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解放中路向西,过了和龙街前行不多远,就在中凯大厦一侧有一条没有路牌的胡同通往通信胡同。虽然没有路牌,但这却不是一条无名小巷,在地图上,它有自己的名字,叫炭市胡同。这是一条古老的街巷,在手绘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的《吉林城八门图》中,就有这条胡同的身影,其历史早已在百年之上,其历史也与城市采暖有着一定关联。

在中国北方,冬季采暖是一件大事。因此对“柴米油盐酱醋茶”这开门七件事,吉林城百姓对首当其冲的“柴”有着更为深切的重视程度,这不仅因为柴是烧水做饭的燃料,也是漫长冬季重要的采暖耗材。早在吉林城初建之时,吉林城近郊皆是茂密的原始森林。城内居民生火取暖,多就近取材,使用木柴。在长期与严寒进行的斗争中,城内百姓还使用许多辅助采暖的用具和装置,利用灶内木柴余烬或者直接使用木炭的火盆是其中之一。

清代晚期,随着吉林城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吉林周边的林木大多被砍伐殆尽,木柴也好,木炭也罢,甚至新盛行的燃料——“石炭”(煤),悉数需要城中百姓去专业市场购买。之所以提到“专业市场”,源于吉林城自清代起,就形成柴、草、炭分市设场的习惯(《吉林百业话溯源》),出现这种情的原因可能与燃料本身的特质有关,也可能与保持燃料没有杂质有关。

吉林城内的炭市售卖的是木炭还是石炭,目前尚未看到明确记述,但在史料中,可以查阅到吉林城利用煤炭的时间起始于清中期。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吉林将军和隆武就请示过开采煤矿,但未获得批准。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吉林将军富俊不断向清廷递送开矿申请,清道光元年(1820年)后,吉林地方煤炭开采逐渐放开。

在《吉林城八门图》中,前胡同(民国时期的头道胡同,今通信胡同)北侧的胡同(可能是民国时期的二道胡同或三道胡同),以及东侧的两条胡同(南侧的为民国时期三义庙胡同西段,上世纪八十年代已经消失;北侧的为民国时期的广济寺胡同,上世纪八十年代为新民胡同)都被标注了“炭市”字样,可见当年的吉林城炭市规模已超出了炭市胡同本身。每逢秋冬时节,提供增暖燃料的炭市胡同上,必然车来人往,购销两旺,热闹非常。

炭市胡同何时衰落,史上没有记载。从《吉林市工商志》的记载可知,进入民国后,燃料市场大多移至城外,如吉林地方政府曾于1928年在西关开设了一处柴炭市场。河南街西段的炭市胡同也应在民国时期发生了变化。如在地图资料中,就能看到在原有世兴当和会隆当等传统金融业之外,炭市胡同南口正对面,先后出现了华俄道胜银行和日资的满洲银行——新式银行周边,应该不是木屑、煤屑、草沫横飞的景象。

新中国成立后,炭市胡同一带似乎以民宅为主。1985年炭市胡同南口到青岛街的通信胡同上出现过吉林市的花卉市场。再后来,炭市胡同的街貌受城市改造影响,发生了巨大变化,新世纪时这里出现过一些批发水产品的商铺。好在不管如何变化,胡同本身没有消失,“炭市”之名也未淹没于尘烟。

想来,对于吉林市而言,此类承载城市记忆的古老胡同名称,本就是一种特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存留于世,无疑增添了城市人文历史的厚重感。







本文为优雅的胡子原创文章,其他自媒体转载须经作者同意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