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在变,生活在变,每一代年轻人记录生活的语言也正在发生转变。
曾经,年轻人记录生活的语言是文字纸笔,是把心里话写日记里,是想快点告诉你,我用你送的蜡笔,画了幅画特快传递给你。
《邪不压正》
后来,年轻人记录生活的语言变成了网络图文,是博客、论坛、订阅号和小组,是常常思念不常见面,她怀疑Sam是虚拟的脸。
图片来自网络
而现在,成长于流媒体时代的年轻人们,其第一表达方式和记录生活的语言变成了视频。
甚至,可以说00后的原生语言就是视频。
我在小红书上关注了一位17岁的博主,就是把镜头对准自己记录她的高中生活和成长见闻,用她的话来说就是随便拍拍,却拥有100多万的关注。
来自@julia_ty
似乎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有话想说是一种本能的反应,是直接把自己的生活放到取景框中,而非精细包装后一个个等待被点开的视频。
年轻人们对着手机前置摄像头,随时随地就可以开始记录。一个人、一部手机、一个三脚架就是最小单位的创作团队。这样个体的表达帮助他们打破了生活的固有叙事。
在小红书,我就发现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在把生活装进前置摄像头。他们组成了这一代别样的人生图谱。
在小红书,把生活装进前置摄像头
每个早上,我走出地铁站在路上猛蹬共享单车,如果我的生活装了监控,那画面里的应该是后座没有香蕉的奥德彪或者轮子没着火的恶灵骑士。昨天麻木,明天愤怒。
我一度以为大家可能都是这样的,直到我在小红书上发现了一位用前置摄像头记录自己每天骑行换装的博主。
一样的角度,一样的速度,一样的表情,大概背景里也是同一段路,几乎就没有什么拍摄技巧,但是就让人感觉她的日子色彩特别丰富,轻松和酷的态度溢出屏幕。
来自@碳酸饮料拜拜
前有骑车悠然过市,后有骑马草上飞驰。有一位我关注了很久的运动博主,一直以来,看着她用前置摄像头记录自己驾驭陆冲、机车、降落伞,征服哑铃,球拍、冲浪板。
忽然有一天,看到她抓起手机就冲到了马背上。之前从她这汲取兴奋感与多巴胺,现在与她分享潇潇洒洒红尘作伴。即使隔着屏幕,也会被她自由恣意的情绪力量所感染。
来自@HEIHEI
在评论区看她说骑成这样只学了一周,我一激动,就在工位刷了一周《还珠格格》尔康和紫薇骑马那段。
在被前置摄像头包裹的世界里,有人抓住了生活的一瞬,有人攥住了人生的一段。每当点开他们的视频,就像握住新朋友的手,指尖是新鲜的生活方向,掌心是别样的生活方式。
有一对在北京互联网大厂辗转混了8年的夫妇,当他们的人生来到付个首付背上房贷、职场压力中年焦虑的关口,他们选择悄悄从时代银行的后门溜了。
前置摄像头里,他们的身后是在大理租金两千的小院子,眼看两个人的理想之家一点一点从砖头里拔地而起,就像看着他们在内卷时代重建了人生秩序。
可能我永远不会去大理生活,但依然欣慰于有人过着我想要的生活。
来自@活力少女阿珍
有一对年华正好的情侣,用前置镜头记录了无数个他们相爱日子里的细节,我花了一些时间思考他们视频里的什么东西在吸引我,就像我惊奇于他们的作品总能是捕捉到平淡日子的美好天气。
来自@神田优作
是电影《蓝色大门》一样的感觉,夏天过去了,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做。但人生每一个夏天,能留下和记住的都是那几个瞬间。
《蓝色大门》
在小红书上的年轻人们手里,前置摄像头并不是抽象的第四面墙。有时它有长度,可以记录生活的弹力;有时它仿佛有厚度,在灯光与阳光下展现着生命的张力。
一个女孩喜欢拍自己光着脚在家里跳舞,有时是放克和布鲁斯,有时是爵士或查尔斯顿。在她的镜头里,活力是一种可以具象化的东西。
摇摆踱步,旋转停驻,生活不该只有Go Go Bank,客厅也可以是La La Land。
来自@Jingchoo
而跟随摄像头里的另一对情侣,他们直接把舞跳上了非洲平原。人与自然之息,大地上的迁徙,斑马、长颈鹿与身后的原住民。
在这片露西曾经直立行走过的古老土地上,他们表达出了属于人的旺盛生命力。
来自@蛋特DANTE
就像大家说的那样,平时生活里已经很少见过这么“活”的人了,还是俩。
还有人用他们的前置摄像头,带我们去到更为广阔的世界。穿梭于地理与族群,漫步在镀金时代的文化庭院,勇敢的人先体验人间的娑婆和生活的多样性。
有一位讲四川话的博主,跟随他的镜头我以十分清奇的方式打开了许多国家和城市,耳边是文明微妙碰撞的窸窣声,比如我喜欢的那集《旧金山散步小记:山野无痕,满街是史》。
从荒诞的角度投射了这个国家复杂的社会生态。像他说的,平生不到旧金山,啥是真的哥佬倌。
来自@嗨呀童瓜
而当万水千山走遍,这颗蓝色星球的参差多态在你面前徐徐展开,这个看世界的过程中会有很多瞬间唤起我们内心最深沉的共鸣和无法再复现的情绪,甚至来不及组织语言,而拿起手机记录是最快最本能的方式。
站在摩洛哥的古老皮革厂,一位博主拍下自己和两代工人。她说那天我站在自己的世界里看到了他们的苦难,却忽略了只属于他们的快乐,在这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里,我们的幸福不同,但那一刻我们同样幸福。
来自@皮皮在蓝色星球
在这里,前置摄像头正在成为无数年轻人记录生活、表达自我、探索世界的重要工具。
他们将日常生活的真实触感转化为具有强大感染力的视觉语言,形成了新的文化力量。
而小红书,也愈发像一个由前置摄像头下无数鲜活个体构成的创作乐园。
创作者在寻找乐园
为什么年轻人在前置摄像头里更敢于表现和表达自己了?
在今天的社会中,年轻人面临前所未有的孤独感与压力。而通过前置摄像头,他们可以将内心的真实感受以一种更加私密却也更加直接的方式表达出来。
就像王家卫在《堕落天使》中使用大量的主观视角镜头(POV),去外化都市年轻人迷茫孤独的情绪。
《堕落天使》
一个年轻人,她将镜头对准自己和那个总也实现不了的梦,记录三次考学失败的经历,一次一次离梦想更近一点的努力,可是就是特别难如意。她毫无保留地诉说自己的崩溃、绝望,甚至开始相信命与运。
在人为什么要活着的自我诘问后,她买了31个小时到达西藏的硬座,长途苦旅并不能解决问题,但镜头记录下了她是如何重新找回了自己。生命的苦与痛,想吃,想爱,想活,本身即是意义。
来自@185同学
这些被前置摄像头记录下来的孤独与挣扎袒露无疑,却又在某种程度上帮助每个人释放了情绪,甚至在命运相似的无常下,让我们在虚拟世界中寻找到真切的共鸣与回应。
大家说每个人都有过这样晦暗的时刻与彻底的怀疑,鼓励也好,祝福也罢。"It's been a long way",要好好活下去。
前置摄像头让年轻人能够即时捕捉生活的闪点,这些视频片段不仅记录了当下的情感,也成为了他们回顾过去的重要媒介。
杨德昌的《一一》里说:“电影发明以后,人类的生命至少比以前延长了三倍”,当前置摄像头这种视觉语言变得普及,我们的生命又会延长多少倍呢?
《一一》
在2023年岁末,一对情侣在他们这一年的镜头记忆里寻找最舍不得删除的10秒。从十二月的泪到十一月的雨,视频里他们共同去了很多地方,翻山越岭,一起共度许多分毫,岁月长衣裳薄。
当镜头翻转,他们发现最不舍得删除的10秒,不是山海,不是远方,是每个平凡日子一起睁开眼的第一个10秒。
来自@Jin小菌
这样更多基于个人经历和情感体验的视频创作,也会成为我们去对抗时间流逝、重构个人记忆的重要工具。
就像在他们的上一条视频,他们想在镜头里抓到飞机。短短18秒有人看了几十次,有人每隔一年就回来看一次,有人说不知为什么飞机划过那一刻眼泪下来了。原来时间是液体。
来自@Jin小菌
我们强调前置摄像头的存在感,因为它不止是一个技术术语,而更是一种文化思潮和时代情绪。
是要表达自己,不愿做镜头前被凝视的表演者;
是有自己对内容的主张和坚持,反对人云亦云;
是会永远追寻个性化的认可与共鸣,拒绝被卷入到流量密码的漩涡中去。
前置摄像头不仅让年轻人发现自我,也赋予了他们个体创作的能力。在小红书,越来越多这样的年轻人从“看客”变成了“创作者”,他们通过视频分享自己的故事,展示个性和态度,形成新的身份认同和文化归属。
而这所有的变化,为什么最先发生在小红书?
小红书上的互动机制和创作审美以真实和生活化而著称。无论从年轻到衰老、或由精致到粗糙,只要真诚的,就是动人的,就会被社区网友接纳和赞美。
来自@小红薯5F0055F5
小红书没有门槛,鼓励素人、扶持个体的产品特点,又决定了其社区氛围的多元化与包容性。当代互联网被算法和MCN绑架日趋拥挤,而素人和个体创作者在小红书上的表达空间依然友好,依然广阔。
来自@宝哥和他的导盲犬
最重要的是,小红书的社区感是个体视频创作者镜头里永恒的纵深。我们在此记录,也在此被记录;我们在此创作,也成为创作的一部分。
在看见与被看见之间,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故事的主角,同时也丰富了别人的世界。生活或许不会给我们点赞,但我们终会以这样的方式被时代记住。
而至于我,我打算将小红书作为第一选择,从明天起打开前置摄像头,当我又再次骑上共享单车。
北京的夏天过去了,秋天来了。请回答吧,我的2024。
(完)
设计/视觉L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