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连续第三晚交火 资料图

局势正千钧一发,到26日,印巴已连续第三晚在克什米尔地区交火。

印度方面指控,巴基斯坦士兵再次 " 无端 " 使用小型武器向实际控制线射击。实际控制线是将克什米尔地区划分为两部分的实际边界。

据报道,印度士兵也使用小型武器还击。

激烈对峙还在继续。

因为4月22日的恐怖事件,本就很糟糕的印巴关系,跌落到近年来的最低谷。法新社引述国际危机组织(ICG)负责人的话说:" 印巴关系正回到最黑暗的时刻。"

印度发誓报复,随即封闭印巴边境,大规模驱逐巴基斯坦国民,甚至威胁断绝印度河下游供水。

印度河发源于中国,但因为巴基斯坦处于下游,这条河成了印度的筹码。

图为印巴边境士兵

印度总理莫迪公开宣誓:" 印度将查明、追踪和惩罚每一个恐怖分子,以及他们的操纵者和支持者。我们将追捕他们,直到地球的尽头。"

巴基斯坦公开否认与恐怖事件有关,也对印度采取以牙还牙的措施。但考虑到两国的实力对比,很明显地,巴基斯坦属于下风。

指责、威胁、驱逐,这还只是印巴关系恶化的第一步。

第二步,就是边境持续发生摩擦交火事件。

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管控,那就可能发展到第三步,那就是大规模的冲突乃至战争。

英国殖民者离开后,印巴两国分治,关系一直很糟糕。这两个南亚国家,已经爆发了三次大规模战争,两次就与克什米尔有关。

虽然大规模冲突和战争,从目前看,大概率不会有;但毕竟枪炮不长眼,持续不断的交火,却可能因某个突发事件,最终将两国拉入冲突的深渊。

现在,就看两国领导人,尤其是印度,有没有足够的政治决断和智慧了。

形势凶险,巴基斯坦正高度戒备。我看到,巴方也第一时间对中国进行了通报。

图为持枪在街上警戒的士兵

4月27日,巴基斯坦副总理兼外长达尔打电话给王毅,介绍了最新情况。

王毅表示,中方密切关注当前形势发展。然后,他说了三个支持。即:

1,打击恐怖主义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责任,中方始终支持巴方坚定实施反恐行动。

2,作为铁杆朋友和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中方充分理解巴方合理安全关切,支持巴方维护自身主权和安全利益。

3,中方支持尽快开展公正调查,冲突不符合印巴各自根本利益,也不利于地区和平稳定。希望双方保持克制,相向而行,推动事态降温。

尤其是最后一点,既然印度认定是巴基斯坦干的,那总要拿出证据来,总要进行公正调查。

请注意:尽快,公正调查。

印度啊印度,你真要三思。

虽然印度国力强于巴基斯坦,但毕竟巴基斯坦也是有核国家,真大打起来,对印度又有什么好处呢?

此前报道

两个"拥核"国家突发交火 局势一夜升级令国际社会担忧

和平弥足珍贵,但愿这两个“拥核”国家能尽快解除危机。

近日,一起袭击事件,打破了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平静,也让南亚局势骤然紧张。据央媒报道,当地时间24日晚,印度和巴基斯坦双方军队在克什米尔控制线沿线发生小规模交火。

此次交火前,印巴双方已经宣布多项互相针对的反制措施:23日,印度就一起袭击事件对巴基斯坦采取“断水”“断路”“赶人”等报复措施;24日,巴基斯坦作出回应,对印度采取包括“暂停贸易”“驱逐外交人员”等反制措施。联合国方面呼吁印巴双方保持最大限度克制,避免局势进一步恶化。

当印巴冲突的“火药桶”又一次被点燃,当两个“拥核”国家冲突升级、互不退让,国际社会很难不对这场对抗可能导致的后果担忧起来……

局势一夜升级

据新华社报道,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帕哈尔加姆镇22日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造成26人丧生,其中24人是印度游客,1人来自尼泊尔,1人为当地导游,另有至少17人受伤。

令人担忧!剑拔弩张之际印巴突发交火,两个“拥核”国家会否爆发全面冲突?

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针对游客的枪击事件,当地加强警戒。图源:央视新闻

印度政府反应强烈,23日宣布一系列针对巴基斯坦的措施,包括暂停两国间一项重要水资源分配条约、关闭边境口岸、驱逐巴方人员,作为对枪击事件的回应。

针对印方的强硬措施,巴基斯坦国家安全委员会24日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应对措施,会议由总理夏巴兹·谢里夫主持。

同日,巴基斯坦总理办公室发表声明说,印方就游客遭枪击事件宣布针对巴方的一系列措施极不负责任且缺乏法律依据,巴方将对印度采取一系列反制措施。声明称,巴国家安全委员会决定关闭瓦格赫边境口岸,废除向印度公民发放的部分签证,宣布印度驻巴高级专员公署武官为“不受欢迎的人”,对印度航空公司关闭领空,暂停所有对印贸易。

就在巴方发布反制措施后不久,印方也加码了反制措施。24日,印度外交部发表声明称,将进一步加大应对力度,撤销向巴基斯坦公民签发的所有签证,并暂停了对巴基斯坦人的签证服务。

矛盾由来已久

此次袭击是该地区25年来针对平民的最严重袭击事件,也是2008年孟买恐怖袭击后印度发生的最严重的恐怖袭击。

袭击发生后,印度总理莫迪在社交媒体发文谴责,并指示政府向遇难者家属提供援助。袭击发生时,正在沙特进行访问的莫迪随即缩短行程回国,并于23日晚与高级安全官员举行了紧急内阁会议。“我向全世界承诺:印度将识别、追踪和惩罚每一个恐怖分子及其背后的支持者。”莫迪24日在比哈尔邦发表讲话时称,“我们会穷追不舍,直到地球的尽头。”

令人担忧!剑拔弩张之际印巴突发交火,两个“拥核”国家会否爆发全面冲突?

2024年11月18日,印度总理莫迪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出席会议。图源:新华社

复旦大学南亚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民旺认为,印控克什米尔地区长期存在政治、宗教等矛盾,在过去,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多次发生恐怖主义袭击事件。很长时间以来,印度一直怀疑该地区恐怖主义力量的背后是巴基斯坦政府。但截至目前,本次袭击事件的诸多细节和相关证据还尚未被权威机构和媒体披露。

“本次袭击事件的发生,印度方面也有一定责任。”林民旺说,“2019年,印度政府宣布废除当时执行的宪法第370条,这意味着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此前享有的特殊地位和自治权被取消。印度的这一单边举措引发了巴基斯坦的强烈谴责和反对,巴方认为,印度的做法激化了这一地区的印度教徒与穆斯林的矛盾。而后,印方试图通过采取封锁、加强军警控制等方式把控矛盾,但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国际社会呼吁克制

25日,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发出“可能爆发‘全面战争’”的警告。他在采访中表示,世界应该对巴基斯坦和印度这两个“拥核”国家可能爆发全面冲突感到“担忧”,但他也表示希望可以通过谈判解决争端。

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斯特凡纳·迪雅里克表示:“我们强烈呼吁巴基斯坦政府和印度政府保持最大限度克制,确保局势和我们所看到的事态发展不会进一步恶化。”他说,所有问题都应通过有意义的接触和平解决。

在林民旺看来,印巴双方深知晓彼此的底线和筹码。多年来,冲突之后寻求平稳过渡是双方处理问题的常规操作。接下来,局势或会持续紧张一段时间,双方或会通过互相表态、外交孤立、经济施压等非军事手段施压。对于是否会采取军事手段,双方都会非常谨慎。

和平弥足珍贵,但愿这两个“拥核”国家能尽快解除危机。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