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 | 长青
图片 | 由《世界文学译丛》杂志提供
1979年夏天,《花的原野》杂志老一辈编辑们深刻认识到译介外国文学的现实意义与深远影响,向上级部门申请,得到国家新闻出版局批准,于1979年10月出版发行了《世界文学译丛》季刊的创刊号。
创刊号
自此国内唯一一本专门译介外国文学的蒙古文纯文学期刊诞生。
45年来,《世界文学译丛》杂志除1999—2002年由内蒙古文联所属内蒙古文学翻译家协会主办,由哈达齐·刚任主编以外,其余40余年都由《花的原野》杂志社的编辑们负责编辑出版。 45年,230期,《世界文学译丛》无疑已经绘制出一幅蒙古文版的世界文学地图。它译介过的优秀作家和作品涵盖了全球6大洲86个国家和地区,约1350位作家、4500余部(组)作品,其中包括约50部长篇,诗歌更是数不胜数。
高潮
白音那
力格登
哈达齐·刚
✦₊
纳·乌力吉巴图
索·额尔登
格·巴特尔
诺敏黛
《世界文学译丛》杂志除常设《长篇小说》《中短篇小说》《诺贝尔文学奖》《诗歌》《外国文学动态》《巴黎评论》等固定栏目外,还设有《散文》《儿童文学》《作家访谈》《我与世界文学》等不定期栏目。
小说一直是《世界文学译丛》的重点。其中,《长篇小说》栏目是常青树,1985年开始连载蒙古国小说家僧·额尔登的长篇小说《生活圈》以来,已陆续连载了《百年孤独》《不可承受的生命之轻》《教父》《白鲸》《太阳照常升起》等多部长篇小说。可以说,长篇小说占据了《世界文学译丛》的半壁江山。中短篇小说方面,芥川龙之介的《鼻子》、埃米尔·左拉的《陪衬人》、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普希金的《驿站长》、爱伦·坡的《黑猫》等被称为世界最伟大的小说也先后被翻译刊发。
2003年,《世界文学译丛》开设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栏目,专门推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及作品,如苏利·普吕多姆、亨利克·显克维奇、泰戈尔、托马斯·曼、萨特、伊凡·布宁、加缪、川端康成、海明威、聂鲁达、辛波斯卡、奈保尔、多丽丝·莱辛、帕慕克、安妮·埃尔诺、石黑一雄等享誉世界的文学巨匠作品,让更多读者了解世界文学的辉煌。
现任编辑
统筹 牧仁
审核 乌日嘎
新媒体编辑 张欣
声明:转载请注明-来源于《内蒙古画报》官方微信
点击“在看”,分享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