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论坛合影
为庆祝南京大学文学院建院110周年,南京大学文学院于2024年11月1日下午举行了“中文学科的挑战与机遇”学术论坛,该论坛邀请了众多全国各大高校文学院院长、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相关负责人等嘉宾共襄盛举。大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华文化传承、中文学科体系建构、中文学科建设改革以及中文学科的未来发展等核心议题,为南京大学文学院建院11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图2 主持与致辞(自左至右为:南大文学院院长董晓、南大社科处处陈冬华、南大文学院党委书记倪蛟)
南京大学社科处处长陈冬华和南京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倪蛟分别致开场辞,他们代表南京大学文学院对远道而来的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提出文学科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是共同的时代课题,需要各家兄弟高校共同面对、交流互鉴。他们期待各位大咖在论坛上分享真知灼见,共同探讨中文学科的未来发展。论坛分为上下半场展开,分别由南京大学文学院院长董晓和副院长童岭主持。
合作交流:携手共进,书写新篇
合作与交流是知识共享、思想碰撞和理论创新的源泉,合作交流在中文学科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杜晓勤首先发言,他认为中国语言学科要取得进步,离不开合作与交流,各学校之间应打破壁垒,建立平台,充分利用资源。
图3 北京大学中文系主任杜晓勤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高峰作为南大文学院的“友邻”回顾了南大、南师大同根源的历史,他提到两校老一辈学者间的紧密合作与交流,祝愿南大中文学科繁荣发展,两校情谊历久弥坚,未来继续携手共进。
图4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高峰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校长陈致认同多校合作的观点,并介绍了香港浸会大学及其合作机构所开展的相关工作,包括与南京大学文学院等国内外多家机构保持长期合作关系,共同举办学术会议及交流活动,推动学术研究与文化传播的发展。
图5 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校长陈致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院长朱国华赞同打破学科内部壁垒的观点,回归文献学与文艺学的结合。并提出当前时代中文学科面临诸多如内心审查的严格化及科技与市场逻辑的合谋导致人文学科的边缘化的问题。
图6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汉语文化学院院长朱国华
合作交流除了打破各学校直接壁垒,更应该跨越地理因素,在全国范围内共建合作平台。两岸三地,同根同源,中文作为中华民族共同的语言文字,承载着中华文化的精髓与智慧,也是连接彼此不可或缺的纽带。来自港澳台的三位代表也表示要共同搭建起两岸三地中文学者的桥梁。
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主任潘明基在发言中回顾了香港中文大学的创校历程,特别是中文学科从无到有的艰辛奋进过程,香港中文大学中如与北京大学中文系开展双学位课程合作,既缓解了课程压力,又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机会,这是中文学科在面对挑战时寻找机遇的尝试。
图7 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主任潘明基
台湾地区“中大”中文系副教授李宜学提到该校中文系也在积极调整学科设置以应对时代变化所带来的挑战,他介绍了该校中文系增加了戏曲表演和实务课程,并加强了跨领域的学习和服务学习,邀请各位兄弟院校师生前往台湾访学。
图8 台湾地区“中大”中文系副教授李宜学
澳门大学人文学院助理院长张月简要介绍了澳门大学中文系的特色,澳门作为三文四语之地,为中文系提供了丰富的研究视角和教育资源。随着国家对特区政策的支持及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澳门大学中文系期待未来与更多高水平院校展开了交流合作。
图9 澳门大学人文学院助理院长张月
学科建设:直面问题,独立自主
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杨建刚结合自己作为研究生教学管理者的经验,分享了当前中文专业研究生培养面临的挑战,包括培养体量缩小、如何面对新技术新方向、以及如何应对人才培养中的具体问题。
图10 山东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杨建刚
南开大学文学院院长李锡龙谈到了当前中文学科建设面临的一些问题,如自主知识体系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设以及学术建设中的同质变问题等,并强调了守正创新的重要性,尊重学术和教育规律是学科发展的关键。此外,他还提到了科学技术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问题,南开大学在语言学和文学研究领域的实践表明,现代科学技术的引入为学术研究提供了便利,但也带来了如何合理利用数据库、如何避免碎片化研究等问题。
图11 南开大学文学院院长李锡龙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王立军和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陈剑澜共同聚焦”中文学科也迫切需要构建自主知识体系“议题发言,他们分别引用二十大报告和总书记的指示,指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三大体系建构的重要性,并强调中文学科既是人文学科的重要分支,也是一切人文学科的基础,这一议题不仅关乎学术研究的独立性和自主性,更关系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图12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王立军
图13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陈剑澜
传承坚守:人文之韵,守正创新
“当前中文学科正处于变化的时代,这种变化既来自学科内部的发展需求,也受科技革命和政府引导的外部因素影响。”浙江大学文学院院长冯国栋在发言中提到面临诸多挑战,中文学科唯有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他指出南大曾提出的“守正出新”理念与此相关,特别是人工智能,如大数据和大文学技术,对古典文献学和语言学等二级学科产生了显著影响,挑战了研究范式和教学方式。同时,他也提到了中国制度的知识体系对中文学科的影响,以及中西文化交流背景下学科建立的历史反思。
图14 浙江大学文学院院长冯国栋
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于亭在谈到中文学术的现状时,强调了中文学术作为母语之学所面临的挑战,特别是在现代社会和现代大学体制下的发展和管理问题,并引用了清代学术史的例子,说明百年学术的变革与转型是常态。他呼吁中文学术界要加强合作与思考,特别是在体用之变和面向中国自己的知识话语体系创建的过程中,要寻找适合自己的学术方法。此外,陈剑澜教授还提到文学教育应培养学生的感受力和审美能力,而非仅仅培养作家和艺术家。
图16 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于亭
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彭玉平强调中文系虽不以培养作家为唯一目标,也绝不能忽视文学创作能力,他进一步指出,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应保持其特有的宁静旋律,专注于基础研究,而非过分追求解决时代问题,尤其是与理工科或新闻传播、社会学等不同。他认为学科交叉是强者之事,只有在本学科足够优秀时才适宜考虑与其他学科交叉。
图17 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彭玉平
四川大学文新学院副院长罗鹭介绍了川大在古典学学科方面的新举措,包括成立中国古典学本科创新班,并同步开设硕士和博士点,此外,川大正在组建一个由文史哲各领域对先秦两汉文献文学文化历史感兴趣的老师组成的师资团队,以推动古典学的研究和教学。他认为古典文学是一个交叉学科,应以先秦秦汉的经典研究教学为主,融合文史交叉学科,共同推动传统文化的研究和学习。
图18 四川大学文新学院副院长罗鹭
融合碰撞:交叉学科,新生之力
“中国大学已进入工科大学时代,而在工科学校中,人文学术的发展正处于一个黄金窗口期。”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吴俊表示人文学院在上海交大相对于其他工科学院的弱势地位,并提出因为工科学校具备支撑人文学科未来七八年至十年发展的资源和基础。冯国栋教授也在发言中提到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如大数据和大文学技术,对古典文献学和语言学等二级学科产生了显著影响,挑战了研究范式和教学方式。人工智能的时代已经到来,中文学科要积极寻求交叉学科的新生之力。
图19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吴俊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文贵良提到他曾收到多封关于人工智能与学科发展的邮件,并以此为契机,引出关于人工智能与中文学科的思考。他认为中文学科应坚守学科本质,同时勇于创新,面对人工智能在写作、文字研究及师范生培养等方面的影响,不应排斥,而应积极探索与之结合的方式,同时也不应放弃中文学科的本质特性。
图20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文贵良
复旦大学中文系副主任陶寰提到语言学在当前学术评价体系下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与文学相比,语言学在某些方面更具理科特性,在学术发表和跨学科合作更有优势,语言学本身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属性,以及其与计算机科学的结合,为语言学科的发展带来了新机遇。虽然计算机科学与语言学的结合已经历史悠久,但如何在这一背景下保持人文学科的独特价值仍然是需要解决的问题。此外,他也提到学科交叉的重要性,认为中文系学生应在打好基础后,再选择一个辅助学科,形成知识的更新和学科的转型,但同时要守住本学科内核,融通其他学科。如杨建刚教授所提到,山大文学院正在积极设立交叉团队,如文艺美学与数字文旅、文学与人工智能文化发布等,以争取更多的指标和资源。
图21 复旦大学中文系副主任陶寰
本次论坛各位专家围绕中文学科的发展展开了深入而全面的讨论,从构筑合作平台与顶尖学科建设,到中华文化传承与博雅教育的重要性;从中文学科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到学科建设改革的深入思考;从地域性中文学科建设及海外汉学发展的启示,到中文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与技术性转型。各位嘉宾的发言精彩纷呈,共同为中文学科的发展贡献智慧。据南京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童岭介绍,本次海报的封面是南大所藏宋本中《名公增修标注南史详节》的首页,有眉批“神光照室”,寓意着这次论坛的学术意义和深远影响。手册封底上的印章,是程千帆先生的珍贵藏品,印文“爱驻金陵为六朝”象征南雍学术绵绵流长。
图22 南京大学文学院副院长童岭、高子文
通过本次论坛,各校中文系主任更深刻认识到中文学科在传承文化、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期待未来中文学科能够迎来更加繁荣发展的新时代。
图23 会议手册封面
(摄影:高雅儿,审校:童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