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到底死了多少人?”
“政府统计,1000多人。”
“实际呢?”
“呃……三百多万。”
这段对话是电影《1942》里“蒋介石”饰演者与河南省主席“李培基”饰演者的问答。他们说的并非抗日战役,而是那场席卷河南全省的“大饥荒”。
3000万人受灾,300多万人死亡,更有300万人向西开始了没有目的的逃命迁徙。
仅1年时间,河南判若两城,而那部被禁播70年的河南大饥荒真实影像,揭露了当时河南人遭遇的痛苦。
天灾人祸,苦不堪言
在1942年爆发“大饥荒”之前,河南已经连续5年出现灾荒年,先是涝灾,后是旱灾,而先是人祸,后是天灾。
1937年,在日本侵略战争爆发6年后国共统一战线,全民抗战拉开序幕。但是,彼时的日寇,几乎侵略近半个中国,再加上武器装备的悬殊,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扭转局势。
而河南,中原腹地,几乎成了日本侵华的主战场,频频传出国民党将领失守的噩耗。蒋介石冲动之下,做了错误的决定:炸掉“花园口大堤”(位于今河南郑州)。
1938年6月,随着声声巨雷,黄河水一泻而下。在一定程度上确实阻挡了日军的步伐,可农田被淹没、房子被水冲走,让以农耕为生的河南百姓遭受巨大损失。
1942年,河南灾民来不及重建,就迎来了旱灾,特别到了夏天仍持续高温未见一场雨,庄稼颗粒无收,还在1943年爆发了蝗灾。
此时,国民党仍苛捐杂税,让河南灾民雪上加霜,“大饥荒”爆发了。
家里、田里都没粮,灾民们只能把主意打到其他植物上,很快能吃的野草被拔光了,又剥树皮吃。
为了方便下咽,人们将枯树皮碾碎后加水咽下去,有些饿极了的人,剥下树皮后就直接塞入嘴里。
到了后期,茫茫土地上,已经没有任何植物,灾民们只能吃土。
这种土又称“观音土”,是一种白泥土,但名字起的再好,也不是食物,吃多了甚至会被活活撑死。
也有人会选择沿街乞讨,可全省性的灾荒,他人哪里有余粮接济,最火结局基本上是饿死在路边,甚至死后被野狗啃食。
在当时的河南,穿的破烂又浑身虚弱的人栽倒在路边,算是常事。而且大多数老弱妇孺。
看这名妇女嘴里塞得野草,却虚弱的瘫倒在路上,眼神呆滞。而这名带着孩子的母亲,拉开衣襟让孩子取暖,不知道去哪?又不知道下一顿该如何让孩子和自己吃饱饭。
或许有人或疑惑,没有庄稼,还有猪牛羊鸡鸭等牲畜,但要知道,河南并非鱼水之乡,而且,地主拿大头,寻常百姓们本就没有余粮,更别说拥有牲畜了,就算有一两只,也会被人觊觎甚至直接抢夺。
可以说,在那个恶劣环境下,站在金字塔上的灾民,也要计划着过日子,还要防止饿极了的灾民们时不时抢夺。
以至于到连任何能当做食物的东西都没有后,人们甚至“易子而食”。
饥荒之下,饿死、病死及被人迫害而死的人,几乎随意地被搁置在街头。而活着的人,也不再强留在故乡,寻找其他出路。
据资料显示,向东南西北方向逃亡的皆有人在,而最多的灾民,就是辗转洛阳逃往陕西,但死在路上的灾民占多数。
这场灾荒在爱心记者和社会人士的宣传下,特别是当时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与宋庆龄,积极向国民政府汇报,终于引起了蒋介石的重视,救灾行动不再拖沓。
可这场因大饥荒而引起的人员伤亡,影响深远,特别是坚定了推翻蒋介石政权的决心。
如今,那段穷苦岁月,仍停留河南年老者们的记忆中,以至于养成了河南人见面就问“吃了没”的习惯。
希望再无大灾,百姓们都能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