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婷的南京话还是蛮赖斯的!”“梅婷说起南京话,一张嘴秒变喜剧人。”都市家庭轻喜剧《我的后半生》在江苏卫视每日鲜语幸福剧场播出后,梅婷几乎凭一己之力将南京方言和南京文旅推上热搜。剧中,梅婷饰演全职主妇刘丽娜,凭着一颗真诚善良的心化解了一次又一次家庭矛盾,是沈家最不可或缺的“顶梁柱”。“我在演刘丽娜的时候,我觉得我就是她。虽然我的生活跟她的完全不一样,但是她所经历的一切我都非常能共情。”梅婷在接受江苏卫视采访时如是说。

第一次挑战喜剧角色刘丽娜是个“花旦”式的女生

与过往都市剧中的家庭主妇形象不同,《我的后半生》中的刘丽娜是一个非常活泼开朗,甚至带点喜剧色彩的女性。用梅婷的话来说,就是一个“花旦”式的女生。剧中,不管是与公公沈卓然、丈夫沈青的相处,还是与母亲孙宝琴的“相爱相杀”,刘丽娜都自带搞笑天赋,堪称全剧的“喜剧担当”。

“其实刚开拍的时候,全剧组,包括对手演员都在看,我会如何塑造这样一个喜剧角色。”梅婷表示,这是她第一次出演轻喜剧,与传统都市剧相比,轻喜剧的表演方式、语言节奏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加上在《父母爱情》《六姊妹》等经典作品中的表现,观众或多或少都会对梅婷有一些固有印象,“所以演喜剧还得挑战观众的接受度,这对我来说是最难的。”





作为刘丽娜的同龄人,梅婷也从她身上收获到了许多生活的智慧。剧中,夫妻关系的变化,让刘丽娜前后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前半段,刘丽娜依附于沈青,渴望从丈夫那获得认同,却在一次次索取后一次次失落而归;后半段,她从公公沈卓然一任又一任女朋友身上看到了很多闪光点,也重新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当她走出那个熟悉的家庭的圈子,去面对、去迎接新的挑战,真正的刘丽娜终于回来了。”梅婷说道。

聚焦老年人的情感需求

和前辈演员合作很欢快

过去,聚焦老年人群体的电视剧大多是探讨如何让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为,鲜少正面触及婚恋议题。而《我的后半生》则以退休教授沈卓然的晚年情感波折为主线,直面老年人作为独立个体的精神需求。





在梅婷看来,这一创作理念的变化,具有极强的社会价值。“这个主题是之前从未在公众视野里出现过的。我们可能习惯了看年轻人谈恋爱的戏,这次突然把一个老年人的恋爱戏搬上荧屏,大家接受起来可能确实需要一个过程。”梅婷表示:“但这恰恰就是这部剧对整个社会的贡献。因为人不管在哪个年龄段,都是有情感需求的。希望这部剧播之后,大家能慢慢接受,能正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



题材的特殊性,让《我的后半生》中汇聚了张国立、许娣、杨童舒、严晓频、丁嘉丽、邬君梅等大量戏骨级演员。采访中梅婷表示,和前辈演员的合作非常愉快,从他们身上依然能够感受到年轻人的朝气与活力。“我们经常一起聚餐,一桌子全是前辈,我和大为坐那儿就是小辈。通常一顿饭下来,他们聊得特别欢,我们听得津津有味,但是就是插不上嘴。”梅婷笑着说。

南京话自带喜感

化身南京文旅推介官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南京人,回到家乡拍戏,演绎发生在家乡的故事,让梅婷感觉非常兴奋。剧中,她时不时冒出的南京方言,更成为点睛之笔,在社交媒体上掀起了一阵南京话热潮。



“这部剧的编剧是南京人,剧本中很多台词其实都是按照南京话的语言习惯来写的。所以我在读剧本的时候,很多台词就是用南京话来读的。”梅婷表示,南京话自带幽默感,而且不用担心其他地方的观众听不懂,所以在对戏过程中,只要有机会她就会说南京话。





采访中,梅婷还化身“南京文旅推荐官”,向观众们推荐起南京必打卡的美食和美景。“全国人民都知道盐水鸭,但其实南京烤鸭也特别好吃,我每次回南京都一定要去吃。还有鸭血粉丝、鸡汁回卤干、小龙虾,南京有很多很多好吃的。”说这话时,梅婷忍不住猛咽口水。



除了美食,六朝古都南京也有着非常多的风景名胜。“中山陵、明孝陵、玄武湖,这些都是一定要去的。还有南京灵谷寺,雨后的夏夜,可以去那看萤火虫,绝对是一种奇观!”梅婷滔滔不绝道。

每晚19:30,锁定江苏卫视每日鲜语幸福剧场《我的后半生》,和梅婷一起走进金陵城中沈家的故事!

ad1 webp
ad2 webp
ad1 webp
ad2 we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