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古籍的域外流传,影响和推动了周边国家传统医学的发展。如传入日本的中医药典籍,不但将先进的中医药知识和经验带进日本,并且通过和刻本(泛指日本刻印的图书)这种形式得到很好的保存、翻刻和研究。
域外珍稀中医药古籍《本草图谱》
《本草图谱》作者岩崎园(1786—1842年),名常正,字灌园,24岁师从著名的本草学家小野兰山,35岁受德川幕府之邀开辟药园。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于17世纪初传入日本,对日本的本草学影响极大,岩崎灌园研读后认为药物知识“自李时珍《纲目》,殆乎集大成”、“药品中草木最多”。认为中国和日本地域气候不同,故药物也应有所差异;当时其所见的本草书籍配图“甚略且拙”,难以辨识具体药用植物,如医生未能明确具体药物的情况下妄用,则可害人。认为“图不可不精”,于是种药写生,亲自种植两千多种植物,遵从《纲目》分类编排,历时20余载,于文政十一年(1828)绘制完成《本草图谱》。书设有92卷,收录植物2239种,包含植物野生品种、栽培品种和引进品种的彩色插图及分类,且载有植物学说明和其他信息,该书是日本人操绘的最早的大型彩色本草图谱类著作,是江户时代最大的植物图鉴。
《本草图谱》所收植物种类广博,全书药物用彩色绘制,精巧准确,比较真实可靠,是药物品种和基原考证的重要参考文献。《本草图谱》十分讲求版面美学意识,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 载 药 特 点 -
载药繁多
弘扬中医药文化
《本草图谱》全书93卷,索引2卷,主要选取《本草纲目》中的植物类药物分部编排,全书首列山草部5卷,后依次为芳草部4卷,湿草部8卷,毒草部4卷,蔓草部8卷,水草部2卷,石草部,芳部4卷,杂草部1卷,谷部3卷,装豆部1卷,造酿部1卷,菜部16卷,果部16卷,香木部5卷,乔木部、灌木部合11卷,寓木部、有木部、杂木部合3卷,服帛部器物部合1卷,每种药物都绘制彩色图谱,并附有和汉名称及简要注解说明。岩崎灌园用了20多年的时间,把这些做成卷册且归类,并命名为《植物插图手册》。
品种齐全
弘扬中医药文化
书中所绘每一药物品种齐全,不同品种间皆附有简要的文字说明加以区别。例如竹类图片80余幅,百合科植物、荷、山茶、菌类等多品种分列画出,有效地避免了因品种混淆、同物异名、异物同名造成的医生误用药物。日本本土与中国所产药用植物有所差异,为了避免因药物混淆而误导临床应用,书中每种药用植物的汉名之下都注以和名,对每一味本草的药物名称、形态、基源三方面进行考辨。
多品种分列画出
一药多图
弘扬中医药文化
同一植物,有些植物在不同生长年限会表现出形态特征的差异。 书中描绘了不同生长时期的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便于掌握药物不同阶段的生长特点。如绘制了不同年份的人参。
不同生长时期的人参
有些图片对药物特征部位或药用部位特殊描绘,便于鉴别,如书中描绘了多种不同颜色的蜀葵花,表明这些蜀葵皆可以蜀葵入一类药,作者同时将黄蜀葵植物及花朵单列,可见当时蜀葵与黄蜀葵为两种不同药物。
展示蜀葵不同颜色的花
黄蜀葵
将瓜蒌叶、花、果实(成熟、未成熟)、根,错落有致地布局于页面上,让读者能非常直观地很快了解此药的多重信息。
瓜蒌叶、花、果实、种子根
书中描绘了长有五种不同颜色种子的玉米,是以往本草书籍未见的,可见作者观察用心之精细。拓宽了读者的认知,看到了罕见的种子红色的玉米,表明种子颜色不同的花玉米不一定都是转基因产品。
六种不同颜色的玉米
因产地、温度、湿度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同一药用植物的形态特征会有所差异,用图片可很好地表达植物生长过程中的根、茎、叶、花、实的固有的形态及变化。《本草图谱》图绘精丽,载录详密,分析毫芒,可以称之为原色药材图,有些细致的写生描绘甚至类似拍摄的照片效果,极具研究价值。
相似品归类
弘扬中医药文化
药用植物外观类似的图片放在一起,便于对比区分,也便于学习应用。如图谱载有紫芝、赤芝,黑芝、青芝、白芝、黄芝。汉末陶弘景的《名医别录》曰:赤芝生霍山,黑芝生恒山,青芝生太山,白芝生华山,黄芝生嵩山,紫芝生高夏地上,色紫,形如桑,六芝皆无毒,六月八月采。晋代葛洪所著《抱朴子》云:赤者如珊瑚,白者如截肪,黑者如泽漆,青者如翠羽,黄者如紫金,而皆光明洞彻如坚冰也。从两千年前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到明朝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对灵芝类功效多有记载,对灵芝是按五色入五脏来分。赤芝入心经,功效主要以安神、改善睡眠为主;黑芝入肾经,主要是利尿、针对前列腺疾病为主;青芝入肝经,主要是调节情绪、治疗肝病为主;白芝入肺经,主要针对咳嗽、化痰、各种肺病为主;黄芝入脾经,脾为后天之本,脾为生痰之源,脾统血,脾主运化,脾在西医里是免疫器官,所以与血、脾胃有关的疾病,免疫功能低下的疾病,都要用到黄芝;紫芝的功能是“主耳聋、利关节,保神益精,坚筋骨,好颜色”,耳聋、骨质疏松,侧重用紫芝。六芝都是药食两用的中药上品,既可以治病,也可以养生。现在我们紫芝、赤芝、黄芝用量尚可,应广泛宣传黑芝、青芝、白芝的作用,促进其应用。
芝类
描绘生境
弘扬中医药文化
图谱中对屋游、桓衣、金星草、菌类等特殊生长环境的植物的生境加以描绘,形象表现得具体生动。可见屋游成片生于房屋屋顶之上,如同地衣;桓衣在墙壁上背阴之处长出,覆蔽如人之衣;金星草(石苇)着生于崖壁石头上或石缝中,可见其叶背部点状的蕨类植物特征。利于人们在屋顶、墙边、崖壁、山坡寻觅药材。
桓衣
屋游
菌类
金星草
南朝王融 《药名》诗曰:“石蚕终未蠒,垣衣不可裳。” 唐陆龟蒙 《苔赋道》云:“高有瓦松,卑有泽葵;散巖窦者石髮,补空田者垣衣。”可现在人对其了解甚少,极少应用屋游与桓衣,屋游为长在瓦屋上的青苔,又名瓦衣、瓦苔、瓦藓、博雅,可剥取煮服。主治浮热在皮肤,往来寒热,利小肠膀胱气,止消渴,小儿痫热,时气烦闷。煎水入盐漱口,可治热毒牙龈宣露。研末,新汲水调服二钱,止鼻衄。桓衣又名昔邪、乌韭、垣嬴、天韭、鼠韭。主黄疸心烦,咳逆血气,暴热在肠胃,金疮内塞。久服补中益气,长好颜色。
内容来源/全国老药工传承工作室
撰 稿/吴 镝 王 爽
初 审/姜旭阳
复 审/任吉祥
终 审/郭家娟
医院地址
红旗院区:长春市工农大路1478号 0431-86178018
儿童诊疗中心: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圳街185号 0431-81953838
妇产诊疗中心:长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圳街2号 0431-80568666
治未病(慢病管理中心)、针灸推拿中心:长春市工农大路工农南胡同177号
农安分院:农安县烧锅镇长白公路与东盛路交汇处 0431-81877999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白山医院:吉林省白山市浑江区长白山大街3052号 0439-5080906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定西医院: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解放路31号 0932-8213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