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美国官宣B61-13核弹提前量产,这玩意儿号称能炸穿中国加固导弹发射井,但仔细一看全是坑!
340千吨当量听着唬人,可问题在于:炸弹再猛也得能扔到对手头上啊!现在美国核威慑在亚洲面临三重暴击——自家基地扛不住中国导弹洗地、轰炸机飞不到内陆就得被打下来、日韩盟友私下吐槽“这破伞漏雨了吧?”
先说B61-13的硬伤。这炸弹本质是给B-21隐身轰炸机配的“开罐器”,但中国新建的300多个发射井可不是傻站着等挨炸。玉门那些发射井用上了俄式加固技术,抗压强度最高对标1500PSI(相当于头顶30米厚混凝土),还配了减震缓冲层。
更绝的是中国把发射井摆成三角阵+埋地电缆控制,摆明要玩“预警即发射”——等你轰炸机吭哧吭哧飞到时,井里早空了!更扎心的是,B61-13必须贴脸投放,而B-21想深入中国内陆?先问问福建舰上的反隐身雷达和东风-17答不答应。
更惨的是美国基地自己就是活靶子。中国现在10枚带子母弹的导弹就能废掉岩国基地,迭戈加西亚这种“不沉航母”也扛不住饱和打击。
对比中国的加固机堡,美军飞机还露天停着,油罐和维修车间全裸奔——真打起来,B-21恐怕连起飞跑道都保不住。
哈德逊研究所的报告直接打脸:“先发制人打击下,美国在亚洲的空军力量撑不过24小时”。合着折腾半天,新核弹连发射平台都活不到投弹那刻?
最要命的是盟友开始掀桌了。韩国人现在压根不信《华盛顿宣言》那套“核保护伞”,日本政客私下讨论要不要自己搞核武。美国在欧洲部署战术核武器几十年,在亚洲却连个核炮弹都不放,嘴上喊“延伸威慑”实则让盟友肉身扛雷。
首尔智库大实话:“看不到美军核武器,谁信你会为首尔扔原子弹?”更讽刺的是,特朗普派还在逼日韩加钱买军火,搞得像“付费订阅安全服务”——这届盟友不好忽悠了。
说到底,B61-13暴露了美国核战略的尴尬:技术再牛,抵不过地理劣势和战略短视。中国把核力量往内陆纵深一藏,美国就得赌上轰炸机飞行员性命去拼穿透;基地不加固、盟友不买单,再先进的炸弹也只是纸上威慑。
要破局?
要么学冷战在欧洲那套,把战术核武器往前沿堆;要么砸钱升级关岛防御体系——但国会老爷们肯为“看不见的威慑”掏钱吗?至于日韩的信任危机,恐怕已经不是几颗炸弹能解决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