媒体来说,神秘东方大国实在是选题的富矿、素材的天堂。

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什么样的风景看不到呢?5000年的历史文化,什么样的哲学感受不到呢?

甚至一滴白酒,就能在他们那里刮起一阵中国文化的旋风。

比如五粮液最近开启的“和美全球行”美洲站的旅程。

在华盛顿,五粮液筹办了“和美乐章”五粮液中外经典名曲室内音乐会,在见证过爵士乐、蓝调等黄金时代的林肯剧院,以全新的形式让人们感受对酒当歌的文化氛围。


在纽约,2024《财富》全球论坛上,五粮液与全球跨国公司的领导者、政治家和学者分享东方智慧。

在秘鲁利马,五粮液作为2024年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铂金级合作伙伴”和“独家白酒合作伙伴”精彩亮相。

在亚太可持续工商之夜,数百位峰会代表及各界嘉宾共同举杯品鉴经典五粮液10,这一刻,中国文化的智慧、包容、创新和魅力都具象化了。峰会现场五粮液特调的“五谷罗尼”鸡尾酒,在我看来,可以叫:海纳百川。


流淌的是白酒,浸润的是文化。在这样的国际场合,五粮液以酒为媒,就这样化身各国工商领导人友谊的纽带,成功完成了“和美”理念的国际化表达。

为什么五粮液敢这么自信地“走出去”?

因为它的背后,是深不可测的几千年的中国文化,是多年的厚积薄发。

五粮液首先是一种传承,是迄今为止四千余年中国酒文化的印记。

无论是五粮配比的秘方,还是千年古法酿造的技艺,里面都藏着五粮液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这种理解是“和者,天下之达道”的价值取向,也是“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人生境界。

这也就决定了五粮液必然不是一种闭门造车的理念,它从诞生开始,就必然会走上一条见证文明互鉴的路。

于是,今天你可以看到,从欧洲到美洲,从亚洲到大洋洲,都是五粮液“和美全球行”的足迹。而今年五粮液“和美全球行”延续“香遇世界,和美共生”的主题,更是跨越三个大洲,助力全球不同文明交流融合、和美共生。

于是,无数的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人们,得以感受到不以山海为远、以求万里共好的东方智慧。

很想调皮地问一句现场品尝五粮液的外国朋友:这一掌几千年的功力,你接的了吗?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日本游戏的黄金年代,红白机一经发布就风靡全美。美国人可能不知道日本首相是哪个,但一定知道马里奥是谁。

后来,日本动漫又风靡全球。

我曾经非常羡慕日本成功的文化输出,并常常自省,觉得中国为什么没有这样的创造力。

现在才发现,我错了。中国的好东西一直在那里。只是从明治维新起就脱亚入欧的日本,比我们面临的环境要好很多。

现在,环境缓缓地挪步到我们这一边。

此时此刻,我不禁向老祖宗的方向双手作揖,叩首一句:

您老人家留给我们的瑰宝

现在

终于可以发光发亮了。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