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声明:本文版权为网易汽车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网易汽车4月29日报道 从宝马集团Designworks领导者到MINI设计团队掌舵人,Holger Hampf正在将跨界思维深植于MINI品牌的设计创新中,为这个经典品牌注入新的活力。在2025年上海车展期间,网易汽车独家对话MINI品牌设计总监Holger Hampf,一同探寻经典设计在新汽车时代的进化密码。
Holger Hampf在Designworks 的丰富经历为他注入了多维度的设计灵感。Designworks 这个汇聚多元创意的设计团队,向来以突破常规、打造令人惊艳且持久吸引的设计语言为追求,而这份追求也深深烙印在 Holger Hampf 对 MINI 的设计思考之中。
MINI品牌设计总监Holger Hampf
他坦言,Designworks的经历让他更注重“环境引导型设计”——即车辆与城市环境、建筑风格的有机融合。
“MINI的设计精髓在于永不止步的创新精神,”Holger强调,“我们既要传承英伦经典,又要赋予其当代魅力。”新一代车型中,经典圆形大灯、悬浮式车顶等标志性元素被重新解构,以更简洁的线条和数字化细节呈现。这种“都市流动性风格”不仅是对城市美学的呼应,更成为MINI在电动化时代的设计锚点。
无论是原创经典设计,还是基于经典车型的迭代更新,如何处理传承与突破的关系都是设计师都必须直面的难题。对于有着66年品牌历史和众多拥趸的经典小车品牌,Holger Hampf需要在深入理解历代MINI车型的设计表达和共同语言的基础上,具备敢于打破常规、以全新视角探索创新的能力和勇气。
当被问及“在经典之上创新是否更难”时,Holger Hampf用“精妙的平衡艺术”阐释新时代MINI的设计哲学:“第一步,尊重传统;第二步,彻底放手,以全新思维去创作;第三步,将经典与创新融合。”
MINI品牌设计总监Holger Hampf
以MINI的赛车基因为例,用户对JCW性能纯粹性的要求达到120%;对现代生活方式的诠释,比如舒适性和科技感,MINI也要做到120%的纯粹;而在英伦经典元素的传承上,则要保持100%的辨识度。“这三者必须清晰、强烈地表达出来,不能模糊或割裂,否则会让消费者产生认知混乱。MINI的设计必须让人一眼就能理解它的品牌宣言——既致敬历史,又面向未来”。对MINI的设计师来说,他们既不能过于保守,也不能过分激进,只有找到那个完美的平衡点,才能创造出真正令人信服的作品。
“若设计过于保守,会显得乏味;过于激进,则可能失去灵魂。”这种平衡甚至延伸到细节取舍——新一代电动MINI保留实体启动按钮,却在交互系统中引入增强现实HUD,既致敬机械美学,又拥抱数字未来。
在Holger Hampf看来,经典元素不能成为化石,而需被重新编码,才能跨越时代。
电动车时代,电池的重量与体积似乎与MINI的轻量化基因背道而驰。对此,Holger给出了明确答案:“MINI的使命不是与其他品牌比拼续航里程,而是为城市而生。”
他将纯电动MINI设计原则归纳为三大要点:轻量化车身、短途场景适配、美学与效率平衡。通过优化电池布局和材料应用,新一代电动MINI Cooper也试图在加速性能与续航里程、车身重量与体积、美学与效率之间寻找最佳平衡。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必须始终思考一个问题:小型电动车是否必须追求驾驶速度非常快?续航里程是否一定要达到800甚至1000公里?或许,我们可以通过更轻量化的车身设计,打造一款真正为城市而生的车型。MINI并不打算与其他品牌在长续航或超大电池容量上竞争,这不是MINI的风格定位。我们是为短途出行、都市通勤而设计的车型。”
市场调研显示,大多数MINI车主主要在家庭或城市环境中充电,而非依赖高速公路上的充电设施。Holger认为,都市场景才是MINI电动车的典型使用场景。
“我们的目标不是盲目追随行业趋势,而是专注于为城市生活这一典型应用场景提供最合适的电动出行解决方案。”这是MINI品牌的“城市电动哲学”。
在传统认知中,Nappa真皮、实木饰板是豪华内饰的代名词,但MINI选择了一条更具挑战性的道路——用100%可回收材料打造高端质感。
在材质选择上,MINI采用了大量100%可回收的高端织物,其触感与视觉表现不逊于传统材质,甚至更轻盈、更具科技感。
MINI品牌设计总监Holger Hampf
“真正的豪华应通过感官体验传递,”Holger谈到,更重要的是这一可持续理念并不仅限于材料的使用,而是贯穿MINI车型的全生命周期:“昨天我去参观了MINI本土生产的工厂。在中国本土生产的全新电动MINI Cooper和全新电动MINI Aceman完全采用可再生能源,确保从生产到使用的每个环节都践行可持续的绿色承诺和环保理念。对我们而言,可持续发展不是某个阶段的附加要求,而是融入品牌DNA的核心价值。”他补充道。
作为有着66年品牌历史的经典小车品牌,新一代MINI需要保留其独特的英伦风格,但这种经典元素必须用现代的设计语言重新诠释。以全新一代MINI Cooper为例,其经典的四轮四角设计、悬浮式全平车顶、标志性的微笑前脸、六边形中网,以及二八理念等设计元素得以延续,而更大的前脸开口、更立体的尾灯和包围设计、创新的OLED圆形中央显示屏等则在科技感体验上努力紧跟潮流。
而另一方面,在特斯拉引领的“去按键化”风潮下,当前大部分纯电动产品采用了无实体按键设计,MINI则逆势而行在纯电动产品上保留实体启动旋钮,保留传统燃油车“点火”启动的仪式感。
面对“复古框架能否承载电动化未来”的质疑,Holger Hampf有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对MINI品牌来说,消费者渴望的不仅仅是“新”,更是“独特”。用户希望与品牌建立情感连接,就像记住一张脸、一段音乐或一件艺术品那样,“MINI也希望成为那个让人过目不忘的品牌”。正如Holger Hampf所言,MINI的每一次创新,都让MINI变得更MINI——不仅是外观,更是驾驶时的感受。
电动化浪潮汹涌,“很多车看起来越来越炫酷,但它们未必能和用户产生共鸣。外观或许相似,但内在的体验才是关键。就像智能手机,外壳可能大同小异,但里面的内容——音乐、照片、应用——才是真正个性化的部分。MINI也是如此,我们不仅是一辆车,更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
新一代MINI车型的设计在推向市场后引发了很多不同的声音。许多长期支持MINI的车主也曾提出疑问,“这样的创新是否过于激进?”
Holger以MINI在数字化领域的探索为例:高度数字化的需求并非中国独有,全球市场都有类似的期待。因此,设计师必须精准把握平衡:如何通过设计体现数字化特色,同时避免过度或不足。比如,过度数字化可能让用户怀念实体按键的物理反馈,但完全回归传统又可能让追求科技感的用户失望。
“这种平衡是持续的挑战,也是我们未来设计的核心课题之一。从中央控制台到整体交互体验,MINI的设计语言正在全面进化。这一切的关键,在于平衡。”
在电动化与数字化浪潮中,MINI的生存法则不是颠覆传统,而是以更精妙的平衡术,让每次创新都成为对品牌基因的再诠释。
MINI品牌设计总监Holger Hampf(左)网易汽车主编 王昉(右)
当经典元素被赋予数字化表达,环保理念与豪华质感共生,电动化转型紧扣城市脉搏,设计也应回归其本质——解决真实需求,提供情绪价值,让科技始终服务于人的体验,以此连接过去与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