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间:策展教育?”

Intermission:

Curatorial Studies/Education?

2024年11月3日-4日,Panel 21 二十一世纪艺术/教育国际论坛“幕间:策展教育?”(Intermission: Curatorial Studies/Education?)在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中国艺术教育研究院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联合承办,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ICAST)策划执行。

Panel 21 二十一世纪艺术 / 教育国际论坛此番聚焦策展教育,旨在聚集全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共同讨论策展教育的历史、现状和未来。论坛演讲覆盖了策展史的重要案例,近年来活跃于国际舞台的各地区的机构与学院实践,以及对“策展”和“教育”相关的总体性思辨。论坛的特别版块“时刻与现场”则为海内外青年策展人、研究者及策展教育实践者提供了一个表达与对话的平台。


Panel 21国际论坛“幕间:策展教育?”现场


11月3日 上午


跨媒体艺术学院副院长闵罕为论坛作开幕致辞

闵罕谈到,在当前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策展教育的复杂性显然尚未得到充分揭示,也未受到足够关注。中国美术学院在长期“教”与“学”的过程中,始终坚守着“立人”的使命,而跨媒体艺术学院则在“作为教育的艺术”和“作为艺术的教育”的辩证关系中不断实践与探索。她表示,期待与所有参与者进行真诚的思想交流与合作,共同站在一起,走出历史的断裂时刻。而策展教育,则将成为“幕间”的种子,它所带来的互联、共生的创造力与感受力,将是让幕间时刻重新焕发生机并使个体获得解放的艺术契机。

问题与视域

主持人:卢杰


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所长卢杰发表论坛引言

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所长,本次国际论坛发起人卢杰教授为论坛发表了题为“幕间”的引言。卢杰教授简要回顾了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的创立背景与定位,并以研究所LOGO形象及过去所发起的数个核心项目为切入点,阐发了研究所的核心办学理念。ICAST将当代艺术理解为一种社会思想,将策展理解为一部“行动之书”。引言以发问结束:策展性(curatorial)是否可以作为人文学科、博雅教育的基础,是否可以成为融汇文学与语言、哲学与美学,身体与行动,政治经济学的维度,视觉与媒介的创造,现实生活的体验与把握,激发主体性与政治性的生命教育?他认为,各位嘉宾汇聚于此,带来普遍性和在地性的思考,对诸多问题以及“问题的问题”进行反思,这正是策展教育作为行动政治的意义所在。

特里·史密斯 Terry Smith

悉尼大学艺术史系荣休教授、匹兹堡大学艺术与建筑历史系当代艺术史与理论安德鲁W. 梅隆荣休教授

世界问题——当代策展教育

World Questions—For Contemporary Curatorial Education


特里·史密斯发表演讲《世界问题——当代策展教育》

特里·史密斯从当今众多“世界问题”出发,提出了“视觉艺术展览复合体”(Visual Arts Exhibitionary Complex)和“开放罢工”(Open Strike)的概念,回顾了迄今为止出现的重要策展实践,并向所有与会者发问:当代的条件下,什么样的文化工作、艺术创作和策展是必要而又可能的?我们如何将策展推向解放、平等与同时代性(coevality)?他指出,今天的“幕间”并非两个世界秩序之间的停顿,因为历史并非单向地朝向新的一幕,风暴从多个未来吹来。要从这些潮汐和流向中解放出来,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历史中的诸多案例,来回答当下的世界问题,这也是策展教育在今天必须面对的问题。

张颂仁 Chang Tsong-zung

香港汉雅轩总监,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客座教授,ICAST共同创办人

培育生活力的艺术教育

Art Education as a Curatorial Program of Human Livingness


张颂仁发表演讲《培育生活力的艺术教育》

张颂仁从蔡元培创立国立艺术院时提出的“中西会通、艺理兼重、诗性沉思、艺术启蒙”思想入手,介绍了自己与中国美术学院同事们发起的几个重要项目,包括2008年第三届广州三年展“向后殖民说再见”、汉雅轩三十年回顾展“三个艺术世界:中国现代艺术史中的一百件艺术物”、以及在台北市立美术馆举办的“黄盒子:台湾当代书画展”等等。他认为,艺术在全球范围内正处于激烈变化的十字路口,此刻我们需要意识到,每个地区必须找到符合自身特点的方法,而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也会影响他们的视角。以杭州为视角,张颂仁教授将这些实践和思考置于中国美术学院的历史脉络中,旨在把一个已经进行了整个世纪的“当代”愿景进行重新定位和再次推敲。

乌特·梅塔·鲍尔 Ute Meta Bauer

南洋理工大学艺术、设计与媒体学院教授,南洋理工大学新加坡当代艺术中心首席研究员

“关怀”是一种毒药

Curare Is a Poison


乌特·梅塔·鲍尔发表演讲《“关怀”是一种毒药》

乌特·梅塔·鲍尔结合了在麻省理工学院、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南洋理工大学的教学经验以及自己的策展实践,发表了演讲。她指出,今天我们都深深感觉到现有的框架已经无法应对当今世界所出现的挑战,这是她与学生们都深有感触的。对此,她回溯了“策展”(curare)一词的词源:虽然“curare”意味着关怀与服务,但从字面上看,它也指一种毒药——“箭毒”(curare),这种毒药能够麻痹身体或使猎物迅速死亡。她以自己担任艺术总监的2024年迪里耶当代艺术双年展和联合策展的第17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以及其中的各类作品为例,强调了策展(curare)的另一层含义:敏锐而锋利地回应当下的社会、政治与经济现实。

盖比·恩科伯 Gabi Ngcobo

荷兰鹿特丹梅利艺术中心(Kunstinstituut Melly)馆长

撤回:一种不可教的策略

Withdrawal: An Unteachable Strategy


盖比·恩科伯发表演讲《撤回:一种不可教的策略》

盖比·恩科伯重点讨论了三个相互关联的行动:绘制(drawing)、撤回(withdrawing)和重绘(redrawing)。盖比通过历史重演中心(Center for Historical Reenactments,CHR)的项目“文本中的未知语法”(The Unknowing Grammar of Inhabiting a Text,2010),“我们绝对要结束它”(We are absolutely ending this,2012),以及艺术家诺兰·奥斯瓦尔德·丹尼斯(Nolan Oswald Dennis)的作品和她与艺术家在约翰内斯堡学校进行的教学实验,讨论了教育何为的问题。课堂和教室本身就是一个共同创作的激进空间。在这样的空间中,教育能够培育新的主体,尤其是在南方国家和去殖民化的语境之下。


卢杰、刘畑就上半场主题演讲进行回应

上半场的五位发言人各自呈现了不同的视野和问题意识。在结束之前,卢杰教授与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执行所长刘畑分别对各位嘉宾的演讲进行了回应。卢杰教授提炼出各个演讲中的核心内容,回顾了特里·史密斯教授所谈论的“世界问题”,张颂仁教授所介绍的生活力,碧翠丝·冯·俾斯麦所思考的主客之间的动态转换,以及乌特·梅塔·鲍尔用象征的方式所谈论的“毒药”。刘畑则从“潘多拉之盒”的原型出发,分析各演讲与今天的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他指出:今日对于混乱现实(盒子之外)的感知的相近,与对于盒中留下的中性的“希望”(对未来的愿景),拥有巨大的差别。

思想与观点

主持人:卢杰

碧翠丝·冯·俾斯麦 Beatrice von Bismarck

莱比锡视觉艺术学院教授,策展文化硕士项目发起人

成为客人

Becoming Guest


碧翠丝·冯·俾斯麦发表演讲《成为客人》

碧翠丝·冯·俾斯麦以第十五届卡塞尔文献展作为主要案例,对“好客”(hospitality)与主客关系进行思辨。她认为,策展中的主客关系决定了展览的好客属性,以及由此塑造的复杂关系。传统上,我们往往通过主人-客人的框架来思考策展,然而,在当下的社会政治危机背景下,这一关系发生了变化。在第十五届卡塞尔文献展中,传统的“客随主道”不再成立,反而各类角色在展览中互为客人。这其中的“客人”不仅指ruangrupa,还包括卡塞尔文献展委员会、卡塞尔市及文献展管理公司(documenta GmbH),它们之间的动态关系不断变化。碧翠丝·冯·俾斯麦认为,这种变化反映了一种新的策展性:不同主体间的相遇不应再是主导的、具有等级差异的,而应理解为相互之间的“成为客人”,从而为建立一种互惠(reciprocity)关系创造条件。

11月3日 下午

语境与路径

主持人:张颂仁

奥克塔维安·伊萨努 Octavian Esanu

贝鲁特美国大学纯艺与艺术史系副教授与AUB美术馆总监/策展人

作为反霸权实践的展览制作:

后殖民与后社会主义的语境

Exhibition-Making as Counter-Hegemonic Practice: The Postcolonial and Postsocialist Contexts


奥克塔维安·伊萨努发表演讲《作为反霸权实践的展览制作:后殖民与后社会主义的语境》

奥克塔维安·伊萨努回应了本次论坛的主题“幕间”,指出艺术和策展是否能够突破全球艺术和文化的停滞、悬置和僵局,在后社会主义的东欧和后殖民主义的黎巴嫩地区实际上并不那么迫切,因为该地区有着更加紧急的战争状况。尽管近年来这些地区的艺术工作者也开始通过庶民(subaltern)相关的展览,重新思考艺术停滞的问题。他回顾了贝鲁特美国大学的历史及AUB美术馆的展览以及这些实践如何达成与公众之间的教育关系,并以弗雷德里克·詹姆逊(Fredric Jameson)的“永远历史化”(always historicize)作结——这一概念强调将政治作为艺术或任何象征行为的首要解释视角。

佐伊·巴特 Zoe Butt

清迈“无形研究所”创始人

学以忘学:师徒传带,以故事讲故事

Learning to Unlearn: Mentoring the Mattering of What Stories Tell Stories


佐伊·巴特发表演讲《学以忘学:师徒传带,以故事讲故事》

佐伊·巴特通过一系列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以及各类轶事,讲述了与全球不同从业者的交流与合作经历,并从这些故事中揭示了全球策展领域中的不平等现象,而这些经历正是“无形研究所”创立的动机所在。她强调以社区为基础进行“全球思考,地方行动”以及创造文化记忆的重要性,并号召将教室作为思考策展教育中行动政治的起点,强调其中进行的不是“被教的”(taught),而是“被实践的”(practiced)。

劳拉·瓦列斯-维尔切斯 Laura Vallés-Vílchez

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当代艺术策展硕士课程导师

从容的注意力政治如何重塑策展教学法?

How Can an Unhurried Politics of Attention Reshape Curatorial Pedagogies ?


劳拉·瓦列斯-维尔切斯发表演讲《从容的注意力政治如何重塑策展教学法?》

劳拉·瓦列斯-维尔切斯从其创立的批判性平台Concreta谈起,该平台通过慢编辑(slow editing)的方法,引荐重要思想家的内容,并创造持续的对话、引用和文本间的互动。劳拉·瓦列斯-维尔切斯还分享了与瓦伦西亚现代艺术研究院美术馆(IVAM)共同创立的实验性教育项目Articulacions。她认为,从容、非急功近利的策展教育及其慢速、专注的方式具有变革潜力,能够确保每个声音都被听见并得到尊重。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深入理解研究材料的能力,丰富我们的教学,并加深对当代文化复杂性的理解。

托比·迈尔 Tobi Maier

纽约Amant首席策展人

公共领域的策展实践如何帮助我们触及新的、更广泛的观众?我们如何通过集体组织的展览项目来反思教育和学习的实践?

How Can Curatorial Practice in the Public Realm Help Us Reach New and Wider Audiences?How Can We Reflect on the Practice of Education and Learning Through Collectively Orgnized Exhibition Projects?


托比·迈尔发表演讲《公共领域的策展实践如何帮助我们触及新的、更广泛的观众?我们如何通过集体组织的展览项目来反思教育和学习的实践?》

托比·迈尔讨论了与伦敦16beaver合作制作的“C of the Willing”(2005)项目,以及在圣保罗的“ARTivação”(2015)项目,分析了参与项目的学生在其中的批判性思考,并探讨了他们如何通过与观念艺术家的对话推动策展实践的进展。演讲的第二部分讨论了布鲁克林Amant即将举办的展览“论教育”(On Education, 2025),该展览将聚焦艺术视角下的教育问题,探讨乌托邦叙事的超越、各种形式的创伤与控制,以及资金削减、私有化、种族主义和殖民主义遗留问题的影响。

研究与教育

主持人:张颂仁

露西·斯蒂兹 Lucy Steeds

爱丁堡大学爱丁堡艺术学院艺术语境专业负责人

展览史研究能给未来的策展人带来什么?

What Does Study of Exhibition Histories Offer Future Curators?


露西·斯蒂兹发表演讲《展览史研究能给未来的策展人带来什么?》

露西·斯蒂兹集中讨论了奥奎·恩威佐(Okwui Enwezor)策划的2015年威尼斯双年展和布鲁克·安德鲁(Brook Andrew)策划的2020年悉尼双年展,展示了法图·坎德(Fatou Kandé)等人的作品,并结合本雅明的唯物史观及其“科学”(Wissenschaft)、“回忆”(Eingedenken)的概念,以及1989年的展览“大地魔术师”(Magiciens de la Terre),探讨了过去的展览如何使当代策展实践进入一种批判状态,以及当代策展实践如何从历史中汲取教育与启示。

凯伦·史密斯 Karen Smith

德英基金会学术负责人

德英策展学者项目:为中国年轻策展人提供思考语境

De Ying Curatorial Fellowship: A Thinking Context for Young Curators in China


凯伦·史密斯发表演讲《德英策展学者项目:为中国年轻策展人提供思考语境》

凯伦·史密斯回顾了自90年代以来当代中国策展的历史发展以及西方主要策展专业的创建,并结合自身经验,讨论了年轻研究者和策展人在当前美术馆系统和艺术生态中可能面临的挑战。例如,这些毕业生们缺乏机会施展他们在策展专业中学到的研究技能。为此,凯伦介绍了德英基金会及其策展学者项目,该项目为期18个月,旨在为中国有才华的年轻人提供展览制作经验,帮助他们在当代艺术领域中进行发展。

玛丽娜·克里斯托杜利杜 Marina Christodoulidou

阿姆斯特丹de Appel策展研究员

集结之地:迈向造地的排演

Assembling Land: Rehearsals towards Place-Making


玛丽娜·克里斯托杜利杜发表演讲《集结之地:迈向造地的排演》

玛丽娜·克里斯托杜利杜介绍了阿姆斯特丹的艺术和教育机构de Appel,并详述了与演讲同名的项目《集结之地:迈向造地的排演》。该项目聚焦资本主义时期土地的商品化、住房权利及其相关的不平等问题,探讨了艺术机构如何为今天的土地问题作出贡献,今天应该如何策划与土地和城市住房相关的展览的问题。她也介绍了自己在de Appel指导的另一个项目“破碎的陶罐”(The Broken Pitcher)。该项目受“谷仓”(lumbung)理念的影响,探索债务、紧缩、金融化和殖民等问题。演讲的最后,她提到在这些项目中极为重要的“情感基础设施”(infrastructure of feeling),这些非物质的基础设施,决定了我们如何在情感和意识的层面上选择、合作和行动,并影响了社会的变革。


张颂仁就下半场主题演讲进行总结回应

在下半场的发言结束后,张颂仁进行了回应,强调了下午各位发言者所提供的历史与当下不同个案所带来的启发和讨论空间。回应阶段引发了嘉宾们的热烈讨论,奥奎·恩威佐所提到的“永久过渡状态”(state of permanent transition)被反复提及,与论坛主题“幕间”进行了对比与探讨。最后,张颂仁再次对各位嘉宾的精彩表现表示感谢。

11月4日 上午

11月4日上午是此次论坛的特别版块“时刻与现场”(Situation & Locale)。该板块共召集了12位活跃于海内外的青年策展人、艺术家和研究者。他们从各自的田野和视角出发,带来了极具前瞻性的案例与思考,也分享了复杂、迷人的在地经验与时空状态。

特别版块“时刻与现场” 上半场

主持人:刘畑

刘畑 Liu Tian

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执行所长

策展—教育:当代艺术=社会思想

Curation-Education: Contemporary Art = Social Thoughts


刘畑发表开场演讲《策展—教育:当代艺术=社会思想》

上半场由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执行所长,策展人刘畑主持,他同时也为该版块作了开场演讲,他以四个符号:/ ,—,&,=为线索,回应11月3日的诸多讨论,并引出了“时刻与现场”板块的讲者与各个论题:“/”代表多重并存甚至是犹豫(Studies/Education);“—”代表着异质性的连接并在内部形成新的结构或者循环(教—学);“&”代表一种互相邻近的关系(当代艺术&社会思想);但这几者,应该被“=”所超越和吸纳(当代艺术=社会思想)。刘畑强调从中国的知识现场出发,以中国传统艺术,革命文艺与社会主义艺术,以及全球性的“当代艺术”这个三个艺术世界的结构去思考和回应“幕间”与策展教育的话题。

杨俊玮 Wilson Yeung Chun Wai

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和香港艺术学院讲师、独立策展人

策展“中间态”:一种集体策展实践与教育的方式

Curating In-Between: A Collective Approach to Curatorial Practice and Education


杨俊玮发表演讲《策展“中间态”:一种集体策展实践与教育的方式》

杨俊玮的研究和实践促成了“策展合奏”方法的开发,该方法结合了集体创作剧场中的技巧与策展实践,借鉴了中国古代哲学智慧,并应用于跨亚洲与澳大利亚的跨文化语境中。策展的教育转向意味着,策展人不再只是中介者,而是集体创意的推动者。

印帅 Yin Shuai

策展人、米兰新美术学院讲师

教育作为策展

Education as Curating


印帅发表演讲《教育作为策展》

围绕着论坛及其主题,印帅发现,在全球化艺术现场中如果将艺术院校、课堂视为当代艺术系统的试炼场,那么来自于这种氛围,以及被全面吸收进入新自由主义价值系统的艺术教育系统状况,则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艺术家与策展人的工作。他通过分享“珊瑚岛上的死光”、阅览室项目“Vai Pure”、“在出版内部重新发明出版”等个人工作案例,思考如何瓦解被连续的学术话语浇筑的艺术研究同外界之间的壁垒。

林灿文 Lin Canwen

策展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教师

学-做-教:一份关于策展的提问式文稿

Studying-Doing-Teaching: Questions about Curating


林灿文发表演讲《学-做-教:一份关于策展的提问式文稿》

林灿文以一份关于策展的提问式文稿为引,呼应她在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的学习经历,从策展专业毕业后的教学现场出发,探讨策展式的研究、教学和创作的可能性。林灿文的演讲反思了策展教育的传统路径,探讨策展如何调动创造性工作中的一般能力,并解放社会演进的潜在历史。

秦川 Qin Chuan

艺术评论人、博物工作者

艺术学校“强势回归”

The Academy Is Roaring Back


秦川发表演讲《艺术学校“强势回归”》

秦川针对艺术界所谓的“教育转向”,提出了一个怀疑视角。他结合艺术学校的机构化变迁,讨论自20世纪中叶以来策展思考和艺术实验中“教育转向”这个流行词,认为围绕教育/学术转向的艺术和策展实践终也成为了对教育的背离,无非是当代艺术对教育的工具化。无论是替代性方案乌托邦式的怀旧综合征,还是佯装的批判姿态,作为组织策略或方法论的“教育转向”都在远离教育语境。因此探讨艺术学院内的创造性活动就尤为重要。艺术学院的运转恰是艺术教育里缺失的一环,由此来看策展的势能,可能要回归学院、回到教育。

聂小依 Nie Xiaoyi

研究者、写作者、策展人

从策展到策动:自我动员之必要

From Curating to Cedong: The Necessity of Self-Mobilisation


聂小依发表演讲《从策展到策动:自我动员之必要》

聂小依在发言中围绕“策动”这一概念,阐述了自我动员的必要性,并强调了“策动”与合作在社会参与式项目中的重要性。这种在紧缩环境中的自我动员之道,通向了对生态、网络或社群的别样建设,最终完成个体的成长和蜕变。

李曼 Da Ros Raimonda

复旦大学艺术哲学系博士生、独立策展人、艺术评论人

“包扎一个238周年的伤口”:

关于策展学发展的一种思路

"To Patch a 283 Years Old Wound": Ways to Rethink the Curatorial in the Upcoming Decade


李曼发表演讲《“包扎一个238周年的伤口”:关于策展学发展的一种思路》

李曼指出,在本次围绕“教育”的论坛中,有关“课堂”和学生能动性的讨论远远不够。参与策展的学生如何期望学院教育?他们的需求是什么?应该做什么?针对这些问题,她做了相关的问卷调查,并代之以发出了他们的声音。她也将演讲的15分钟看作学生对舞台的占领。

特别版块“时刻与现场” 下半场

主持人:蒋斐然

许冰煌 Xu Binghuang

广州新造空间主理人

生活即学习:从策展实践的角度参与非学历教育空间

Living as Learning: Engaging in Non-Degree Educational Spac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ratorial Practice


许冰煌发表演讲《生活即学习:从策展实践的角度参与非学历教育空间》

许冰煌的分享围绕着一个提供非学历教育服务的机构——欧阳艳琴于2015年所开始探索并创办的“实务学堂”(现称)。在为这个机构策划展览时,她看到了策展作为一种方法而非目标,拓展出连接个体的新方式。她还将“教育”视为社会参与式艺术的实践媒介,目的是要创造“练习空间”以支持寻求自立的青少年。

刘呗宁 Liu Beining

艺术家、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博士在读

山水,在四世纪与二十世纪

Shanshui, Around the Fourth Century and the Twentieth Century


刘呗宁发表演讲《山水,在四世纪与二十世纪》

刘呗宁的发言基于他的博士论文写作,他将山水作为一种风景政治图像制度及其现代性,探讨了四世纪后山水的发明与历史、时间的感性观念之联系,并以此揭示中国知识阶层的内在纠结。他也将围绕二十世纪的山水绘画、版画、摄影、影像的媒介史,以东亚近现代的风景想象为视角,重新讨论媒介山水、现代艺术以及现代中国这三者间的深层联系。

王欢 Wang Huan

写作者、艺评人和策展人

如何向民间学习:策展、文化权力与人的质感

How to Learn from the Folk: Curating, Cultural Power, and the Texture of Humanity


王欢发表演讲《如何向民间学习:策展、文化权力与人的质感》

王欢分享了自己针对民间社会的田野考察的经历,讨论了策展的位置关系。他由此呼吁策展人应当走出艺术界的“二手现场”,以向民间学习的方式回到文化现实,激发现实之潜能。

陈量 Chen Liang

艺术家、民族志研究者

仪式、书写与社会治理

Rituals, Writing and Social Governance


陈量发表演讲《仪式、书写与社会治理》

陈量延续了王欢的话题,并从扶乩这一中国传统中的特殊仪式出发,讨论了这类公共艺术对乡土社会秩序的构建和文化的多元整合。陈量的演讲通过对大量田野、文献、档案的整理,揭示了书写和社会治理的关系,以及地方知识中的历史、人文及社会治理方式。

袁孟如 Yuan Mengru

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硕士‍‍‍

艺术的九十亿个名字

The Nine Billion Names of Art


袁孟如发表演讲《艺术的九十亿个名字》

袁孟如的演讲题目呼应了著名科幻小说《神的九十亿个名字》,并以此为引探讨了加速主义背景下艺术叙事的深层“算法”,并以策展视野考虑其破解之道。她的演讲引发了现场听众强烈的兴趣和反应,既回应了之前演讲对于文字崇拜的讨论,也对技术、艺术与生命展开了旗帜鲜明的批判思考。

魏珊 Wei Shan

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硕士毕业生

以终为始,为了死亡的准备

Beginning with the End: Preparation for Death


魏珊发表演讲《以终为始,为了死亡的准备》

魏珊从藏区远程连线并介绍了她正在进行的项目,她以一位洞中坐化的修行人的故事为线索,探讨死亡这一终极话题,以及我们可以为它所做的准备。她的演讲将阿坝藏区强劲的自然气场和生命沉思带到了论坛现场,也给这个板块的另类策展教育叙事打开了新的维度。


蒋斐然总结发言

中国美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青年研究员、策展人蒋斐然以“幕间”作为切入点,探讨了艺术主体地位的丧失及其带来的历史意识反思。她引用刘呗宁的发言,认为在全球艺术对话中,语言的不可译空隙象征着一种“幕间”空间,既充满潜力,也带来认知错位,尤其在南北、东西方关于“全球南方”的讨论中尤为明显。蒋斐然进一步评述了印帅所说的艺术展示的困境,以及秦川发言中提到的策展的教育转向逐渐被“工具化”的情况,并重申学院教育的潜力。她引用刘呗宁、魏珊和陈量等人的案例,指出这些非传统展示形式为美术馆系统提供了有力的补充,并重新定义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对展示机制的挑战。


“时刻与现场“panel现场

11月4日 下午

圆桌讨论

在最后的圆桌讨论环节,全体演讲嘉宾和与谈人(陈界仁、蒋斐然、卢杰、刘畑、沈林)就论坛两天的各种问题和思考进行了持续的讨论:对后殖民主义的批判仍然是讨论的重点之一。作为后社会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相关的研究者,奥克塔维安·伊萨努认为,“后”并不表示翻篇,没有什么是真正过去的。佐伊·巴特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策展人将如何保证自己的策展和实践方式是本土的?如何保障自己的知识仍然是本土的?刘畑在讨论中强调,在“向后殖民说再见”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是建立属于自己的主体性。盖比·恩科伯则讲述了一个的故事:她曾经拒绝过一个以后殖民主义为题的国际展览的邀约,因为她认为今天存在着不同的对后殖民主义这一术语的理解。台湾当代艺术家陈界仁提出了更具挑战性的思路:新殖民主义已经到来,而我们却仍然在不停地谈论后殖民主义;今天,后殖民话语已经成为殖民者的帮凶,因此不管我们谈论后殖民、新殖民还是去殖民,我们都应该发问:谁是殖民者?我们自己是否也在助纣为虐?中国美术学院特聘教授沈林则抛出系列史实,真正地进入历史现场,切入殖民相关问题。

此外,圆桌讨论还涉及了多种话题,包括文化的混杂性和跨文化现象中的潜在问题、对当代加速主义的看法、以及全球双年展中艺术家创作的同质化问题、微观叙事与宏观结构的问题等。


圆桌讨论现场

论坛的主题曾提到,所谓的“幕间”,既是当代艺术的“幕间”,也是更宽泛的文化与政治现实的“幕 间”。对于此刻的艺术来说,它是工作的背景,更应该是工作的对象。各位讲者以不同的案例和思路回应了此种“幕间”状况以及其中策展教育所打开的多种可能。多位讲者都提到,“幕间”状况可能将持续存在,而这毫无疑问导向了未来的工作,尤其是教育工作的持续发明和开展。如何将策展教育作为一种长期的、富有成效的行动,将是全世界各地无数同道者们要继续拷问的命题。


全体与会嘉宾合影

‍‍‍‍‍‍‍


Panel 21 工作团队

总策划:卢杰

执行策划:蒋斐然

项目顾问:刘畑、任晓栋

项目统筹:姜怀黎莺、刘承臻

“时刻与现场”板块策划:刘呗宁、陈展豪、杨启晨

读本编辑:唐晓林

会务组:胡伟、宋瑶、黄嘉莹、章毅佳、张辰璐、杨一泽、朱舒然、武丹

学术组:刘承臻、姜怀黎莺、章毅佳、刘呗宁、陈展豪、杨启晨、胡伟、黄嘉莹、张辰璐、武丹、林子慧

行政顾问:韩媛、王舒燕

视觉设计:李雁军

同声传译:孙彧


来 源|跨媒体艺术学院

编 辑|陈舒婷

责 编|胡心云

审 核|徐 元 李凯生

中国美术学院官方微信号

投稿邮箱:caanews@caa.edu.cn

“国美学术通讯”官方微信号

投稿邮箱:caarmt@caa.edu.cn

出品:

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宣传部

PUBLICITY OFFICE OF THE CPC CAA COMMITTEE

CAA融媒体中心

CAA MEDIA CONVERGENCE CENTER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