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第一站 酒香传承


在11月2日这个洋溢着羌族风情的羌历年,我们一行人兴致勃勃地踏上了前往北川马槽乡的探索之旅。这里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红色精神的发源地。咂酒的香气,仿佛是历史的低语,引领我们回溯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感受革命先烈的热血与牺牲,开启了一段充满教育意义的咂酒红色文化之旅,深入探寻这片土地上根植的红色精神。



师生们和随行的家长带着激动的心情走进咂酒酿造工坊,那里的空气里弥漫着令人陶醉的酒香。他们亲眼见证了酿酒师傅们精湛的技艺,从原料的挑选到发酵的每一个细节,都让他们赞叹不已。






在这场视觉与味觉的盛宴中,师生们不仅聆听了详细的讲解,了解马槽玉米酒的酿酒过程,仔细观看和酿酒的步骤并且记录笔记。还积极参与了互动,通过动手操作和实验的互动体验,体验酿酒文化。


马槽玉米酒的酿酒的酿造步骤

步骤1:

选粮、泡粮:选用无腐烂优质羌山玉米去渣滓筛选干净,倒进石板淘洗池内加进90度以上的热水进行侵泡2个半小时(水要没过玉米约50厘米以上玉米能搅动为宜),时间到了以后将热水放掉沥干准备煮粮。

步骤2:

煮粮、复蒸:将泡好的玉米倒入木头甄子内生大火进行初蒸至玉米全部上汽后,加水、盖上盖子密封甄子口,煮粮的水要宽粮煮起来后要微火煮至96度左右,压火。

步骤3:

出甄做香:把复蒸好的玉米从甄子内用竹制撮箕端出来均匀倒在先排好了的凉撮箕内(凉撮箕编制是很有讲究的,大小、深浅都要一致),在出玉米前就要先将撮箕摆放好成纵列队排放,排放多少凉撮箕是粮食而定,粮放撮箕内后将玉米刨开摊凉,在摊凉时玉米厚薄一定要均匀,将玉米凉至33度左右就开始放曲子。

步骤4:

装桶放箱、装进发酵池复化:将做好的玉米箱24小时后达到40度左右时,观察玉米发酵变化。闻香:有清香还带有蜜香甜味即可;观看:玉米颜色晶莹光亮、鲜艳有水色,清头有酸甜味即可放箱。

步骤5:

蒸馏:发酵7天就可以蒸馏酒了,打开池子的密封物,将上面的配糟刨去放于蒸馏甄的底面,再将复化好了的玉米酒糟坯轻轻挖出、上甄有3要求:要上的轻、缓、慢。在开始流出的是头酒要去掉,中间的为好酒,尾酒也要去掉。细节严格把关,现烤现卖不勾兑不加浆,口感好、清香柔滑、软绵,不上头不口干不头疼。

与传统手工技艺玉米酒酿造传承人王发李交流讨论酿酒过程中的精髓,深刻体会非遗传承的重要意义。他们不仅增长了知识,更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手工艺的非凡魅力和文化传承的深远意义。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学习,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让咂酒文化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深刻体会到历史的深度与传承的力量。

Part.01

采访视频

01

02

03

04

05

06

活动第二站 医疗之光


在品味咂酒的醇香之余,师生们还参观了红军三十一军总医院的旧址,了解红军医疗救治的历史以及革命烈士为国不怕牺牲的精神。记录当时条件有限的情况下都有哪些医疗物资。亲身体验了历史的厚重,聆听了那些英勇无畏的传奇。红军在这里留下的足迹,每一处遗迹都记录着革命的艰难与辉煌,师生们深刻感悟到先辈们的奋斗精神,红色的火种在他们的心中点燃。







马槽乡的咂酒之所以名声远扬,不仅因为它是羌族的传统饮品,更因为它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物资匮乏的战争年代,尤其是在红军时期,由于医疗条件较差,缺乏药品和消毒物资,马槽乡的咂酒因其高酒精含量被用作替代药品。据史料记载,马槽酒在红军时期曾作为消毒药品使用,帮助红军伤员进行伤口消毒和治疗。这种酒不仅在日常生活中被羌族人民所喜爱,更在关键时刻为红军提供了重要的医疗帮助,因此它不仅仅是一种酒,更是红色文化的一部分,承载着历史的印记和红色基因的传承。



活动第三站 历史回想

下午,师生们参访了八一小学红色文化墙,结合当天的实践活动和自己的笔记,同学们深有感慨,发表了自己的感受:穿越历史的长河,我们深刻感受到红军坚守革命信念的执着。为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幸福,他们不惜一切。正是这些英雄,让我们的民族历经风雨而屹立不倒,国家从苦难中崛起!向烈士致敬:百年后的今天,盛世如您所愿。请放心,我们将铭记您的英勇,传承革命精神,让它成为我们前进的力量。

这次活动不仅让学生们对羌族咂酒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让他们对红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我们坚信,这样的活动将在学生们心中播下文化传承和爱国主义的种子,为他们的成长和未来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们将继续举办这样有意义的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成长,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他们对历史的敬畏和对未来的憧憬。

来源:北川永昌中学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