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导演也没想到,当初自己只是让焦恩俊在《宝莲灯》里演了一个配角杨戬,没想到他直接火过男主,无奈只能拍了个前传。
就连饰演嫦娥的演员颜丹晨都认为自己不识好歹:他那么帅,我怎么会不喜欢他呢?
2004年,央视版《宝莲灯》开拍,焦恩俊在里面饰演二郎神杨戬,拿到这个角色后他熟读了剧本,随后直接找到导演,问:能不能把杨戬改成一个正面人物?
此时的焦恩俊已经凭借《小李飞刀》等作品火遍大江南北,是当之无愧的顶流,听到他的话,导演还以为他不满意杨戬这个角色,心里瞬间慌了。
不料接下来焦恩俊的举动直接感动了导演,只见他拿出自己精心准备的资料,表示二郎神杨戬虽然是天界第一战神,是规矩的守护者,但他也是道教真君,怎么能是坏人呢?
看这么多影视作品、文学作品,二郎神杨戬也一直是以正面的形象示人的。
导演也因为焦恩俊的话茅塞顿开,准备重新思考杨戬的人设。
可惜导演的这个决定却让编剧为难了,剧本可以改,但是不过审怎么办?一时间所有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关键时候幸亏制片人出面敲定:就按照焦恩俊说的改。
没想到这一改动,让角色立体度瞬间暴涨,完成了杨戬从反派到复杂英雄的颠覆。
焦恩俊饰演的杨戬虽是反派配角,但凭借冷峻的气质、矛盾的性格和细腻的演技,打破了传统神话剧中“二郎神”的扁平化形象。
他既是镇压三圣母的“司法天神”,又暗藏隐忍与悲情,这种复杂性了观众强烈共情。
网友直言:这样的顶级美强惨,内娱再也拍不出了!
编剧九年坦言:原剧本中杨戬并非核心角色,但因为焦恩俊的表演让角色更加立体化,观众对杨戬的过往产生了强烈好奇,最终促成了前传的创作计划。
《宝莲灯前传》于2009年播出,是《宝莲灯》的官方前传,由原班团队打造。
导演余明生和编剧九年延续了杨戬的叙事主线,补全了他从凡人到神仙的成长历程,并深化他与天庭对抗的动机。
恩俊在采访中透露:前传的剧本设计完全围绕杨戬展开,包括他劈山救母、与嫦娥的情感纠葛、婚姻悲剧等,旨在“让观众看到一个被误解的英雄如何诞生”。
而焦恩俊的杨戬之所以能推动前传诞生,核心在于他的表演赋予了角色超越剧本的生命力。
通过前传的补完,观众不仅看到“二郎神”的复杂性,也见证了一个演员如何以专业素养重塑经典形象。
前传中,杨戬经历了从普通人到悲情英雄的转变。
焦恩俊通过肢体语言(如救母时的愤怒爆发)、眼神戏(暗恋嫦娥的隐忍)和台词节奏(与天庭对峙时的冷冽),展现了角色从稚嫩到成熟的蜕变。
剧中杨戬需与哮天犬“灵魂互换”,他用夸张的肢体动作和神态模仿犬类习性,甚至挑战了“演猴”戏份,他本人更是直言想演猪,被合作演员称为“全能型演技派”。
这一点也与《西游记》同频了,毕竟许多观众调侃:西游记剧组选演员的第一标准就是会演猴儿!作品中有太多需要孙悟空变化的戏份了,这些都需要演员本人的演技展现。
而二郎神与孙悟空的变化之战也是观众最喜爱的片段之一。
另外,面对母亲瑶姬之死、婚姻破裂、妹妹触犯天条等情节,焦恩俊将杨戬的挣扎与痛苦演绎得极具感染力,尤其是亲手镇压三圣母时的矛盾心理,成为全剧高潮。
在焦恩俊的演技以及多重因素影响下,《宝莲灯前传》播出后,收视率达2.6%。
同时,这种将角色从“工具人反派”逆袭为“悲剧英雄”的叙事模式,也为后续神话剧的角色塑造提供了新思路。
焦恩俊也凭借此剧巩固了“古装男神”地位,杨戬成为了他的代表作之一。
如今许多观众提到神话人物形象,第一时间想的都是86版《西游记》里的塑造,只有杨戬的二郎神形象能与之平衡。
而焦恩俊主动丰富角色的行为,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好演员的创造力和匠心精神。
对比如今一些演员以个人意愿改剧本、删台词等做法,两者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我要说的就是这些。