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名企跑路,患者欲哭无泪,背靠4200亿巨大市场的牙科诊所,苦日子要来了。

前不久,全国知名牙科诊所“优贝”海南店突然卷钱跑路,几十名患者的充值费打了水漂,甚至很多人的牙齿矫正才做了一半……



而这也绝非孤例。

即便是该行业内的龙头品牌之一泰康博拜,近来也开始大量出售旗下门店,收缩业务规模。

在往年,牙科诊所是众所周知的暴利行业,甚至经常被人调侃“种植一口牙,三线一套房”。

这个描述虽然多少夸张了点儿,但也足以看得出口腔服务行业的利润有多高。

既然如此,为何越来越多的民营牙科诊所却开始频频暴雷呢?

那还得从这条日益臃肿的产业链说起。



其实在2023年之前,动辄上万块一颗的种植牙,一个“种植体+基台”的出厂价可能也就千八百块(当然也要根据材质分档次),经过了各环节层层收割之后才卖上了天价。

据业内人士透露,这部分业务的实际利润分成,普遍是厂家拿15%,经销商拿10%,最后再由诊所拿75%的大头。

而且,由于种植方式不同,种植材料不同,型号规格品牌不同,其中还有非常多的操作空间。

这还没提口腔行业的另一个吸金兽“牙齿正畸”,由于跟个人形象紧密相关,这是无数家庭会为孩子选择的项目,而且治疗周期长达数年。

仅截至2020年,我国就已经累积了310万例正畸案例,而这部分业务的利润也达到了30%。

这么一块大肥肉,试问谁不想凑上来啃几口?



2019年到2022年期间,全国口腔服务机构注册数量暴涨60%,在一线城市甚至出现了五步一家牙科诊所的局面。

谁知好日子没过几天,整个行业就变天了。

2023年,在四川省医保局的牵头下,惠民的口腔种植集采正式到来,相关种植牙材料价格暴跌超55%,大量民营口腔门诊长期畸形的盈利模式也彻底崩坏。



特别是一些习惯了投机取巧的诊所,更是日子难过。

以前他们靠着夸大宣传、虚假广告招揽生意,现在各地卫健部门都在严查医疗广告,动辄就是几万块的罚款,一些长期从业却没有专业资质的医生,从此再也没了上岗机会。

僧多粥少的最终结局,一定是大家一起饿肚子。

据统计,光是今年上半年,全国注销的口腔门诊就有2400多家,其中不乏大型连锁品牌。

这场席卷全国的牙科行业寒冬,既是市场规律使然,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随着互联网越来越普及,过去那种靠信息差和夸大宣传谋取暴利的时代,在各行各业都一去不复返了。

但对普通老百姓而言,这未必是坏事。

价格回归理性,服务更加规范,或许才是行业发展的正确方向。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