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跟对象一起去迪士尼,原本计划要玩遍所有热门项目、拍满整个相册,结果从进园第一刻就开启了“速通争吵”模式——路线怎么走、项目先玩哪个、排队多久、吃什么、要不要花钱买快速通道……

华特·迪士尼曾梦想将迪士尼乐园打造成“世界上最快乐的地方”。然而,走进园区后,现实往往并不如童话。日均上万游客让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角落都挤满了人。游乐园里,笑声与尖叫交织,但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角落里有人因疲惫而落泪,有人因路线、预算或行程安排而冷脸争吵。

迪士尼本是情侣约会的圣地,为何却成了情绪崩溃、矛盾频发的高发地?

所有好的体验,都要花钱

你可能想象不到,跟你对象一起去游乐园玩,未必会让你更开心。

有研究发现“其他游客互动时会影响积极情感,但与同游的家人朋友互动并不会影响积极情感[1]。”也就是说,你和对象的互动,可能并不如你和玲娜贝儿的互动,或者吃到好吃的食物让你更快乐(那些吵过架的情侣或许已经体会到了这一点)。

原因之一是,进入迪士尼后,你可能会发现,每一种看似美好的体验背后,几乎都标好了价格。许多情侣的争吵,往往就是从这些“必须消费”和“意外开销”开始的。


都到迪士尼乐园了,身上没有点周边打个卡,钱落不到实处,怎么能甘心 / Unplash

有人说“泡泡玛特可能成为中国最接近迪士尼的公司”,原因之一就是二者都是“IP大户”。你可能没买过泡泡玛特的盲盒,但当你进入迪士尼园区后,几乎是个人都至少买个米奇耳朵戴一戴。

根据2020年的数据,乐园共计推出了超过17673种商品,其中包括219种头箍,且有9308款都由中国本土独家开发设计[2]。相比之下,泡泡玛特在迪士尼面前,还得叫一声“前辈”。

换句话说,迪士尼乐园至少四五百块的门票,只是你这场情绪消费的开始。

在情侣关系里,这种“场域消费”更容易成为导火索。2020年中国旅游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上海迪士尼游客人均消费集中在1000到2000元之间[3]。


根据迪士尼的财报数据,乐园门票收入仅占“乐园及体验”业务的约三分之一,而商品、餐饮(食品和饮料)等消费贡献了近四分之一收入(但不一定是在迪士尼乐园消费的商品和餐饮,也包含迪士尼邮轮等场所)[4] / Unplash

而这一切,并不只是钱花得多这么简单。研究发现,情侣之间生活习惯和消费观的差异,本就是高频矛盾点,并且休闲习惯差异大关系更容易破裂[5]。好不容易排到雷鸣山漂流,你对象觉得黑红相间的米奇雨衣特别可爱(只是要160元),而你一句“黑红瓢虫塑料袋”,都可能引发一整天的冷战。

心理学研究也指出,相比另一半省钱,另一半花钱冲动更容易引发冲突[6]。


游乐园本质上是一个巨大的消费场所,在出发之前要仔细做好预算 / Unplash

一方觉得难得来一次,花点钱买体验不亏;看到一碗80元的拉面、一瓶20元的矿泉水开始情绪崩盘;甚至当你们排了两小时队,却看到VIP通道的游客轻松插队,心态直接碎裂。没有提前做好预算和心理准备,情侣之间的甜蜜,很可能在巨额的沉没成本和情绪疲劳中变质。

七点半入园,比上班都累

你在网上看了“迪士尼乐园最值得买的小东西们”,就知道这次对你的钱包来说,是一场硬仗。但做完攻略后,你会发现,真正让人肉疼的或许不是那些迷人的小玩意儿,而是刷不完的项目和排不完的队。

尤其当你想一天之内打卡所有热门项目、追烟花、看巡游、买周边……迪士尼,瞬间从“世界上最快乐的地方”变成了“世界上最卷的游乐场”。一天下来可能比上班还累。

许多迪士尼“打卡攻略”里,最常见的一句话就是:建议买早享卡,最早七点半准备入园[7]。入园越早,队伍越短,热门项目才能抢在高峰期前快速刷掉。但去迪士尼怎么可能不拍照?于是有些情侣可能需要凌晨五六点起床化妆打扮,然后开启一整天的“乐园KPI模式”——一天挑战十几个项目,不走回头路。


很多人为了值回票价,挤几个小时的地铁还不算完,入了园开启十公里拉练,一边释放多巴胺一边燃脂,怎么不算是一种身心灵极限锻炼 / Unplash

心理学研究表明,睡眠不足、连续高压的行程,不仅会极大消耗体能,还会直接影响情绪管理能力。睡眠不足会降低多巴胺、提升皮质醇,人的情绪控制力变弱,容易因为小事爆发愤怒,甚至“对好事也高兴不起来”[8]。

即使玩到了想玩的项目、看到了梦寐以求的烟花,情绪也会受到影响。在拥挤的环境下,看到哪哪都是人的你,也会慢慢觉得压力提高[9-10]。


大多数时候,去旅游区拍照都要忍受五颜六色的背景板——除了人还是人 / Unplash

数据显示,上海迪士尼热门项目的排队时间,正常情况下都是1小时起步,节假日甚至高达2小时。而春季、春节等黄金时段,更是人山人海,等待时间和游玩难度双重拉满。长时间的站立、等待、争抢位置,让你在乐园高压场景中更容易“破防”[11]。

陌生人的不文明行为也会让你感到烦躁。比如,有人吐槽说“迪士尼的吸烟点比休息区还多”,当你想歇一歇时,却发现周围烟雾缭绕;其他让人“下头”的行为例如排队玩项目或看花车时被插队,小孩随地大小便等,让本就压力巨大的你们更加崩溃。


你以为最快乐的地方连空气都是甜的,而累了一天的你再遇到不文明行为,很难高兴得起来 / Unplash

所以,迪士尼不只是金钱消耗场,还是一场体力、心理、情绪的多重耐力测试。门票只是入场券,而真正挑战的是,你是否能在高密度的人流和高强度的行程中,保持情绪稳定、关系和谐,不被“冲突诱发场”带节奏。

一场高强度的亲密关系压力测试

当你撑到晚上九点多,看完烟花,拖着疲惫的身体走出园区时,你可能会发现,这趟迪士尼之旅,堪比一场情侣关系的极限压力测试。

很多人可能会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许多男性本就对主题乐园兴趣缺缺。根据Statista的数据,在2024财年,东京迪士尼的女性游客占比高达70%[12]。一个小型调查也显示,男性在主题乐园中的负面情绪远高于女性[13]。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许多男友在园区内会表现得表情冷淡、拍照敷衍。

其他差异还可能表现在走路速度上。走路速度与下肢长度和性别有关。当男女双方一起行走时,为了适应对方的速度,双方都会付出额外的能量,从而产生体力损耗[14]。

一方热情满满想拍美照打卡,而另一方却敷衍冷淡走路飞快只想赶流程,这种摩擦在迪士尼这样“世界上最快乐的地方”被进一步放大。


每次和对象出门总是他在前面飞,你在后面追。也许只有下雨的时候,能够用伞“禁锢”住走得飞快的男友 / Unplash

心理学研究指出,在群体情境下,个体情绪容易被环境放大[15]。别人欢呼拍照、情侣们忙着打卡秀恩爱时,你因为对象没拍好照片、排队不耐烦而感到恼火,这种情绪落差会让你的不满感倍增。相比在家里的吵架,情绪在这样的环境中爆发得更猛烈,也让人更不开心。

而且,一旦情绪爆发,人的冲动控制能力会显著下降。心理学上把这种情绪冲动称为“消极紧迫感”,而亲密关系中的攻击行为,往往正是这种冲动失控的产物[16]在乐园里,。一个眼神、一个表情、一个不走心的回应,都可能成为激烈争执的导火索。


好不容易卡到最佳位置,对象给你拍的照片不是死亡角度就是蜜汁构图,而别人美美出片的时候,这口气实在是咽不下去 / Unplash

游乐园这种高压场域,可以迅速暴露情侣间的消费观差异、休闲习惯、情绪处理、决策模式,以及对彼此需求的敏感度。生活方式相似的情侣,往往更容易走得长远;而那些在关系里愿意主动调整步调和习惯的人,更容易让关系更稳固[17]。

换句话说,一趟迪士尼旅行,不仅考验你们的体力和金钱耐受力,更考验了彼此的情绪韧性和调整能力。

所以,如果你们能保持心态稳定、不被情绪带节奏,甚至还能一边排队一边“吃瓜”,看别人家情侣上演“分手实录”,或许也不失为一种另类的快乐。


参考文献

[1] 罗卉, 梁增贤. (2024). 主题公园游客情感影响因素分析. CTPI主题公园研究院.

[2] 界面新闻. (2021). 上海迪士尼迎来五周年 游客平均消费至少一千元.

[3] 上海文旅产业研究院. (2024).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8周年,发布快乐旅游趋势报告.

[4] United States Security and Exchange Commision. The Walt Disney Company (2024). Fiscal Year 2024 Annual Financial Report.

[5] Becker, O. A., & Lois, D. (2010). Selection, alignment, and their interplay: Origins of lifestyle homogamy in couple relationships.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Family, 72(5), 1234–1248.

[6] Britt,Sonya L. et al. (2017). Tightwads and Spenders: Predicting Financial Conflict in couple relationships. Financial Planning Association.

[7]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官网. (2025). 乐园早享卡.

[8] Audigier, A., Glass, S., Slotter, E. B., & Pantesco, E. (2023). Tired, angry, and unhappy with us: Poor sleep quality predicts increased anger and worsened perceptions of relationship quality.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40(12), 3803-3831.

[9] Evans, G. W., & Wener, R. E. (2007). Crowding and personal space invasion on the train: Please don’t make me sit in the middle.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7(1), 90-94.

[10] Vanta, B., PhD. (2024, September 9). Physiology of anger.

[11] Queue Times. (2025). Shanghai Disney Resort 等待时间数据.

[12] Statista. (2025, May 7). Share of visitors Disney theme parks Japan FY 2015-2024, by gender.

[13] Havard, C. T., Wann, D. L., Grieve, F. G., & Ryan, T. D. (2021). Returning to the Magic: Examining the impact of previous attendance on male and female Disney fans perceptions of universal theme parks. In Findings in Sport, Hospitality, Entertainment, and Event Management, Findings in Sport, Hospitality, Entertainment, and Event Management (pp. 12–14).

[14] Wagnild, J., & Wall-Scheffler, C. M. (2013). Energetic Consequences of Human Sociality: Walking Speed Choices among Friendly Dyads. PLoS ONE, 8(10), e76576.

[15] 陈红霞,唐辉一,汪祚军.群体情境中的情绪放大效应及机制研究[C]//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宁波大学心理学系暨研究所;,2013:2048-2049.

[16] McCurry, A. G., May, R. C., & Donaldson, D. I. (2024). Both partners’ negative emotion drives aggression during couples’ conflict. Communications Psychology, 2(1).

[17] Becker, O. A., & Lois, D. (2023). Lifestyle homogamy in couple relationships. In Springer eBooks (pp. 3904–3908).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