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979年初,曾经繁华的三清洞前的山谷寂静得仿佛时间停止了。但很快,洞口的火舌就打破了这份表面上的宁静。
仅仅350米高的奇峰之上,敌人构建了严密的死亡之网。但我163师489团1营的战士们无惧于一个个碉堡,一路拔掉了这些“虎牙”,最终拿下了阵地!
然而,这等英雄的战绩却鲜为人知,到底是为什么?
虎穴初现:钢铁阵地的生死赌局
2月的天,经常变脸,前一刻还是阳光羞涩地隐在云后,下一刻就是雨雾弥漫。在迷蒙的雾中,三清洞如同一只沉睡的猛兽。
在谅山的西边有一座不高的山峰,越军在此地构筑了严密的工事抵抗我军进攻。四下都是开阔地,对进攻的部队来说就是无险可依,可以说是易守难攻。
山上,除了各种随处可见的大小不一、形状奇怪的石头横亘林间,阻挡去处;还有可供人藏身的山洞,其中最大的一个叫三清洞,又宽又深,连坦克都可以在里面无障碍通行。
这里在越军的建设之下,早就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山洞了,而是与旁边的几十个洞勾连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地下迷宫。
三百多米高的山体内藏着巨大的洞穴网络,藏了近千敌军。他们利用这天然屏障布下层层火力网,每个洞都成了喷射死亡的暗堡,机枪、装甲车与地堡环环相扣,组成重重防御。
外界想要攻进,必须先啃掉外围的高地,也就是被称为“虎牙”的石头山。于是,163师一营的士兵们顶着火力压制开始摸索接近敌阵。
他们的目标并不止是占领三清洞,更重要的是摧毁这个盘踞着越军第3师第2团团部的重要据点,为谅山战局打开一个突破口。
28日上午9点,拔“虎牙”的战斗打响。一营派出的先锋队——一连的彭安沙连长,带领部队尝试强攻。
但敌人早已用重火器封锁了每一个可能接近的角度,弹雨如潮水般扫过,彭安沙的部队多次突击无果。天色渐黑时,火力劣势的他们不得不改变策略。
彭安沙带着一个火器小组沿着山脚的一条水沟悄然前进。狭窄的水沟挡住了敌人的视线,却也限制了我军火力的施展。好几次,他们都被绝壁阻挡,无奈撤回。
发觉作战策略失效之后,部队意识到可能是有什么地方没有注意到。于是,当晚暂停进攻,等到次日天亮之后,又仔细观察了一遍地形,终于找到了一个合适的进攻方向。
改变了作战计划之后,一营重新组织了攻击。这一次,他们吸取了之前失误的经验,选择了更为陡峭难以攀登但是敌人的火力布置也相对较少的一侧攀登。
虽然可能花费的时间会更多,但是也更安全。于是,上午8点50分,新的攻势开始了。这一次,彭安沙带领突击队猛打猛冲,迅速封锁了敌人支援的火力点,最终成功攻占石头山。
“虎牙”被拔掉的那一刻,战士们激动又伤心,激动于终于拿下了阵地离胜利更近一步,伤心于又有战友倒在了路上。
不过等不及他们伤感就有踏上了征程,因为真正的硬骨头——三清洞还在等着他们。
攻坚历险:炸药与血火的交响
三清洞不仅拥有好几个洞口,洞口间隙狭窄,火力点密布,任何靠近的目标都可能被敌人的交叉火力撕碎,还形成了洞中有洞、大洞套小洞的复杂构造。
刚了一场小小的胜仗,战士们的士气得到了提升。夜幕降临,雨势渐小,二排长带着战士们趁着夜雾潜行至洞口附近。
面对那喷射着死亡火舌的机枪,他们不敢站起来只能靠着地形掩护匍匐前进。终于到近前了,随着手榴弹在洞口轰然炸开,敌人的一挺重机枪一下子就被打哑。
随后,他们继续摸进山脚下的地堡群,在近距离的白刃战中解决了数名敌人。然而,敌人的反应也很快。
就在三排试图冲击洞口的开阔地时,洞内突然同时喷出十几枚手榴弹,爆炸和枪声混杂着惨叫声,使突击一度陷入停滞。
彭安沙果断下令重新组织突击。他亲自带领工兵班冒着枪林弹雨冲上洞口,展开爆破作业。炸药包被一一安置,洞口在一声巨响中被炸塌。
硝烟中,战士们的“杀”声震天。然而,当他们冲进洞内时才发现,残余的敌军已经转移至更深的洞穴继续顽抗。
战斗一直持续到第二天清晨。在炮火和喷火器的掩护下,突击队多路出击,终于将越军逼入绝境。即便如此,残存的敌人仍未有投降的迹象。
他们像躲猫猫一样不断在几个洞之间串连,用枪火和手榴弹负隅顽抗。无论我军如何喊“缴枪不杀”,始终都缩在里面不肯投降。
最终,突击队不得不选择另外一种方式——将炸药直接推进小洞,点燃引信后迅速撤出。伴随着震天动地的爆炸声,三清洞最终被彻底摧毁。
战后疑云:辉煌战果为何无声?
战斗结束后,一营的士兵已精疲力竭,但胜利的喜悦让他们短暂忘却了疲惫。他们统计战果时,惊叹于自己的战斗力:仅仅是摧毁的坦克就有6辆,缴获的火炮、机枪就更多了。
但是由于洞被炸之后,敌军被埋在了里面,难以清理无法给出准确的毙敌数量,导致这一块的战报看起来就像是被清零了一样。
但不管怎样,三清洞被摧毁,战士们为谅山战局扫清了道路。历史也不会忘记这场浴血奋战的壮烈篇章。
对手作为一支主力团,在此战中一败涂地,大大削减了越军的战斗意志。他们此前有多么狂妄,此后就有多么沮丧。
这场战斗的背后,是163师一营无数士兵以生命与鲜血为代价书写的悲壮史诗。他们用行动证明了“能攻善打”这四个字的重量,虽未名扬天下,却将胜利的种子深埋在历史的土壤里。
参考资料:
保卫南疆英雄赞.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
英雄画卷 对越自卫还击战通讯选.工人出版社.1979
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