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点击右上方的“关注”。感谢您的支持和鼓励,希望能给您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引言:
从秦始皇称帝到宣统帝退位,中国历史上封建帝制存在了两千多年。
面对一个庞大的帝国,皇帝不可能仅凭自己一人就治理好国家,势必要有文臣武将的辅佐帮助。
在这一过程中有不少臣子立下功勋望后生出反意,希望对皇帝取而代之;而希望保持皇权至高无上的君主对这样的臣子也十分提防。
自从二者诞生以来,皇权与相权的斗争就一直在持续。
在历史上有这样2位大将,他们功高震主,甚至可以轻松取代皇帝,但自身的选择不同造就了各自迥异的结局。
一、西汉开国元勋:功高震主的教科书
说起功高震主,永远绕不开西汉开国三大功臣之一——淮阴侯韩信,“功高震主”一词正是出自《史记》的淮阴侯列传。
韩信的出身已经不可考,《史记》中对韩信早年经历的描写只留下了小说情节一般的“胯下之辱”和“一饭千金”的典故。
韩信最初在项羽麾下,却屡次献计不被采用,于是背楚投汉。
在萧何对韩信“国士无双”的评价之下,刘邦正式拜韩信为大将军。
拜将后不久,韩信便展现了他的军事才华。
汉王刘邦采取了韩信的计策,仅用数个月便成功还定三秦。
汉军东出函谷后,刘邦亲自领兵与项羽在荥阳对峙,将整个北方都交给了韩信。
韩信首先以声东击西之策袭取魏都安邑俘虏魏王豹,成功平定魏国。此时的北方还有代、赵、燕、齐四股势力。
代国依附于赵国,韩信轻易攻破代国、俘虏国相。
随后,韩信与赵国的陈馀在井陉决战,韩信以少打多背水一战,最终斩杀代王陈馀,俘虏赵王歇。
在人困马乏之后,韩信又采纳李左车的建议,一面抚恤赵地、慰劳将士,一面在燕国面前摆出进攻之势。
随后派使者前往,燕王臧荼望风而降,韩信不费一兵一卒收复燕地。
在攻齐时,韩信一路势如破竹,攻破齐都临淄,齐王田广前往楚国求救。
项羽手下龙且和田广率兵二十万抵御韩信,结果韩信用沙袋蓄潍水后水淹楚军,龙且、田广皆被杀。
韩信连灭五国,平定北方,随后作为汉军的总指挥在垓下大败项羽。
在整个楚汉战争的进程中,韩信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
平定北方后韩信曾经让刘邦封自己为“假齐王”,毫不夸张地说,此时的韩信倒向哪一边,天下局势都能顷刻反转。
西汉建立后韩信被封为楚王,但在刘邦眼中韩信就是一枚定时炸弹。
对于韩信来说,他立下的功劳太大,以至于可以动摇刘邦的地位。
无论他是不是真的想谋反,既然有了谋反的实力,便注定了他的悲剧。
被封为楚王后,樊哙、灌婴、夏侯婴等都举报韩信谋反,刘邦一到楚国便将韩信擒住,随后带到长安,降为淮阴侯。
耐人寻味的是,多疑的刘邦面对说韩信谋反的控告,“仅仅”是削爵和圈禁,说明刘邦可能也知道韩信并没有真的谋反,此举只是为了更好地控制韩信而已。
然而,韩信接下来的所作所为充分体现出了他在政治上的幼稚。
被贬为淮阴侯的韩信常常在家哀叹,竟然和周勃、灌婴同为列侯。
连樊哙跪拜迎接他时,韩信都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
韩信知道刘邦容不下他,因此朝会和出行也常称病不去,甚至对刘邦说出“陛下不过能将十万,臣多多而益善耳”这样敏感的话语。
汉十年,代丞相陈豨决定谋反,韩信毛遂自荐作为京城的内应,打算在刘邦前去平叛之时袭击吕后和太子。
韩信就此坐实了自己的谋反,但很快被手下举报。
萧何将其骗入宫中后,吕后将其斩杀。
历来对韩信是否真的谋反众说纷纭。
史记中记载得知韩信死讯的刘邦反应是“且喜且怜之”。
喜的是功高震主的韩信终于谋反被除。
至于怜,可能是刘邦对这位大才的惋惜之情,也有可能是韩信的谋反另有隐情(如吕后为保太子故铲除韩信一说)。
韩信的悲剧最早源于何时?从他与陈豨合计谋反开始?从他抱怨与列侯为伍开始?从他逼迫刘邦封他为假齐王开始?或许是从他立下不世之功开始。
二、再造大唐河山:生荣死哀的帝国栋梁
与韩信的悲剧结局相比,唐朝的郭子仪可以说的是功成身退的典范。
郭子仪是唐中期人,武举出身,累迁至左武卫大将军兼任朔方军节度使,统领西北的朔方军团。
此时的边疆已经多年没有战事,按照常规的走向,郭子仪最后会以一个没有战功、不受重视的老将军身份了却余生。
天宝十四载,安史之乱爆发,郭子仪奉命率朔方军讨伐安禄山,接连收复静边军、云中、马邑,郭子仪本人因功加封御史大夫。
叛军此时已经占领河北全境,郭子仪与另一位大将李光弼合并击败史思明,收复常山,并打退了史思明的追击。
年近六十的郭子仪白天领军征战,晚上带兵破坏叛军的营垒,其他将领合力大破叛军,斩首四万余人。
就在郭子仪在河北一路高歌、计划直捣叛军老巢范阳时,关中传来了潼关失守、天子出逃的消息。
唐玄宗入蜀,太子李亨在甘肃灵武登基,是为唐肃宗。
于是郭子仪率军来到朔方听候调遣,被任命为宰相兼兵部尚书,继续统领唐朝廷唯一可以倚赖的朔方军。
一年多后安禄山被其子所杀,于是唐肃宗任郭子仪为副帅,在广平王李俶(唐肃宗长子,名义上的最高统帅)的带领下,领十五万大军进攻长安。
郭子仪亲自上阵拼杀,经过数日血战,叛军死伤六万余人,被俘两万人,被迫弃城而走。唐军成功收复长安。
休整几日后,郭子仪统领手中的汉军兵马和归附的回纥部队收复东都洛阳。收复两京的功劳让郭子仪加封司徒,拜为国公。
唐肃宗赞誉他:“虽吾之家国,实由卿再造。”
在继续北征讨伐叛军战局焦灼时,郭子仪被宦官鱼朝恩中伤,被解除兵权。
郭子仪没有抱怨而是心系朝廷,在百官的劝言之下,唐肃宗重新起用郭子仪,命其掌天下兵马,并在病危时将河东之事完全托付给他。
郭子仪也不负帝望,经过一年的鏖战最终成功平定了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虽平,朝廷的窘迫却让诸多武将起了不臣之心。
先前和郭子仪一同平定叛乱的仆固怀恩、李光弼先后叛乱,甚至主动引吐蕃和回纥来入侵唐朝。
已经年近七十的郭子仪再度领兵将吐蕃赶出长安、迎回出逃的唐代宗,又以昔日并肩作战之谊单骑退回纥,此后又数次击败吐蕃的来犯。
平定安史之乱、成功收复两京、打退外族入侵,年近七旬的老翁郭子仪此时已经立下不世之功,朝中威望不逊于天子。举一小事即可管中窥豹。
郭子仪之子郭暧娶了唐代宗的公主,一次夫妻二人吵架,郭暧骂道:“你不过仗着你父亲是皇帝,我父亲只是不愿意当罢了”。
公主闻言入宫告知唐代宗。唐代宗此时说道“彼诚如是,使彼欲为天子,天下岂汝家所有邪?”若郭子仪想做天子,天下早就不姓李了。
能让天子亲口说出这样的话来,郭子仪的战功威望可见一斑。
然而,与韩信不同的是,郭子仪真正做到了“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高震主而主不疑”。
郭子仪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是唐肃宗和唐代宗的股肱之臣。
然而,在最后一次击退吐蕃后,郭子仪果断向唐代宗“乞骸骨”(申请退休)。
唐德宗继位,尊郭子仪为“尚父”,进太尉。
郭子仪借此果断交出兵权,急流勇退。
郭子仪去世后得以配享代宗太庙,其后世得以荫蔽,从皇帝到臣子皆痛惜不已,真正做到了生荣死哀。
三、本身是原罪——功高震主的前因后果
“功高震主”在古代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词汇,一方面功高意味着享用不尽的荣华富贵,但功高到足以震主则让这荣华富贵成了随时可以爆炸的火药桶。
手握功勋的大将和当朝君主处在猜疑链的两端,君主怀疑大将要谋反,大将担心君主怀疑自己。
因此很多功高震主的大将最后都落得个兔死狗烹的下场。
一方面,就像《论语》中写道“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哪怕有辅佐成王的周公那样的才干,但如果骄傲自大、为人吝啬小气,那其他方面也就不值一看了。
有太多大将立大功后变得骄横跋扈、目中无人,不仅不满足于荣华富贵,还希望在权力场大展手脚。
平定七国之乱的周亚夫、偷渡阴平灭蜀的邓艾皆在此列。
另一方面,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当臣子拥有足够功劳、权力、威望,君主便会以最大的恶意去揣测他,去编织“莫须有”的罪名。
臣子被除掉并不是因为“太坏”,反而恰恰是因为“太好”,功高震主就是原罪。
参考资料:《史记》
《旧唐书》
《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