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桥为什么建到泉州了?泉州有座洛阳桥,因为一个特殊设计,被誉“海内第一桥”!

1/泉州有座洛阳桥


中华民族是个充满智慧的民族,修桥铺路又被世人目为善行,所以,中国古代的桥梁建设技术也十分先进,其中,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以及洛阳桥最为著名,它们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桥。

提起洛阳桥,人们会想当然地认为,洛阳桥是在河南洛阳境内的。其实不然,有“海内第一桥”之称的洛阳桥却远离洛阳市有几千里之外——它架在福建省的泉州市附近的泉州湾。


地处福建泉州的一座古桥梁,为何会以洛阳来命名呢?

原来,泉州境内有条河叫洛阳江,洛阳桥就洛阳江边。

2/客家人的迁徙


那么,远离中原洛阳的泉州为什么会有条洛阳江呢?这一切还得从客家人的迁徙说起。

客家学奠基人罗香林先生认为,历史上客家人曾经历五次大规模的迁徙运动,并在迁徙的过程中形成了客家民系。

第一次:受五胡乱华影响,自东晋始,大批中原人举族南迁至长江流域。

第二次:唐末的黄巢之乱,迫使客家先民继续南下,到达闽、粤、赣接合部,成为客家的第一批先民。


第三次:金人南下,入主中原,宋高宗南渡,更多的移民集聚于此,与当地的土著和先期迁入其地的畲族先民交流融合,最终形成客家民系。

第四次:明末清初,客家内部人口激增,因资源有限,大批闽、粤客家人从客家大本营向外迁移,最远内迁至川、桂等地区,历史上的“湖广填四川”即发生在此时期。

第五次:受广东西路械斗事件及太平天国运动影响,部分客家人分迁至广东南部和海南岛等地。

3/洛阳江上洛阳桥


再来看看洛阳江。洛阳江主干流发源于福建省泉州市洛江区罗溪镇朴鼎山(海拔753.5米)南麓,流经罗溪镇鼎底、马甲镇后坂、后曾、过溪、道坝、溪东,在山边村注入乌潭水库,后再流经河市镇下庵、杏墩、下河市,与支流后深溪在下庄汇合继续向东南方向流经坑下、西埭、大宅、城东乡后埭,在桥南村注入洛阳江内海,最后在东海镇后渚港注入泉州湾,全长39公里,流域面积229平方公里,平均年径流量16247.5万立方米。在下游有著名景区洛阳桥及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

根据历史和闽人族谱的记载,闽南人最早都是由河南迁移来的,河南当时最繁荣的城市是洛阳,所以迁移来的人为了纪念家乡,把那条江命名为洛阳江,以示对故地的怀念。现在的闽南话就是最早的河南话——唐朝官话。


洛阳桥,又称万安桥,在泉州市区东北郊洛阳江入海处,该桥是举世闻名的梁式海港巨型石桥,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洛阳桥是当时泉州郡守宋代大书法家蔡襄倡导兴建的,他撰写的《万安桥记》碑刻,是书法珍品,为历代书法家珍视,现保存在桥头蔡忠惠公祠内。 “万历三十五年秋地震,桥圮,大石桥折入于海,桥北故址塌南四尺奇。余乃采石从海底结趾二十三,葺旧三十五,整补扶栏五百,增两翼镇风塔各一,折梁重易,关搂亭榭一新。”

4/"海内第一桥"


因建桥处海潮汹涌,江宽流急,建桥工程非常艰巨。为此,采用了一种新型建桥方法,即在江底随桥的中线铺满大石头,筑起一条二十多米宽,二里长的水下长堤。然后在石堤上用条石横直垒砌桥墩,成为现代桥梁工程中"筏形基础"的先驱。这种技术,直到十九世纪,欧洲人才开始采用。

为了把水底那些堆积在一起的石条凝聚成为一体,使之不被大水冲塌,造桥的工匠们又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

海底有一种长有贝壳的软体动物,名叫牡蛎。它有两个壳,一个壳附在岩礁上或者另一个牡蛎上,互相交结在一起,另一个壳则盖着自己的软体。牡蛎繁殖能力很强,而且无孔不入,一旦跟石胶成一片后,用铁铲也铲不下来。工匠们利用牡蛎的这个特性,在桥基上种牡蛎。


果然,没出几年,牡蛎把零散的石条、石头连成一个整体,又把冲散的石头也胶合在一起。洛阳桥基历时900余年而不垮、不散,牡蛎功劳不小。这件事,可以说是建筑史的一大创造。

大桥建成后,桥上还装饰有许多精美的石狮子、石塔、石亭,桥两端立有石刻人像守护。洛阳桥的修建成功,轰动了泉州远近,引起当地造桥热潮。

洛阳桥被人誉为"天下奇",由此看来,是很有道理的。如今,洛阳桥头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海内第一桥"。洛阳桥的建成,促进了海上贸易的发展,为我国石桥建筑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图片来自网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