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一段"母子误考"的视频在网络上引发了不小的轰动,堪称当代机场行为艺术代表作。
视频中,沈阳桃仙机场的值机柜台前,一位母亲用堪比女高音的嗓音大喊"孩子要考试啊"的台词,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在拍电视剧呢。
更精彩的是后续的"跪地求登机"戏码,让围观群众免费欣赏了一出即兴表演。
网友们也纷纷化身键盘柯南,有人调侃:"这位妈妈的时间管理能力,怕是连公务员考试的行测题都算不明白。"
更有人为这位未来的公务员考生担忧:"要是真考上了,上班打卡可怎么办?"
全网瞬间达成"这妈不靠谱"的共识,但等等,这出闹剧背后,似乎藏着巨大反转。
01
就在大家对 “糊涂母亲耽误儿子考公” 一事口诛笔伐,骂声一片之时,剧情却突然来了个 180 度大转弯,出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反转。
5 月 19 日晚,视频中的当事人李女士通过极目新闻勇敢地站出来,向公众澄清了事实真相。
原来,视频里被大家误以为是母子的两人,真实关系是表姐弟。
这一消息瞬间打破了网友们之前笃定的认知。
更让人惊讶的是,表弟要参加的考试,根本不是网传的公务员考试,而是一个技能资格证考试。
这个关键信息的更正,直接让事件的性质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之前大家觉得考公是人生大事,母亲如此疏忽简直不可饶恕。
可现在得知是技能资格证考试,虽然同样重要,但关注点和评判标准不自觉地就发生了偏移。
李女士还详细还原了当天送机的过程。
17 日晚上,她和她朋友开车将表弟送到的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根本不是那个网友说的舍不得花钱打车。
表弟原本要乘坐当日 21 时 05 分从沈阳出发到达郑州的深圳航空航班,当表弟到达机场时,离登机明明还有四十分钟。
这本是充裕的时间,按照常理,赶上飞机绰绰有余。
当时机场人员也说可以走快速通道,可谁能想到,到了值机口,深圳航空工作人员却突然变卦,不同意办理值机手续。
理由是要在起飞前四十分钟以上方可值机。这一变化让表弟措手不及,满心的希望瞬间破灭。
表弟在与深圳航空航班人员沟通无果后,心急如焚,赶忙给李女士打了电话。
李女士得知消息,心急如焚,第一时间赶到机场,与值机口工作人员反复沟通,苦苦哀求,可工作人员始终不为所动,坚决不同意办理值机。
随着时间越来越少,李女士的情绪也逐渐崩溃,最终出现了视频中跪地磕头等极端行为。
她并非是无理取闹地大闹机场,而情绪的失控宣泄。
为了证明自己所言非虚,李女士还提供了一段与深圳航空的通话录音。
在录音中,深航工作人员明确表示,该航班截止办理值机的时间是 20 时 25 分,而李女士的表弟在 20 时 38 分才到达值机柜台。
按照规定,确实无法办理值机,并且还有相关监控视频为证。
这一证据看似坐实了表弟迟到的事实,但李女士却坚称,他们到达机场的时间离起飞还有四十分钟,是工作人员的处理和沟通问题,才导致最终误机,双方各执一词,让事件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02
在这场 “罗生门” 般的事件里,航空公司的说法与李女士的回忆截然不同。
深圳航空公司发布的声明,明确指出李女士表弟所乘坐的航班,截止值机时间为 20:25。
而李女士表弟到达值机柜台的时间是 20:38,这个时间比规定的截止值机时间晚了整整 13 分钟。
从航空公司的角度来看,他们有着严格的规章制度,这些规定是保障航班安全、准点运行的重要基石。
如果因为个别旅客的迟到而随意通融,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整个航班的运行秩序被打乱,甚至可能对飞行安全造成威胁。
所以,深航严格按照规定拒绝为李女士表弟办理值机手续,在他们看来,这是坚守规则,保障航空安全和整体运营秩序的必要举措。
03
然而,李女士却对航空公司给出的时间线和处理方式提出了强烈的质疑。
李女士坚定地表示,他们到达机场的时间离航班起飞明明还有四十分钟。
这四十分钟的时间,按照常理来说,是足够办理值机手续并顺利登机的。
李女士称,在与工作人员沟通的过程中,她的表弟听到机长在电话中表示,当时还有 3 名乘客未登机,可以视情况决定是否让他们登机。
然而,工作人员却以不想承担责任为由,坚决拒绝了他们登机的请求。
这一细节,让李女士更加坚信,是工作人员的不作为和不愿承担责任,才导致了他们最终误机。
李女士还提到,工作人员曾说过 “如果有会员,现在就能登机” 这样的话。
如果这一情况属实,那么航空公司在值机规定的执行上,就可能存在着不公平和不公正的嫌疑。
这一说法,也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大家纷纷要求航空公司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
04
在这场沸沸扬扬的舆论大战中,“规则至上派” 的声音格外响亮。
他们认为,航空公司明确规定的起飞前 40 分钟截止办理值机手续,是不容置疑和践踏的铁律。
它并非是随意制定的条款,而是经过无数次实践和考量,为了保障航空安全和整个航班运行秩序的关键防线。
多年以来咱们接受的教育,那就是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不能因为任何特殊理由而开绿灯。
李女士和表弟未能按时到达值机柜台,是他们自身时间管理不善的结果,必须为自己的失误承担责任。
“如果因为他们要考证就可以通融,那以后是不是有人说要赶去谈生意、要去参加重要会议,都可以随意迟到,要求机场为他们破例?”
然而,网络上还有另一股强大的声音,来自 “同情理解派”。
他们从人情冷暖的角度出发,认为在规则之外,也应该考虑到特殊情况和人性的因素。
在他们眼中,李女士表弟为了这次技能资格证考试,想必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日夜苦读,精心准备。
而这次误机事件,很可能让他的所有努力付诸东流,一年的时间白白浪费。
考证之路充满了艰辛和不确定性,一次错过可能就意味着要再等漫长的一年。
机场其实在处理这件事情时,或许可以更加人性化一些,在不违反原则的前提下,适当给予通融。
李女士表弟到达机场的时间离起飞还有四十分钟,原本有很大的可能性通过快速通道顺利登机。
而且,从李女士提供的通话录音中可以看出,当时飞机上还有 3 名乘客未登机,机长也表示可以视情况决定是否让他们登机。
在这种情况下,机场工作人员如果能够多一些沟通和协调,或许就能避免这场悲剧的发生。
在这场舆论的漩涡中,还有一部分网友认为李女士在讲述事件过程中,可能存在夸大或隐瞒事实的情况。
尤其是对李女士在机场的极端行为表示不满,在值机柜台前大声哭喊、跪地磕头,这种行为不仅给自己和表弟带来了不好的影响,也干扰了其他旅客的正常出行,给机场工作人员增添了不必要的麻烦。
小结
这件事在广大网友看来,机场简直比窦娥还冤。
要怪只能怪这对姐弟的时间观念比春运抢票还紧张,但凡他们能像追剧一样准时守在机场,这场闹剧可能就不会上演了。
可惜现实是,他们不仅完美错过了值机时间,还附赠了一场"机场行为艺术展"。
让其他乘客免费观赏了一出"误机者的愤怒"真人秀,这服务精神也是没谁了。
值得一提的是,这场闹剧在深圳航空的地盘,现在事情已经升级到警方进行客串。
至于最终会怎么收场?建议各位吃瓜群众还是搬好小板凳,耐心等待官媒的"大结局预告"。
毕竟在这个谣言比外卖送得还快的年代,官方的消息才是保真的"防伪标识"。
那么问题来了——各位觉得这场闹剧的责任划分该怎么算?
是姐弟的时间管理该背锅,还是机场的规则太死板?
参考资料:
错过航班大闹机场涉事女子发声:非母子关系,将起诉视...|环球网
当事人澄清“母子错过航班大闹机场称耽误考公”:参...|极目新闻
母子错过航班大闹机场?涉事女子发声|光明网
当事人澄清母子错过航班大闹机场:参考者系其表弟,且并非考公|红星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