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记者张鑫
  从产业一线到汽车行业标杆,用创新实践诠释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跃迁——他就是全国劳动模范、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时代领航卡车工厂首席技师王浩名。
  “现在这个状态没有明显的烧灼痕迹,但是MOS管却被烧掉了。从我们分析和检测结果来看,有可能是用户维修过程中,蓄电池有被反接的情况。”记者见到王浩名时,他正在跟同事们对一台出现故障的商用车整车控制器进行拆解分析。
  据王浩名介绍,像这种拆解分析,每个月他们都要做十几次。如果细化到每一颗螺丝,一台整车大概有1万多个零部件,王浩名的工作,就是要在复杂的设备零部件中排除故障,提出汽车质量检测的智能化解决方案。在北汽福田的15年时间里,他从一名试车员到技术骨干,带领团队突破145项技术难题,创造了2000万元的经济效益。
  全国劳动模范、北汽福田时代事业部采购质量工程副总监王浩名告诉记者:“零部件质量问题占整车的大概60%-70%,我们对于零部件的铸造注塑,包括铅焊的这些相关制造工艺也进行了细化,以支撑产品关键特性,从而持续给主机厂输出合格产品。”
  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在国六卡车产品投放初期,王浩名就成为推动行业变革的关键力量。此前尿素结晶问题是困扰汽车行业的普遍难题,王浩名主动请缨,带领团队模拟工况场景,对故障件进行拆解分析,锁定问题根源,成功优化尿素喷嘴和混合腔结构,确保了新产品按时投放市场,每年为企业减少260万元质量损失。
  王浩名说:“我们联合研究院开发了排放预警模型,主要针对售前、售中和售后产品交付的全过程管理,实现从逆向改进向正向预防的管理转变。同时,对于维修技术及市场的响应支持体系,也有大幅提升。”
  基于此理念,王浩名带领团队开发并应用国六产品排放预警模型,将质量问题解决端口前移60%,使故障响应速度提升50%,客户满意度提高15个百分点,由他主导成立的劳模创新工作室联盟,打破产学研壁垒,促成17项高效成果转化,形成需求识别、联合研发、产业应用的创新生态链。为加快锻造新质生产力人才矩阵,王浩名创新构建四位一体培养机制,将传统师徒制与现代项目管理深度融合,累计培养高技能人才200多人,团队发明专利转化率高达25%。
  “我们今年启动了工匠攀登计划,重点培养主攻智能网联技术研发、线控底盘控制系统创新领域人才,来突破汽车新式化转型中的关键技术瓶颈,为中国商用车自主创新迈向高端提供技术支撑。”提及今年工作计划,王浩名这样说。

1 条记录 1/1 页

编辑:岳娜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