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海军首次将101米长的情报船“迪皮·德·洛梅”号(Dupuy de Lôme)部署至波罗的海,以监测俄罗斯的“影子油轮船队”——此次任务旨在截获与俄罗斯活动相关的无线电信号,包括监控规避欧盟油价上限制裁的“影子油轮”。
上周,爱沙尼亚海军试图扣押一艘试图抵达俄罗斯普里莫尔斯克港的“影子油轮”,引发局势急剧升温。俄罗斯首次派遣Su-35战斗机护送该船进港,这是俄罗斯军方与北约成员国海军的直接对峙。同日,波兰总理唐纳德·图斯克5月21日在社交平台X上称,一艘受制裁的“影子油轮”正在进行“可疑行动”,可能威胁连接波兰与瑞典的海底电缆。他补充道:“在我方军方有效干预后,该船驶向俄罗斯某港口。”波兰海军“赫维柳斯”号护卫舰(ORP Heweliusz)已驶往现场。
据路透社报道,这条600兆瓦的海底电缆连接瑞典卡尔斯港附近海岸与波兰北部乌斯特卡港,可在双方电价较低时实现跨境电力供应。欧盟5月20日推出第十七轮制裁方案,将受限制的“影子油轮”总数扩大至350艘。但根据国际海事法,船舶享有无需许可即可通过他国水域的“无害通过权”。若欧盟国家动用海军拦截“影子油轮”进行检查或其他操作,根据国际法将被视为“海上封锁”——一种战争行为。1962年,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在阻止苏联船只向古巴运送导弹时曾面临类似困境,最终选择在古巴周边实施海上“隔离”而非直接拦截。
在爱沙尼亚试图拦截俄油轮引发俄战机短暂侵犯北约领空(持续一分钟)及后续希腊籍船只被扣事件后,俄罗斯誓言将“以一切手段”捍卫其在波罗的海的航运利益。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同日表示,莫斯科在所谓爱沙尼亚“海盗式袭击”后准备“果断行动”。他对记者称:“正如最近针对某油轮的‘海盗袭击’事件所示,俄罗斯已展现出强有力的回应能力。”他补充说,俄罗斯准备在国际法框架内使用“一切手段”,并有多种选项保护本国船只。
作为爱沙尼亚海军事件的明显报复,俄罗斯当局于5月18日扣押了一艘从爱沙尼亚港口出发的希腊籍油轮(该船随后获释),但此次扣押进一步推高了波罗的海的紧张局势。法国此次部署的情报船虽隶属于法国海军,但特意非战斗舰艇,此举恐将进一步激化矛盾。
法国国防部官员证实,这艘配备雷达和电子跟踪系统的间谍船部署目的是追踪那些隐匿所有权、悬挂方便旗且常关闭应答器以逃避监测的油轮。法国的介入标志着西方主要军事力量罕见公开参与波罗的海海域制裁执行。巴黎尚未披露监视任务的持续时间或范围,但官员表示,其目标是增强情报收集能力并支持欧盟的监测行动。
西方官员估计,俄罗斯全球范围内使用超600艘油轮规避制裁,其中许多船只未遵守安全协议或购买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