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决赛G1雷霆主场气势如虹,以 114-88 的大比分大胜森林狼先下一城,大比分 1-0 领先。这场比赛里,雷霆队当家球星亚历山大表现相当亮眼,砍下 31 分外加 5 篮板和 9 助攻,正负值高达 + 21,在队里排第一。
可比赛过程中,亚历山大的一些动作引发争议。开场没几分钟,森林狼全队就吃到 5 次犯规,亚历山大一个人就获得多次罚球机会。他在突破时,经常有一些歪身子的动作,看起来像是主动找对抗、骗犯规。森林狼球员对此反应很大,主防亚历山大的麦克丹尼尔斯,全场紧盯最后无奈六犯离场。
比赛结束后,雅虎名记 Kevin O'Connor 站出来发声。他首先指出,雷霆整场都在肆虐禁区,而森林狼整场都在打铁投三分,森林狼 61% 的出手是三分球,而雷霆 60% 的出手来自禁区,森林狼不仅需要大幅优化自己的投篮选择,还得想办法阻止雷霆轻松冲击内线。
同时,他直接点明亚历山大确实有些假摔骗犯规,裁判也确实不该如此纵容。比如亚历山大在一次突破中与沃克无身体接触却突然倒地,裁判当即响哨,好在森林狼主帅芬奇果断挑战,慢镜头显示沃克并未碰到亚历山大,裁判才改判雷霆球权 。并且,Kevin O'Connor 还提到,问题在于森林狼,包括爱德华兹在内,整场比赛几乎没怎么冲击篮筐。
与此同时,球迷们在社交媒体上炸开了锅,有人把亚历山大歪身子要犯规的动作,做成了 NBA 新 Logo 的样子,满满的讽刺意味,调侃他圆柱体规则下的 “空间” 比普通球员大太多 。
在笔者看来,亚历山大这假摔争议,得从多个方面来看。先说雷霆队内部,亚历山大作为球队核心,他的打法对球队进攻太关键了。有很强的突破能力,能撕开对手防线,吸引防守注意力,给队友创造机会。可能正是这种突破打法,让他在对抗中习惯性地做一些动作试图获得犯规,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球队战术服务。而且球队也需要他通过这种方式,来增加罚球,稳固优势。
从外部因素来讲,NBA 的比赛强度大,裁判判罚尺度有时候不太好把握。亚历山大这种明星球员,在裁判眼中可能关注度更高,稍微有点身体接触,裁判就容易响哨。加上现在联盟鼓励进攻,对防守动作吹罚更严,这也给了亚历山大 “操作” 的空间。就像名记说的,裁判的纵容也是一部分原因。
森林狼这边呢,他们全场三分出手占比高达 61%,内线冲击太少,这就显得亚历山大在禁区的突破格外突出。森林狼没怎么给雷霆内线防守压力,让亚历山大在禁区能更自如地发挥。要是森林狼多冲击冲击篮筐,雷霆防守注意力分散,亚历山大也没那么容易造犯规了。
球迷把亚历山大歪身子动作做成新 Logo,也能理解。毕竟这动作在比赛里太扎眼,大家觉得不公平。不过话说回来,亚历山大实力摆在那,不能因为有假摔争议,就否定他的能力。希望在后面的比赛里,他能减少这种有争议的动作,裁判也能把判罚尺度把握好,让比赛更公平、更好看,别让这 “假摔风波” 抢了比赛的风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