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中山市老年人能力评估服务站暨“银龄行动”启动仪式在东区街道举行,据悉,这是中山市首个老年人能力评估服务站,仿照老年人居家生活场景,打造了兼具智能适老化服务展示功能。随着“银龄行动”全面铺开,将进一步推动老年人需求评估前移、适老化服务普及和银龄志愿服务下沉,为中山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中山市首个老年人能力评估服务站揭牌。
推进老年人服务
从“粗放供给”转向“精准匹配”
在启动仪式上,中山市民政局、东区街道相关领导为全市首个老年人能力评估服务站揭牌。工作人员运用科学量表和智能化设备,展示评估过程和智能适老化服务。
据悉,服务站位于东区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由客厅、餐厅、卫生间、卧室4个场景组成,在这里评估人员可以借助场景中的设施设备为老年人进行自理能力、基础运动能力、精神状态、感知觉与社会参与等情况评估,还可以让老年人及家属直观感受和体验智能安防、健康监测、适老辅具等设备在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及降低居家安全风险等方面的实际应用。
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现场介绍养老服务智能化设备。
启动仪式之后,老年人能力评估员入户为低保长者婵姨进行老年人能力评估。“婵姨,最近关节方面除了一只腿有些不太灵活外,还有什么方面感觉不适吗?”“两只手最近感觉怎么样?”她们细心询问着婵姨,并在评估表上写下相应情况。
“我们每次评估都有两名评估人员同时在场,并保证至少一人具有医护专业背景。”老年人能力评估员梁桂英介绍,她们主要评估老人家的身体机能、精神状态、社交等方面能力,并给出相应的服务建议,由服务提供方进行服务匹配。老年人可以到相关家政服务或养老机构,根据评估结果选择对应的服务标准。”
老年人能力评估员进行入户评估。
南都记者了解到,如果需要预约评估可以登录“中山智慧养老平台”选择“评估预约申请”服务。特殊困难群体享受免费入户评估服务,相应支出由政府部门负责。
中山市民政局养老服务和老龄工作科科长陈启枢介绍,首个老年人能力评估服务站启用后,市、镇街两级民政部门将以此作为专业评估服务和科技适老化的示范窗口,联动卫健部门、社会组织及相关企业,常态化对外提供老年人能力评估服务咨询、人才培训、公益驻点以及适老化知识科普等服务,推动服务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适配”,打破传统养老服务粗放式供给,推动养老服务从“兜底保障”到“品质升级”跨越。
激活老年群体的“二次价值”
中山市“银龄行动”项目启动
在当天的启动仪式还进行了“银龄行动”老年志愿服务队授旗仪式。镇街“银龄行动”老年志愿服务队代表“东区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银龄志愿服务队接受授旗,这标志着“银龄行动”在中山市全面铺开。
“银龄行动”老年志愿服务队授旗仪式。
据悉,中山市积极推动“银龄行动”,目前全市已成立“银龄行动”志愿服务队 54 支。老年志愿者们利用闲暇时间,参与到养老服务中。下一步,市民政局将联动各镇街通过培训赋能、积分激励等机制,吸引更多老年人加入“银龄行动”,鼓励他们深入社区,用经验与热情反哺社会,开展弱老帮扶、政策推广、知识宣教等服务,构建起“互助养老”的良性生态,让“老有所为”与“老有所养”同频共振。
陈启枢介绍,中山正通过科技赋能、精准服务与社会共治的深度融合,探索“需求精准识别、资源高效整合、服务暖心落地”的养老服务新路径。未来,中山市民政局将以老年人能力评估服务站为支点,以银龄力量为支撑,持续深化服务创新,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享有尊严、安全与幸福的晚年生活。
采写拍摄:南都记者侯玉晓 黄敬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