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李凯馨“辱骂中国人”的录音引发众怒,但现在最新的进展是——录音是剪的,是假的!
她报警后,警方正式立案,涉事人员被传唤到案,并承认录音是人为剪辑、合成拼接。李还提供了报警回执来证实整件事。
从司法实务说起
录音当然可以作为证据,但必须经过真实性鉴定,核心要点是——原始载体。
作为律师,我们经常碰到的是诉讼中,一方提交了给录音证据,证明对方承认了某个关键法律事实,而另一方咬着不承认,这个时候就由提交录音证据的一方申请做声纹及音频完整性的司法鉴定。
提交录音的那一方,必须提供原始录音载体,比如录音的手机、录音笔等。
法院就会委托第三方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它会查看元数据(时间戳、设备型号、文件改动记录)和音频波形,检测有没有“剪辑跳段”或“拼接痕迹”。
成本不高,20分钟以内的录音,鉴定费用大概2000元左右。
法律角度上
这次不是通过鉴定录音的真伪,而是涉案人员被警方传唤到公安机关接受审讯后,自认录音恶意剪辑、合成的。
因为事件的恶劣程度,李凯馨完全可以提起刑事自诉,追究诽谤者的法律责任,让法院还她一个清白。
涉案人自述背后原因
发布伪造录音的那位,是前助理,与艺人公司存在劳务纠纷。
如果真有拖欠报酬、解约不公,那应当依法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维权,而不是靠造谣发泄。
一段剪辑音频,可以毁掉一个人的名誉,如果案情确实如此,也暴露出公众的轻信与情绪绑架。愿法律成为真相的保护伞,别让网络谣言,变成无形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