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水域救援“黑科技”!游客意外落水 “会跑的救生圈”成功施救)
一到春节,出去游玩的人真不少。最近这一段时间,海南万宁的日月湾景区就迎来客流高峰。冲浪爱好者们驾驭着冲浪板,在海面上尽情驰骋。当然,水上运动,救援力量是必不可少的配置。
最近,有三名游客在体验水上摩托时遭遇侧翻。关键时刻,万宁蓝天救援队发现遇险者,并迅速借助水上救援机器人、无人机等装备,在一位冲浪教练的配合下,成功将三人救起。
春节假期,海南万宁蓝天救援队队长刘娇在日月湾岸边的瞭望塔巡逻时,想起刚刚看到的一辆摩托艇并不是附近常出现的型号,正打算看看他们怎么样时,就发现远处海中有人在挥手求救,摩托艇被浪打翻了。
海南万宁蓝天救援队队长 刘娇:大概一个小时左右我拿望远镜看了一下,我看到有2个人穿着橘色救生衣挥手。可能有问题了,我说那人好像是在求救。肉眼看得没有那么清,大概就在两公里左右。一浪接一浪,浪高的时候你就看不见了。
风急浪高,海浪一个接一个地拍打着海面,刘娇迅速用望远镜确认了遇险者的位置,并通知了岸边的队友。
为了更准确地掌握落水人员周边的海况信息,救援人员先启动了无人机。几分钟后,无人机到达遇险者上空,实时回传着现场画面和数据。刘娇和队友们进一步确认遇险者共有3人,他们紧紧抓着侧翻的水上摩托,情况十分危急。这时候,蓝天救援队的队员尝试乘坐摩托艇前去救援,但都被大浪打了回来。救援人员决定启用U型水上机器人,前往遇险区域救人。
海南万宁蓝天救援队队长 刘娇:U型机器人放上去以后,我的望远镜一直没有停,因为不停地要锁定目标。用了五六分钟,U型机器人就到旁边了,它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出去,而且特别灵活,可以倒退、可以前进、左转右转,很敏捷,溺水者看到这个以后就可以趴上去,直接带他回来。
U型水上机器人被誉为“会跑的救生圈”,它的操作也相对简单,仅通过操控手柄,就能实现远距离、快速、精准送达,在各类水域救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水上机器人成功抵达落水人员身旁后,救援过程却没有想象中顺利。
海南万宁蓝天救援队队长 刘娇:三个人同时趴在了一个U型机器人上,它的最远续航距离也就是两公里,负重是80公斤,三个人一爬上去以后,有一个浪把机器人打在翻倒的摩托艇上了,把一个发动机动力给弄坏了,把外壳都撞坏撞碎了。等一下又一个浪把另外一个人打出去了。
机器人在艰难前行中,不巧又撞上了周边翻倒的摩托艇,一名落水者从机器人上掉落。就在这危急时刻,岸边一位冲浪教练借助冲浪板迎着海浪冲了上去。与此同时,操控U型水上机器人的救援队员努力调整着机器人的方向和速度,小心翼翼地避开障碍物。
海南万宁蓝天救援队队长 刘娇:一个冲浪的教练知道以后,赶快就借用浪板过去了,过去先把打散的人推到板上救回来。像这种情况最便捷的救人方式就是浪板的教练在后边,一个人趴前边,他在后边借用浮力往回推。等一会又再过去把那两个人和我们机器人一起带了回来。
刘娇告诉记者,水上机器人能在复杂的海况下完成救援任务。U型水上机器人是去年12月份万宁市应急管理局购置的,他们已经进行过多次训练,可以熟练操控应用。这次三位获救者并无大碍,在救援完成后,队员们稍事休息,又投入到了志愿工作中。春节期间他们每天早9点到晚6点前往游客集中的日月湾进行巡逻,而这样的值守,还要持续到元宵节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