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鲜战争期间,我军曾遭遇了一场惨烈的局部战斗,我军损失惨重,约五千人英勇牺牲或失踪,更令人痛心的是,代政委也不幸被俘,成为整个战争期间我军被俘的最高级别将领。
1951年6月,在抗美援朝的第五次战役中,志愿军经历了一次前所未有的重大失利。其中,一个主力师被俘人数超过五千。这次失利不仅严重削弱了我军的战斗力,更对士气和信心造成了极大的打击。
对于这次失利,毛主席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将其称为新中国成立后我军经历的重大失利之一。
这个师即志愿军60军的180师。
它隶属于第3兵团,相较于同属60军的179师和181师,180师的组建时间较短,部队构成复杂,导致其整体战斗力并不突出。
1951年3月该师进入朝鲜后,仅参与了第一阶段的尾声,还是主要作为预备队,损失惨重,战后人数锐减。
在第二阶段战斗前,180师全员求战意愿强烈,但因第3兵团司令王近山的命令,原本作为后盾的友军被调走,导致180师孤军奋战,缺乏支援。
战斗中,我军低估了敌军实力,面对多达5万的美军为主的敌军,180师在人数、武器和火力上均处劣势,虽坚决执行任务,但因孤军奋战而遭受重大损失。
进攻初期,180师取得了一些战果,但随着战斗深入,逐渐陷入困境。由于我军自朝鲜战争爆发以来一直面临后勤补给挑战,弹药告急成为关键。当志司下达撤退命令时,我军面临巨大挑战。
当时,60军主力仅剩180师,这支部队肩负重任,驻守广大地域。他们利用复杂地形,以卓越战术部署有效阻止敌军推进。然而,63军的撤离使180师侧翼暴露,敌军全线逼近。
在失去与上级联系的情况下,180师陷入混乱,尽管师长郑其贵和其他指挥员尝试组织突围,但因敌我力量悬殊、物资短缺,突围行动艰难,最终仅少数人成功。
180师的严重挫败引起高层关注,数位军长被召回北京接受面谈。有人上报称王近山“畏战”,幸得他人力证其勇敢,主席决定让他戴罪立功。随后,60军军长被调至南京军事学院,原60军老军长张祖谅主动请求重返部队,获主席批准。
主席表示,180师的失利并非单一原因所致,全师上下均决心重振旗鼓。他建议保留番号,不必前往北大荒。
在张祖谅领导下,60军迎来变革,180师人员结构调整,仅保留参谋长,师长调往他处,副师长降职。
在1952年11月,张祖谅果断采取行动,重新组建了180师的领导团队,并任命了有经验的军官担任关键职务。
他还加强了与其他部队的协调合作,从四川调来基干团和参战老兵,增强了工兵和通信力量,使180师的兵力得到了有效的补充和恢复。
在张祖谅带领下,部队士气高涨,战斗力显著提升。1952年底,60军划归20兵团指挥,负责防守重要一线,为180师提供了打翻身仗的机会。将180师改为志司直管的消息传出,在部队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特别是李钟玄对此表示了强烈的反对。
面对这一局面,张祖谅多次与三兵团和志司进行沟通,最终成功改变了“志司直管”的命令。1953年2月15日,他正式宣布33师暂归21军,而重建的180师则保留在60军。
张祖谅,这位出生于1911年河南商城的老将,在回归60军之前,已饱受胃病的折磨。然而,他毅然决然地接受了临危受命,来到前线,带领老部队重振雄风。
在他的指挥下,180师于1953年5月27日发起了对“方形山”的进攻。这场战斗取得了辉煌的胜利,180师以少胜多,全歼了守敌。随后,在6月10日晚的第二次攻击中,张祖谅巧妙地运用了炮火掩护和突然袭击的战术,成功地歼灭了敌军一个团。
张祖谅的回归和出色指挥,终于让60军一雪前耻,也让180师实现了凤凰涅槃般的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